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廣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綜述

2020年07月30日09:55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今年,廣安經開區在護安鎮涌壩村蔬菜基地開設“田間課堂”,讓轄區學生體驗勞動的快樂﹔廣安區長樂小學邀請全國先進工作者、“愛心媽媽”張潔,為學生講解孝道﹔武勝縣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高腳舞獅”引進校園,讓學生了解、體驗、研習,弘揚傳統……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戰略部署,是事關民族復興、家庭幸福的基礎工程、希望工程。近年來,我市堅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牢牢抓在手上,形成黨政主導、部門負責、文明委協調、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新格局。每年,我市專門召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專題研究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每月,我市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統籌起來,同步部署、同步檢查、同步督導﹔每天,在市文明委的積極指導下,宣傳、教育、婦聯、公安、民政等部門和新聞媒體各盡其責、協同努力,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豐富教育載體 助推健康成長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7月5日上午10時許,廣安區東方小學少年宮內書聲琅琅,同學們正在誦讀國學經典。“開展誦讀國學經典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知識,又引導他們繼承優良傳統、提高道德素養。”東方小學校長杜先慧說。

  誦讀國學經典只是我市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融入主題活動之中,變枯燥的灌輸式說教為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除了開展好誦讀國學經典活動外,我市還在各中小學校、社區、少年宮廣泛開展“緬懷世紀偉人·傳承紅色基因”清明主題活動,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實踐,開展“新時代小平故裡好少年”學習宣傳評選等一系列活動,積極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佳節,我市積極開展“暖冬行”“緬懷革命英烈 傳承紅色文化”等主題活動,引導未成年人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增強未成年人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提升他們的文明素質和道德素養。

  每年暑假、寒假,我市少年宮還開設籃球、合唱、書法、漫畫等5門興趣課程、9個教學班,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學習需求,讓未成年人假期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助推其健康成長。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市各地中小學校就近就便組織開展各類祭奠烈士活動,4萬余人次參與﹔開展“新時代小平故裡好少年”學習宣傳評選,征集到101名青少年的先進典型事跡﹔評選表彰市級五星級美德少年488名、“廣安市優秀小公民”250名……

  拓展活動陣地 充實精神生活

  7月5日下午,在廣安區北辰街道湖濱路社區“留守兒童之家”,多位留守兒童在社區志願者王勁鬆、諶金川等的陪伴下讀書、上網、下棋。

  “以前我一放假,就守在電視機前‘追劇’,社區建成‘留守兒童之家’后,我經常和小伙伴一起來玩耍,這裡成了我們共同的樂園。”留守兒童葉佩瑤說。

  為豐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我市積極拓展活動陣地,滿足孩子們多元化、多層次、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引導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我市各級圖書館對青少年實行免費借閱圖書登記制度,建成電子閱覽室和綠色網吧,免費對未成年人開放﹔各級文化館開設音樂、舞蹈、剪紙、樂器等課程,聘請教師免費為未成年人授課。

  同時,我市積極爭取中央彩票專項公益基金支持,大力建設學校少年宮,並充分利用少年宮,廣泛開展未成年人藝體培訓活動。廣安區厚街小學挖掘本校師資,開設剪紙教育課,成為全市亮點﹔廣安區中石油希望學校利用有利平台,開設書法興趣課,“書法進校園”活動引起省市關注……

  此外,其他學校少年宮也紛紛開設了科技、音樂、書畫、棋藝等課程,通過生動活潑、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藝術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多次重拳出擊 淨化成長環境

  今年,華蓥市把以“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禁毒知識宣傳,納入該市38所中小學校、4萬多名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開設專門的禁毒知識課程,淨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增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

  規范網吧管理、淨化熒屏聲頻、整治校園周邊環境……近年來,我市多次重拳出擊,推進“淨化工程”,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綠色“保護傘”。

  開展“淨網”行動。我市協調各職能部門,強化文化市場監管,推進網吧規范化經營,嚴格控制網吧總量,落實網吧上網實名登記制,禁止網吧接納未成年人,堅決打擊、依法取締黑網吧,規范網吧經營行為﹔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網吧反復檢查,加大整治力度﹔壯大“五老”志願服務人員力量監督網吧,規范網吧經營。

  大力整治出版物市場和校園周邊環境。我市加強學校周邊商業網點的管理,嚴禁在學校周圍200米內開辦網吧、電子游戲廳、歌舞廳等﹔在公交站台、宣傳欄等處張貼精神文明建設類公益廣告﹔要求廣播電視、報紙和網絡進一步辦好少兒欄目和少兒節目,豐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級各類媒體通過開設專題、進行訪談等方式及時宣傳報道先進典型和經驗,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記者站 孔虹 朱俊吉 劉華 記者 劉莉華)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