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工作人員在廣安區萬頭湖羊種羊基地喂養湖羊。
6月8日,來自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的5000頭湖羊抵達廣安區石筍鎮,這是該鎮萬頭湖羊種羊基地迎來的首批湖羊。圖為裝運湖羊的卡車開進石筍萬頭湖羊種羊基地。
6月8日,經過1600多公裡的長途跋涉,來自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的湖羊抵達廣安。它們在“新家”生活得如何?為廣安帶來哪些優勢?帶著疑問,記者近日跟隨南潯區派駐廣安市廣安區挂職干部張開榮到現場尋找答案。
7月3日,在位於廣安市廣安區石筍鎮龍岩村的萬頭湖羊種羊基地裡,5000頭湖羊正在享受美食。據張開榮介紹,湖羊的“新家”均採用鋼架結構制成,長50米、寬9米、高6米,每幢圈舍建有24個羊圈。“圈舍內安裝有自動喂料和刮糞系統,一名飼養人員就可管理2000頭湖羊,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張開榮表示,圈舍通風效果很好,養殖環境很優越。
浙江湖羊大規模入川,源於2018年湖州市南潯區和廣安市廣安區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2019年初,南潯區首批110頭湖羊作為“先鋒”來到廣安區,在大安鎮司馬村快速產子,成功繁育了200多頭“羊寶寶”。同年10月,廣安和南潯區簽訂萬頭湖羊種羊基地建設合作協議,實施“湖羊入川”和“湖羊致富”工程,在廣安區規劃建設3個萬頭湖羊種羊基地。截至目前,廣安區在大安、龍台等4個鄉鎮已建成5個湖羊種羊基地。
今年開始,湖羊將分批次入川,並入住集湖羊養殖、科普教育、休閑觀光等為一體的萬頭湖羊種羊基地。基地完全建成后,廣安將成為中國西部最重要的湖羊基地,四川乃至西部其他地區養殖湖羊都可從廣安購買種羊。
搬運草料、加工羊圈、運送材料,在石筍萬頭湖羊種羊基地的湖羊養殖場裡,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在一排排整齊的羊舍后面,一棟棟嶄新的羊舍拔地而起,隻待羊舍的設施設備進場。“在養殖區共規劃建設39棟羊舍,一共可容納超過1萬頭湖羊。”張開榮說,首期20棟羊舍已入住5000頭湖羊,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其余19棟羊舍,預計7月底主體建設全面完工,8月15日前投入使用。
在該養殖場的另一邊空地上,放置著兩台撒料車。張開榮告訴記者,除了撒料車,還有攪拌機和傳輸機等設備正在採購運輸中,待設備到位后,養殖場將實現全自動喂養。
在羊舍外,工作人員走上前,按動羊舍前面的裝置,放置在羊舍下方的刮板開始自動收集羊糞。據張開榮介紹,湖羊羊舍更加自動化,羊舍採用的是毛竹編制的墊床,在其上方安裝塑料網格后,湖羊的糞便就可以通過竹墊床漏下,當下方的刮糞機開始運作時,便自動將糞便刮下收集到糞便池,隨后再轉運至集糞間。
“糞便的用處可大了,目前我們正在計劃修建有機肥加工廠,可供種養業使用,還可投入市場盈利。”張開榮口中所說的種養業,是湖羊養殖+特色種植的種養循環模式,在位於大安鎮司馬村的生態種養循環示范基地裡,180畝“紅美人”柑橘已部分結出果實。
2018年11月,“湖羊入川”和“紅美人”項目落戶大安鎮,試點建設“湖羊+柑橘”種養循環項目,“紅美人”柑橘與湖羊項目一起形成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場。
為什麼種植“紅美人”?張開榮給出答案:“紅美人”是南潯區的特色產業,其口感鮮美、汁多肉嫩,市場價高。“一般是3年完全挂果,今年已有部分柑橘樹結出果子,預計可產近5000斤。”
發展湖羊產業就是為了促進貧困戶增收,關鍵要有機制做支撐。自啟動實施“湖羊致富”工程以來,廣安區探索利益聯結新機制,由村集體成立合作社,建設圈舍和配套設施,村干部作為致富帶頭人負責日常運營管理,並發動貧困戶通過向合作社提供飼草、務工投勞等方式參與到項目中獲得收益。湖羊出欄時可按協議保底價收購湖羊,保障養殖主體利益。
在萬頭湖羊種羊基地,除了湖羊養殖場外,還有正在建設的佔地120畝的湖羊文化主題樂園,“我們計劃3年內養殖10萬頭湖羊,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張開榮說。
“萬頭湖羊種羊基地只是兩區協作的一個開始。在官盛新區,一個包含屠宰、冷鏈、包裝、加工等各環節的湖羊深加工廠正在加快建設。”張開榮說,未來,我市還將在主城區營業以湖羊肉為特色的餐館,供大眾品嘗。(張國盛 記者 雷彬 尹姮)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