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廣安高灘園區:“進城入圈”做示范

2020年06月08日11:18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四川穗通線纜有限公司員工在生產微耕機。

  編前

  廣安建市以來,開發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集聚區、城市功能的重要拓展區,對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不斷增大。

  各開發區主導產業日趨明晰、各有特色,已基本形成“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的發展格局:廣安經開區重點集聚能源化工產業,成為全省重要的精細化工基地﹔廣安臨港經開區蓄力發展特種裝備制造產業,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示范園區﹔前鋒園區加快發展輕工服裝產業,成為全國輕紡產業轉移試點園區﹔華蓥山經開區著力壯大電子信息產業,產業規模居全省第三﹔岳池經開區全力培育生物醫藥產業,綜合實力排名四川省醫藥專業園區前列﹔武勝經開區積極打造食品飲料產業,榮獲“中國麻辣火鍋產業基地”稱號﹔鄰水經開區和川渝合作高灘園區大力發展裝備制造產業,成為重慶產業協同發展重點園區。

  各開發區為廣安市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夯實了基礎。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發展機遇面前,各開發區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必將為廣安市唱好“雙城記”、建設示范市作出重大貢獻。

  全市開發區創新發展大會召開在即,本報特派出採訪組走進各個開發區深入採訪,從今日起推出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示各開發區的風採。敬請關注。

  園區名片

  四川廣安川渝合作高灘園區位於鄰水縣高灘鎮,於2012年設立,毗鄰重慶市渝北區,地處重慶市半小時經濟圈,是川渝合作“前沿陣地”、廣渝合作“示范窗口”、重慶空港工業園區配套產業園,是鄰水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近年來成功創建“四川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四川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成功獲批為省級園區,成為首個以川渝合作命名的省級開發區。

  截至目前,該園區建成面積約5.5平方公裡,建成道路13.2公裡﹔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146億元,簽約項目107個(84%為重慶企業),協議資金約224億元,投產企業40戶(32戶來自重慶),規上企業27戶(24戶來至重慶)。

  “公司訂單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0%,我們提前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6月5日,位於高灘園區的四川迅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開始了新一輪的招兵買馬。該公司生產部主管王鵬直言:“我們現在不缺訂單,生產線由過去的3條增加至5條,研發的新產品已成功搶佔市場。”

  在該園區,像四川迅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一樣的企業還有很多。它們在這裡成長,既得益於良好的產業基礎,又有著諸多政策的扶持。

  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及市委構建“34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要求,高灘園區借力重慶,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如今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以汽摩零部件為主的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實現了從一個縣級園區到省級經開區的華麗轉身,成為一顆鑲嵌在川渝交界處的工業“明珠”。

  從“規模擴張”到“特色聚集” 從裝備制造向裝備“智造”挺進

  按照市委書記李建勤提出的“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產業發展思路,如何形成支柱?

  高灘園區作答:著力構建裝備制造1個主攻方向和汽車制造、先進材料2個產業集群的“1+2”工業產業體系,明晰“以園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的發展路徑。

  事實上,早在開發建設之初,園區就充分利用毗鄰重慶的區位優勢,立足川渝合作,瞄准重慶產業轉移,重點發展機械加工和裝備制造產業為重點聚焦的產業,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與產業招商引資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集聚效應。

  一組數據可以佐証:高灘園區84%的企業由重慶老板投資興建,85%的產品為重慶企業配套﹔90%的企業“錨住”汽車這一重慶支柱產業,高灘園區生產的1000余種汽車零部件,可為重慶汽車產業鏈提供較完整的配套供應鏈。

  近年來,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帶動下,園區漸漸打造出“鄰水裝備”金字招牌,也形成了一批“標杆企業”。四川瑞創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區唯一一家民營企業汽車設計研發機構﹔四川欣悅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是行業最具規模、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氮氣彈簧生產企業,實現了廣安市氮氣彈簧生產零的突破﹔以中科先行等企業為代表的先進材料產業實現了跨越發展。

  此前,高灘園區的企業大多數為重慶汽車摩托車產業配套,而現在,開始有產業鏈上游的整機生產企業入駐。今年1月投產的四川穗通線纜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集小型農業機械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園區定位越來越明晰,裝備制造業從‘規模擴張’到‘特色聚集’,支柱產業越來越壯,擁有了響亮的產業名片,整體實力穩步提升!”高灘園區黨工委委員樂星說,企業自己“造血”的同時,園區“輸血”也在同步進行,成功創建了省、市技術中心,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企業創業,按照“一企一策”為企業解決好融資、用工等難題,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動能,裝備制造向“智造”挺進。

  跑出“進城入圈”加速度 高標准建設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區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渝鄰“走親訪友”更親密、更頻繁,重慶各地主動到高灘園區有10余次。

  常見面,多走動,已成為鄰水和重慶的共識。渝鄰之間往來互動,雙方的聯系合作日益緊密,開啟的是渝鄰發展新篇章,更是渝鄰產業合作的新階段。

  融合共贏之歌一路高唱,蹄疾步穩:今年以來,園區簽約引進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環保設備等企業19家,其中16家來自重慶。

  “今年有了國家戰略加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渝鄰上演了8年多的‘牽手’,今年熱度更高,‘進城入圈’空間距離更近,發展前景更好!”高灘園區黨工委委員周玲玲說,面對機遇,園區上下充滿干勁,做好了工作之余隨時加班的准備。

  周玲玲說,今年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四川廣安川渝合作高灘園區,成為首個以川渝合作命名的省級開發區,高灘園區迎來絕佳機遇,跑出“進城入圈”加速度。

  園區高唱“融入之歌”,力彈“協作之調”,做足“發展之功”,合作載體實現重大突破——重慶寸灘保稅港區拓展區、兩江新區配套產業園、渝廣合作科技示范園3個合作平台納入川渝省市層面重點推進,園區將與重慶攜手打造合作平台,將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意味著更多合作項目將又好又快落地園區。

  可以預見,隨著鄰水與重慶兩地在更多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鄰水,將駛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園區要在川渝合作中打頭陣、當先鋒,高標准建設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區,在成渝“雙城記”中找到融入點、支撐點,就要做好對上爭取、對外招引、重慶合作“三篇文章”,同時圍繞“十四五”規劃編制,內部聚力組建專班、外部借力尋找“智腦”,積極對接重慶,實現“一盤棋”規劃、“一體化”發展。

  大事記

  2013年5月27日,高灘川渝合作示范園正式挂牌﹔

  2014年4月16日,高灘園區二期1174畝土地場平工程6、7、8號地塊正式破土動工。

  2018年11月22日,武漢大學西南研究院到高灘園區調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情況及校地學研合作﹔

  2019年6月24日,啟動使用了“023”區號,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一地雙號(0826、023)﹔

  2019年10月18日,彭清華書記來園調研﹔

  2019年12月25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授牌四川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2019年12月26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授牌四川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2020年1月22日,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四川廣安川渝合作高灘園區,實行現行省級開發區政策,高灘園區升級為省級園區。(鄰水記者站 舒艷 記者 劉婧 /文 張啟富/圖)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