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走進(今日)廣安

濃墨重彩繪新景

——廣安市大力推進城市提質工程綜述(上)

2020年06月04日10:00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變化總在不經意間完成,等我們看到時,往往已經是結果。比如,草綠花紅,葉落雪飄……

不過,這些變化雖大,都是自然規律,造化之功。有些變化,未必多顯眼,全在細微處,但從時間軸上看,這一個個細節串聯起來,卻催生了一個城市的巨變。

從2018年到2020年,對比廣安今昔圖,這座城市的不一樣躍然眼前:雜亂的道旗廣告不見了,非機動車不再“亂竄”,道路寬敞交通更暢,花街花道花園花海處處可見,城市顏值和品位不斷提升。

“老廣安”王貴瓊發自內心點贊:“城市提質工程的實施,讓廣安彰顯新活力、釋放新魅力、蘊藏新動力,讓置身於這座城市的人們幸福感、自豪感倍增!”

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將民意和呼聲轉化為實際行動,廣安大力實施城市提質工程

這兩天,在廣東從事金融投資的廣安鄉友楊君正在謀劃一件事——返鄉創業。

當初從廣安去到沿海,是為了謀機遇與發展,如今返鄉為哪般?楊君直言:“現在家鄉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城市發展也開啟‘加速度’,發展潛力無限!”

城市之變,讓楊君有了返鄉的想法,而“北漂”4年的廣安小伙李強,去年已把想法付諸實踐——回到廣安,他在廣安城北洪洲大道開起了餐飲店。

“早幾年就想回鄉創業,但那時廣安街道破破爛爛、雜亂無章,街上人氣並不旺。”李強說,現在,爛大街修整好了,還新修了很多公園、花道,環境美了,街上人流量也增加了,他開的餐飲店生意紅紅火火。

城市承載著讓生活更美好的價值取向,城市也是資源要素的聚集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城市工作。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指出,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央、省委有要求,而廣安城市的發展也有需要:近年來,廣安市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由於設地建市歷史短、起點低,城市規劃水平不高,功能分區不合理,基礎設施不完善,市政管理比較粗放,城市建設方面的問題日益凸顯。

生活在這座城市60余年的市民劉建文對此感觸頗深:“以前出門走在街上,道路坑坑窪窪,下雨天經常‘踩地雷’,街面上電瓶車、自行車亂竄,到處是廣告牌,城市環境很不好。”

“提升城市顏值和品位”成為470萬廣安人民的共同心聲。

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將民意和呼聲轉化為實際行動。2018年9月召開的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不僅清楚地回答了事關廣安全局和長遠發展“怎麼辦”“怎麼干”的重大問題,提出了“1234”工作思路,市委還明確提出:大力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城市。

將城市提質工程作為民生工程、發展工程來推進。廣安市隨即成立城市提質工作專班,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著眼於打基礎、利長遠,強弱項、補短板,全力建設生態優良、環境優質、形象優秀、品質優越的宜居宜業宜游新廣安。

堅持“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的理念,讓城市提質變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以前坑坑窪窪的水泥道換了新顏,不久前還是雜草叢生的小山坡變成了枝繁草綠、人們休閑學習的好去處,走進學院,處處鳥語花香,銀杏大道、銀杏廣場、香樟大道處處皆景……

小平干部學院舊貌換新顏,僅用了40天,市民孫婷婷豎起大拇指稱贊道:“這正是廣安市以‘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理念推進城市提質工程的生動實踐!”

城市提質,不僅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提升廣安形象、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發展工程。

抓實民生工程、發展工程,市委、市政府成立小平干部學院改擴建工程規劃建設工作專班,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等單位在涉及行政審批、資金保障等問題處理上都“一路綠燈”,學院提質工程快速推進。

快,體現在時間上:1個晚上完成求是廣場路面黑化﹔1天內完成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破損地磚改造﹔2天時間完成近3萬平方米草坪鋪設﹔26天完成所有土建工程……

窺一隅而見全貌。

細化目標任務,責任到人、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廣安市以“釘釘子”精神推進城市提質工程。

家住廣安城南金海岸小區的市民王蓉,見証了迎賓大道提質工程推進的全過程。

為改變之前路上綠化樹種單一、缺乏特色,與周邊環境不協調,缺乏大型景觀樹烘托,觀賞性差的現狀,2018年11月,廣安市啟動了迎賓大道提質工程,在對該道路進行升級拓寬的同時,全面打造道路綠化景觀,提升城市形象。

“我記得那年冬天最冷的時候,經常看到有關領導帶隊督導工程進度,現場解決問題,工人們也是搶晴天、戰雨天。”王蓉說,最終,半年多時間就完成了提質工程。

“現在的迎賓大道,景美花香。”王蓉說,不僅扮靚了廣安的“門面”,還成為大家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加快推進城市提質工程,廣安市在加快實施提質項目的同時,還啟動了“三車”整治、道旗廣告亂象整治、露天燒烤整治、綠化美化亮化、老舊小區改造等行動,讓城市提質變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務實推進城市提質工程,廣安越來越美了,擦亮了城市名片,獲得了群眾點贊,不斷助推城市發展

最近,思源廣場水景表演又“火”了。自今年5月12日,水景表演重新開啟以來,思源廣場便成為廣安市民與外地游客的新晉“打卡地”。

“水幕投影融入音樂噴泉表演中,是形、聲、光、電的絕妙組合。”5月30日,專程從南充趕到思源廣場看水幕燈光秀的游客萬祥將視頻分享到朋友圈並點贊:“展現出了廣安的地域文化特色,比改造前更有看頭!”

一座城市猶如一件藝術品,必須精雕細刻,才能彰顯個性。

2018年以來,無論是“回頭”的外地游客還是本地人,都會發出如此感慨:“提質后的廣安變了,變得更大氣、更美麗了!”

這種變,在外地游客李國強眼裡,是交通之變。

“以前開車到廣安,橫穿公路的人很多,電動車、自行車到處亂竄。”李國強說,現在,道路上安裝了隔離護欄,城區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各行其道,交通更暢通了。

這種變,在市民蔣開芳看來,是環境之變。

“以前街道破損的很多,綠化道參差不齊,花街花道很少。”蔣開芳說,在城市提質過程中,街道進行了綠化美化亮化,增添了城市公園、綠地,現在花街花道花園花海隨處可見,環境更美,群眾可看可去之處更多了。

這種變,在市民王小彬看來,是秩序之變。

“以前走在街頭,到處是道旗廣告、露天燒烤,整個城市看起來亂糟糟、臟兮兮的。”王小彬說,在城市提質過程中,整治道旗廣告、露天燒烤,更加精細化管理城市,城市環境更整潔了、秩序更好了,群眾心情更舒暢了。

實際上,變化不僅於此。

細數城市提質工程深入實施帶來的新變化,驚喜不斷。

——廣前大道城區段等出入口通道暢通項目完工,銀昆高速鄧小平故裡互通式出口連接線等項目加快建設,重塑了城市形象。

——深廣人才公園等項目完工,官盛湖城市公園等項目加快推進,城市空間更加優化。

——思源大道景觀改造等項目完工,福興大道、新華大道等景觀大道改造完成,城市顏值進一步提升。

…………

“務實推進城市提質工程,廣安越來越美了,擦亮了城市名片。”市民陳沖說,這兩年,他明顯感覺到來廣安城區“打卡”的外地游客多起來了,前來廣安投資興業的客商也多起來了,廣安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美好。(劉定春)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