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走進(今日)廣安

健康扶貧“專列”駛向貧困群眾

2020年06月02日10:53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進入初夏,廣安市岳池縣白廟鎮中心衛生院醫生董玲多了幾分擔憂。作為郭家壩村貧困村民曹代芳的“簽約”家庭醫生,每隔幾天,她就會撥通老曹的電話,叮囑老曹注意防暑、休息,以免高血壓復發。

董玲與曹代芳的這份聯系,從2016年就開始了。

2016年,岳池縣創新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家庭醫生團隊,先后在白廟鎮、顧縣鎮、喬家鎮等鄉鎮實行網上簽約試點,每年至少開展1次醫療服務,對慢性病患者每年至少開展4次健康隨訪。

目前,825個家庭醫生團隊,與全縣89968人“簽約”,已免費為84846人開展醫療服務、免費巡回醫療服務42440人次,發放藥品共計7.1萬元。

事實上,在健康扶貧工作中,岳池縣在下足“硬功夫”完成規定任務的同時,又不斷“使巧勁”,解決貧困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將具有岳池特色的健康扶貧“專列”開向貧困群眾,讓群眾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送醫下鄉 家門口就醫很方便

5月19日上午8時,白廟鎮畫龍村黨員活動室旁,一輛裝有心電圖、B超等檢測儀器的中巴車緩緩停住,幾位醫生下車,拉出車頂側架,擺起桌台,搬出血壓儀、採血器。另一邊,幾十位村民早已排好隊。

貧困村民肖長伍第4年參加免費體檢,不到10分鐘,就拿到了剛打出來的B超單。“服務態度好,檢查結果快,好方便喲!”肖長伍說,以前子女陪她到縣醫院檢查,路途的奔波、耗時的等候、分散的科室等讓她覺得很累,等著拿體檢結果的時間也很難捱。然而像這樣下鄉體檢的方式卻方便又惠民。

同村的六旬老人邱代碧也有相同的感受。她說自己年紀大了,去一趟醫院檢查不方便,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免費體檢服務。

帶隊醫生江奇志介紹,此次免費體檢項目包括心電圖、B超、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同時,還對所患慢性疾病的常見症狀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藥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完善健康檔案,對貧困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做到無病早預防,有病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透過白廟鎮健康扶貧的舉措,可以窺見岳池縣創新開展健康扶貧的一角。

為了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上病,岳池縣衛生健康局加強“公衛保障”,採取入村集中體檢、到衛生院預約體檢的方式,截至目前,已免費為9萬余人體檢,貧困人口體檢率達到100%。同時,岳池縣借助每年免費健康體檢,對4940名慢性病貧困患者完成了每年不低於4次的隨訪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貧困村民慢性病認定難、手續多、程序繁瑣等問題,岳池縣創新推出慢病健康管理“一本通”。對貧困人口慢性病患者採取“直接認定、病歷認定、篩查認定”三種方式,建立“貧困戶慢性病檔案”,發放醫療“救助証”。貧困戶憑“救助証”即可在縣域內醫療機構享受門診維持治療后的醫療救助待遇,讓符合條件的貧困群眾及時享受健康扶貧政策。

“軟硬”兼施 群眾看病更放心

懶得跑曾讓77歲的黃全玉差點放棄對所患腰椎間盤突出、冠心病的康復治療,是岳池縣坪灘鎮中心衛生院整體的醫療質量提升打消了她的這一想法。

黃全玉家住坪灘鎮白羊蓋村,以前一直在縣城醫院做康復治療。近年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家裡到縣城來回奔波讓她疲憊不堪,產生了放棄治療的想法。

今年,得知坪灘鎮中心衛生院設立了康復科、中醫館后,黃全玉馬上選擇就近治療,結束了奔波的“看病史”。

“看病近,鄉裡的醫生態度又溫和,我心裡更踏實。”黃全玉說。

坪灘鎮中心衛生院服務質量提升,受益的還有坪灘鎮及周邊鎮裕鎮、龍孔鎮等近10個鄉鎮的15萬余名群眾。

為落實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的要求,岳池縣衛生健康局從源頭解決問題。硬件方面,在建好貧困村衛生室的同時,大力支持、指導轄區內衛生院不斷改善醫療衛生條件,與鄉鎮、縣級部門協調解決建設用地、資金等問題,幫助鄉鎮衛生院遷建、提檔升級,有效解決當地群眾看病遠、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在“軟件”方面,則是加強人才引進,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安置定向免費醫學生、引進高層次人才、“三支一扶”等,引進152名醫療技術人才,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水平。

因地制宜 發揮中醫藥產業優勢

站在岳池縣顧縣鎮羊山湖村的制高點向遠處眺望,中藥材種植基地連線成片,眼底可見的是一片綠意。

在當地群眾眼裡,這片綠地裡,蘊含著羊山湖村的“致富經”﹔在岳池縣衛生健康局看來,這片綠地,卻是念好群眾“健康經”的關鍵。

近年來,岳池縣大力打造中醫藥產業與衛生健康事業同步發展的示范區,堅持全鏈條創新,從科學規劃種植面積和品種開始,進行全產業鏈開發,努力建設從田地到診所,農業、工業、服務業同步發展的中醫藥產業鏈。

依托中醫藥全產業鏈,岳池縣衛生健康局積極推行中醫藥健康扶貧新模式,建設中醫館、養生館,將中醫“治未病”內容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中心)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設立中醫藥服務項目,發揮中醫藥優勢,讓群眾通過中醫藥知識預防疾病,做到“少生病”。

位於顧縣鎮中醫藥種植產業核心區域的羊山中醫館就是“治未病”扶貧模式的示范點。該館於去年4月開放,設有中醫診斷室、中藥房、中醫藥健康宣教室、中醫藥文化展示室。除3名中醫藥醫療技術人員輪流坐診外,每隔一段時間,岳池縣中醫醫院的醫生都會來中醫館,免費為貧困群眾開展中醫診治,目前羊山中醫館已為200余人進行中醫診療。

“沒想到還真有效。”前不久,岳池縣中醫醫院的醫生在羊山中醫館內免費為貧困群眾開展診治時,給村民雷仕芳開了一個治療肝火旺的藥方,堅持將藥服用完后,她的病情真的有了極大改善。

“下一步,我們還將因地制宜,在符合條件的鄉鎮建設中醫館、村設立中醫角,幫助貧困群眾樹立中醫‘治未病’的意識,讓群眾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岳池縣衛生健康局分管中醫負責人如是說道。(陳玲)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