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綠樹扮靚城市風景,文明新風豐富城市內涵,環境治理守住城市生態底線……近年來,(廣安市)前鋒區不僅大力實施城市提質,提升城市“顏值”,同時還注重提升群眾文明素質和城市整體文明水平,讓城市“內外兼修”,並以生態為后衛,持續改善環境質量,讓美麗公園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宜游。
品質提升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街道兩旁樹木郁郁蔥蔥,玫紅色的三角梅次第綻放,明黃色的小雛菊悄悄探出了腦袋,粉紅色的月季肆意盛開……初夏時節,陽光照耀下的前鋒色彩斑斕,生機盎然,滿眼皆是綠意,處處皆是美景。
從外省到前鋒定居四年多的劉榮華,最近常常帶著孫子到城市中央公園游玩,享受陽光的沐浴,感受花鳥的氣息。
“現在城市綠化搞得好,一個個公園修得也很漂亮。”劉榮華說,短短幾年時間,前鋒這座傳統工業城市不僅“顏值”有了極大提升,大人孩子還都有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在這裡生活感到很幸福。
城市中央公園位於前鋒新城核心區,包括城市綜合體、麒麟湖、打紙岩、涼水井四個片區,其中城市綜合體、麒麟湖兩個片區已基本建成,打紙岩、涼水井兩個片區正在抓緊建設。城市綜合體片區西靠打紙岩,東抵華蓥山麓,長1700米、寬500米,佔地面積約1200畝,其中麒麟湖片區佔地面積約150畝,水域面積約30畝,主要建設有清水棧道、兒童樂園、燈塔、水利大壩、廣場、濕地步道、雕塑小品等設施,整體景觀採用“上層玉蘭、櫻花+下層紫薇+低層草坪”方式,花喬主要以櫻花、玉蘭花、紫薇為主打品種,搭配時令花卉,著力打造季相分明、鮮花燦爛的景觀公園。
城市中央公園的打造只是前鋒區大力實施城市提質,建設美麗公園城市的一方面。
近年來,該區堅持“產城一體發展高地、山水田園旅游新區”總定位,遵循“低碳、智慧、生態、人文、運動”理念,圍繞“一主三輔九星”的城市公園建設,以“建公園、抓提質、強配套、重管理”為抓手,突出打造城市中央公園、打紙岩紅楓主題公園、涼水井櫻花湖濕地公園三大城市景觀。並依托城市景觀,推進城市綠化、栽培花卉花喬,形成各具特色的花街、花道、花園、花海,同步推進城市拓展、功能配套、品質提升,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公園城市。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該區全面完成麒麟湖、城市綜合體等7個公園綠化景觀建設,栽植櫻花500余株、紫薇2000余株、三角梅800余株、草花11000平方米,前鋒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5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達37.9%。拓展城鎮面積1平方公裡,實施棚戶區改造742戶,提升城鎮化率2.5個百分點。
此外,該區還通過淨化提質,實施“潔水、淨氣、治臟、抑塵”城市環境綜合治理,開展城鄉雨污分流攻堅行動,新建雨污管網51公裡,完成市政道路雨污管網合流改造5公裡,實施38個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整治封堵排污口27處,改造入河排水口5處,升級維護6個鄉鎮污水處理站設施,在全市率先實現全覆蓋、全運行、全監測、全達標,推動城市居住環境不斷改善,市民幸福感逐漸增強。
內外兼修 文明扮靚城市風景
“這個公園這麼漂亮,我們也舍不得去破壞它。”李大芬是大佛寺街道中城社區居民。每天吃完晚飯后,她都要到蘆溪河公園散步。細心的她發現,現在隨地亂扔垃圾的人沒有了,踐踏草地的現象同樣消失了。講文明已經成為每個前來公園散步的市民都會自覺遵守的約定。
以前,前鋒區休閑娛樂場所比較少,現在修建了多個公園,市民休閑娛樂有了更多去處。在市民的愛護下,前鋒的每個公園時時刻刻都是干干淨淨,漂漂亮亮!城市在變化,隨之,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到前鋒城區街衢巷陌走一走、看一看,市民不難感受到城市面貌的可喜變化。隨意擺攤設點的攤販少了,相互禮讓的行人多了﹔路邊的違章搭建少了,貼心的無障礙設施多了﹔亂丟垃圾的不文明現象少了,注重環境衛生的市民多了……
同時,前鋒城區大街小巷的那“一抹紅”,更顯城市文明。
“你可以先驅車到原光輝鄉,再問問當地群眾,怎麼到華蓥山歡喜坪。”4月29日,在前鋒汽車站志願服務站,一名志願者熱情地給欲前往華蓥山歡喜坪的外地游客指路。
據悉,在前鋒區這一支“紅袖章”志願者服務隊伍中,既有參與文明城市共建的黨員干部,也有來自基層的普通職工、社區群眾。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志願者來幫忙。志願者帶頭參與,充分發揚服務群眾的奉獻精神,身體力行地傳播文明,不僅為營造整潔、有序、優美的城市環境助力,更為廣大群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志願紅”已成為前鋒這座美麗的公園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人無信不立,城無信不美。”誠信亦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出現在前鋒的大街小巷,為這座美麗的公園城市提供道德支撐和信用根基。
在河東農貿市場,一家經營豬肉的攤位在顯眼處懸挂著“誠信經營”的公示牌,營業執照、正規進貨票據、生肉檢驗檢疫合格証等均向群眾公開。前來該攤位購買豬肉的市民也比較多。
“作為業主,我們要誠信經營,為顧客提供放心的豬肉,這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經營戶張家飛承諾,一定文明誠信經營。
“這個肉攤老板的服務態度好,肉的質量、價格、衛生方面都讓我們很滿意。”張家飛的文明誠信經營,贏得了眾多市民的好評。
公園美、文明美、誠信亦美。如今的前鋒不僅是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更展現出一道道亮麗的文明風景。
城市因文明而美麗。近年來,前鋒區以深化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持續提升廣大群眾文明素質和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為全區“高標准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豐富了美麗的公園城市內涵,讓前鋒區這座美麗的公園城市實至名歸。
重拳整治 敢於向環境污染“亮劍”
2020年一季度,前鋒區PM2.5、PM10日均濃度分別同比下降29.7%、32.4%,優良天數達標率為86.8%,同比上升16.8%﹔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居全省第7位、川東北片區第1位。
數據的背后是前鋒區鐵腕治污,敢於向污染“亮劍”。近年來,前鋒區始終堅持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牢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全力以赴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必須要牢牢守住紅線,扎實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大文章”。自2019年被列為四川省污染防治重點縣(市、區)名單后,前鋒區迅速行動、主動作為,多次邀請省市專家赴當地“把脈問診”,為精准治污找“病根”、開“處方”,科學編制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總體方案,細化了道路揚塵治理等9個子方案,制定311條具體治理措施,繪制出了明晰的大氣污染治理攻堅“作戰圖”。積極引導轄區內廣安火電廠、台泥水泥等企業開展煙氣超低排放改造。
去年,該區還建成高空智能除霾降塵設備6套、空氣質量微型監測站9個、貨運車輛違規入城抓拍系統7套、車輛自動沖洗及在線視頻監控系統32套,實現從源頭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並制定大氣污染防治督查考核問責辦法,明確專班力量,採取專項督查和專項考核的方法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完善獎懲制度,有力地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落地見效。
多管齊下,屢出重拳,前鋒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現在的空氣質量好多了,早晚散步時空氣特別清新。”家住前鋒城區的市民陳慧很有感觸地說。
在治理水污染方面,創新實施“交辦單+催辦單+督辦單”河長制三單模式,大力整治小流域、黑臭水體,蘆溪河、龍灘河水質大幅改善。科學劃定規模化畜禽養殖區,由區級領導包片、部門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場開展清單式全覆蓋排查整治,規模畜禽養殖場應關盡關,水庫網箱肥水養魚全面取締。依托區屬國有企業新建改造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廠(站)實現全覆蓋,新建污水收集管網6.1公裡,新建雨水管網16.85公裡,完成城區街道及38個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污水收集率達85%以上,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開展土壤污染防治,採用PPP模式引進省屬國企光大能投實施全域城鄉環衛一體化工程,實行“戶集、村收、鎮運、區處理”垃圾收集處理模式,城鄉生活垃圾規范化處理率90%以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100%,危險廢物處置率達100%。高標准實施“一河一體兩湖(庫)七路”城市提質工程,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平方米。全面整治礦山尾礦庫環境污染,重點實施煤礦渣場防滲治理,與廣安市金土地公司合作實施土地治理項目,工礦廢棄地復墾1350畝。
不僅如此,前鋒區還在不斷探索新路子,力爭將生態資源轉化為財富,走出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城市新興發展之路。以“省級森林小鎮”桂興鎮為基礎,打造四方山康養旅游度假區﹔以大良城歷史文化遺址為核心,建設文化主題公園﹔對160個行政村大力實施農村環境整治。同時,以打造公園城市為抓手,全力推動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和“農村人居環境示范縣”工作開展。
接下來,前鋒區將繼續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打好水、氣、土壤“三大戰役”,堅持“治、建、改、管”四措並舉,牢牢守住“山青、天藍、水清、地潔”四條生態底線,同時大力發展大數據、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潛力大、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帶動作用大的高端成長型企業入駐,引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產業當先鋒,生態為后衛,產業美帶動生態美,建設高質量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前鋒記者站)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