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打通困難學生“網課” 最后一公裡

2020年04月03日13:38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為保障廣大青少年“宅”家學習效果,廣安鄰水縣關工委創新思路,不斷突破,緊緊抓住疫情防控期間困難青少年教育這一工作重心,發動鎮、村(社區)、學校等基層關工委組織,形成合力,打通困難學生“網課”最后一公裡,做到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力求把影響降到最低,讓學生在網絡教學中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愛心村室”變課堂

  3月30日上午,就讀於柑子鎮中心小學的張學、張梁、謝飛躍等學生早早地吃過早飯,背上書包,來到村公路,高高興興地坐上村關工小組組長胡堂的小車,來到金關村關工委小組辦公室。胡堂調試好電腦,大家坐在桌前,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腦屏幕,准備開始今天的網絡視頻上課。

  據悉,鄰水縣關工委在柑子鎮金關村調研的時候,第一書記兼關工小組組長胡堂反映曹代瓊等6戶貧困戶家沒有網絡,不具備網絡視頻上課的條件,同時這些貧困戶對網絡也是一竅不通,根本無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輔導。

  縣關工委迅速召開主任辦公會專題研究,要求全縣各鎮關工委全面摸排沒有安裝網絡的貧困學生家庭,要求各村(社區)關工委小組,整合村級公共資源,充分利用村支兩委現有辦公設施,為不具備網絡教學條件的孩子提供網絡視頻學習,保証每一個貧困戶孩子在疫情期間都能上好網絡課程。

  通過准備,柑子鎮金關村支部活動室成了鄰水縣關工委疫情中開設的第一間“網課”教室,同時迎來了一批“特殊”學生。從活動室傳出的郎朗讀書聲,打破了貧困山村長久的沉寂,升起了新的希望。

  為了保証安全,同學們都間隔1.5米以上就座,盡量減少聚集和近距離接觸,同時為了保証學生收看網絡教學的質量,胡堂還當起義務輔導員,組織志願者和駐村扶貧干部對學生進行義務輔導。

  在關工委的要求和金關村的帶動下,全縣525個村關工小組在村支部活動室建立了臨時課堂,為近兩千名有網絡視頻教學需求的孩子,提供了網絡視頻教學服務。

  “進村入戶”解學憂

  近日,鄰水縣袁市小學“巾幗網絡教學輔導巡查小組”,分赴該鎮各個村委會以及部分學生家中,向學生講解線上教學要注意的問題,結合直播教學視頻講解,做實網絡教學工作。

  自網絡教學開展后,為了保証網絡教學的質量和督促監護缺失兒童在家上好網課,鄰水縣關工委和縣教科體局下發通知,要求各學校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成立“網絡教學巡查組”,進村入戶抽查和現場指導學生線上學習,現場解答網絡教學中的問題,為他們解惑答疑,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夠真正掌握到知識,真正做到學有所得,疫情中不荒廢時光。

  巡查組在村干部、村民引領下來到學生家中,觀察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對發現的問題當面指出,督促學生改正,對少數躺在被窩裡聽網課的學生,進行了提醒和批評教育,要求家長監督﹔對極個別躲在角落玩游戲的學生,要求班主任和家長溝通協調,確保每天至少一次電話詢問該生在家表現,共同監督學生學習。

  通過教師下鄉走訪巡查,既保証了網絡教學質量,又通過與學生和家長近距離接觸溝通,消除了他們對疫情和學習的焦慮,緩解了他們的心理壓力,矯正了少數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五老”輔導暖童心

  有這樣一群學生,他們身體殘疾,在生活學習上都受到了一定限制,他們無時無刻不牽動著鄰水縣各級關工委領導和“五老”志願者的心。

  近日,高灘鎮關工委執行主任、“五老”志願者陳恆兵利用工作之余來到該鎮接龍村8組,給現就讀高灘鎮中心小學五年級的殘疾學生陳莉(化名)上網課。陳恆兵通過手機下載釘釘網和網絡電視教學視頻,結合書本給她詳細的講解。

  在教授陳莉的時候,陳恆兵要把視頻翻來覆去地看上好幾遍,力求自己先弄懂學會。他有些遺憾地說道:“我教的不夠專業,但這群特殊學生,他們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愛。”

  為了讓殘疾學生在網絡學習中不掉隊,鄰水縣關工委下發通知,除了要求鄰水縣特殊教育學校疫情期間“特事特辦”開展好網絡教學工作外,還在25個鎮成立“五老”網絡教學自願輔導隊,通過“一對一”“一對多”的方式,讓“五老”志願者到殘疾學生家中,做到“上門到家,輔導到人”,輔導殘疾學生網絡學習,解決了全縣791名殘疾兒童無法上網課的問題。通過他們的關愛,讓殘疾學生樹立起自強自立、戰勝困難的信心。(余永明 鄰水記者站 游杰)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