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恢復和發揚我們黨和人民的革命傳統,培養和樹立優良的道德風尚,為建設高度發展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積極的貢獻。
1979年10月30日,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中指出:“要恢復和發揚我們黨和人民的革命傳統,培養和樹立優良的道德風尚,為建設高度發展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積極的貢獻。”
社會主義道德集中體現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對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1979年3月,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的講話中對當時中國社會的道德狀況進行了深刻分析:過去的十來年中,林彪、“四人幫”把我們的黨和政府搞亂了,把我們的社會搞亂了,也把不少青少年毒害了,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受到了嚴重的損害。粉碎“四人幫”以后,情況有了很大的好轉,但是他們的流毒在某些范圍內還不能低估。這種情況,同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的需要極端不相適應。為此,鄧小平指出,一定要教育好我們的后代,一定要從各方面採取有效措施,搞好我們的社會風氣,打擊那些嚴重敗壞社會風氣的惡劣行為。
1979年10月,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賀詞中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作出部署。他說:我們的國家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恢復和發揚我們黨和人民的革命傳統,培養和樹立優良的道德風尚,為建設高度發展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積極的貢獻。
1980年12月,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再次突出強調了道德建設問題:要教育全黨同志發揚大公無私、服從大局、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精神,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謂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學、文化(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產主義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紀律,革命的立場和原則,人與人的同志式關系,等等。黨和政府愈是實行各項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黨員尤其是黨的高級負責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視、愈要身體力行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
1982年,黨的十二大報告指出:“在全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經濟建設上來以后,黨中央曾多次鄭重提出:我們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一定要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戰略方針問題。”
(廣安日報記者 武娟 據《鄧小平文選》等整理)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