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廣安主城區餐飲類經營單位、酒店、賓館等服務行業,在達到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穩步恢復營業。恢復營業后,經營狀況如何?防疫工作做到位了嗎?3月16日,本報派出多路記者進行採訪。
堂食雖已恢復
外賣仍是主流
3月16日,是廣安餐飲經營單位迎來堂食服務的第一天。記者從廣安區市場監管局獲悉,當天,廣安主城區共有1200余家餐飲店恢復營業。
“老板,要一份土豆肉絲炒飯。”3月16日中午,市民杜林在經過體溫檢測、用免洗消毒液清潔雙手后,走進建安中路一家中餐館內點餐,然后找了一張靠近門口的桌子坐下。
門上顯著位置貼有“所有入店人員必須戴口罩,並配合接受體溫檢測”的溫馨提示,門口的桌子上擺放著體溫計、酒精消毒水噴壺。環顧店內,與以往熱鬧的場景不同,間隔一定距離的兩三桌客人正在用餐。
“叮咚……您有新到的外賣訂單,請及時查收。”與店內就餐的客人相比,來店內取貨的外賣騎手顯得更多,短短半個小時就有12筆訂單。
店主周娟告訴記者,雖然恢復堂食,但前來就餐的人並不多,主要以外賣或自提為主。除了店面做好消殺工作之外,他們也盡量減少與外賣騎手的接觸。
當天中午11時許,在中天國際廣場的一家自助餐廳內,該店所有工作人員都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已布置好餐桌,並擺放好餐具,“我們今天可以堂食,但兩桌間距離比以前大了,至少保持在兩米以上。”該店負責人表示,按照規定,所有進店顧客必須測量體溫、登記。目前,多為電話和微信預約的“老顧客”,“雖然還達不到以前的客流量,但我相信,開放后客流量會很快增加。”
為迎接復工,蓮塘街的幾家火鍋店對從業人員進行晨檢消毒、食材溯源、規范操作、清潔消毒、留樣記錄等流程均做了嚴格規定。入店顧客不僅要測量體溫、登記,還要經過消毒腳墊進行消毒。
“我們已經嚴格按照復工要求,大廳減少桌椅擺放,10人的餐桌隻安排坐5人。”一家串串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客人的餐桌用完后,店內的工作人員會立即消毒才允許再次使用。“保障員工、客人的安全,把防疫放在首位。隻有守好安全底線,我們才能把生意做得更好。”
“我們要求所有餐飲店恢復營業之前要做好防控物資准備、人員體溫檢測、食材採購驗收等工作,防護措施不到位的,一律不得恢復營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科負責人陳琴介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市商務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餐飲經營單位有序復工營業的通知,提到餐飲經營單位關於堂食服務和店面消毒清潔的要求,堂食應增大桌與桌之間的間距,有條件的大餐廳桌與桌之間的間距保持2米以上﹔廳堂內擺放桌椅數量控制在平常的50%以下。
酒店復工率達80%
消殺工作成重點
除了餐飲單位開門納客外,廣安主城區大街小巷的酒店、賓館也正逐步有序恢復開門營業。
對酒店行業來說,消殺工作目前已成酒店、賓館復工過程中的關注重點。記者在採訪時發現,為響應政府號召有序復工,服務廣安市經濟發展大局,切實減少疫情對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在恢復營業前,廣安市酒店、賓館都已備齊測溫儀、防護口罩、醫用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營業后,酒店、賓館每日安排多次全面消殺,對所有到店客人每日進行兩次體溫檢測並嚴格按照要求記錄,員工食堂統一使用一次性餐具提供三餐。對住店客人提供無接觸服務,除住店掃碼支付外,就餐既可自行前往餐廳就餐,也可提供無接觸配送。
記者在思源酒店看到,戴著口罩和手套的工作人員,正在為進入酒店的人測量溫度,並引導他們進行信息登記。與此同時,酒店還安排了工作人員對大堂側門的扶手、電梯按鈕、客房通道等人員接觸比較頻繁的地方進行消毒。
此外,思源酒店還准備了一些防護工具以及防護藥品,供到店的客人使用。酒店方面表示,一旦有發熱、呼吸道感染等症狀的客人,酒店將及時做好隔離,積極協助其前往醫院就醫。
在金瑞國際廣場的一家連鎖酒店,酒店工作人員特意在電梯間放了一次性棉簽,方便入住的客人開關電梯使用。客房內除了常規打掃外,保潔人員還對易接觸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
“我們在前台配備了測溫槍、醫用口罩、消毒酒精、防護手套、消毒棉片等物品,對所有進入酒店的賓客進行體溫測量和消毒服務。”廣安富盈酒店負責人說,除了落實酒店整體的防控外,酒店每天都向員工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強調做好個人防護措施,要求員工錯峰隔開用餐。“我們酒店暫時不提供宴會聚餐,將在嚴格遵守一切公共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逐步恢復正常營業。”(廣安區記者站 廖小兵)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