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廣安市鄰水縣川渝合作高灘園區內,鄰水縣委書記趙璞與重慶市渝北區委書記唐川一起深入園區車間,調研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而這是繼2月13日,兩地書記會面后的再次聚首。
趙璞與唐川先后前往觀景平台、江華恩一科技、欣悅公司以及園區辦公大樓展示區,除了了解園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開展情況,還實地調研了園區規劃建設、企業培育、產業發展、人才服務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作為川渝合作的最前沿、廣渝合作的“示范窗口”,鄰水縣川渝合作高灘園區緊緊圍繞“川渝合作、產城相融、創新高地”定位,瞄准“建成1000億級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區”的目標,積極接軌重慶、配套重慶、融入重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鄰水縣相關部門當好“保姆”,打好“組合拳”,積極推動川渝合作高灘園區企業復工復產,做好招商引資各項工作,建好川渝合作“橋頭堡”。
部門當“保姆”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3月10日早上7時30分,在川渝合作高灘園區四川穗通科技有限公司門口,工人們陸續進廠,登記、測體溫……在做好防護措施后,穿上工作服,戴好口罩,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四川穗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微耕機等農業機械的公司,其產品主要出口越南、印度等國家。公司自2月19日恢復生產后,訂單量增加,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缺少工人。
“一線員工從春節前的120余人減少到60余人,生產進度受到影響,產量上不去,訂單完成難度大,后續交付壓力很大。”四川穗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主管王勝祥說,聯系該企業的川渝合作高灘園區黨工委副書記呂小剛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採取線上招聘、線下介紹的方式,組織有意願、懂技術、持有健康証明的本地農民工到公司就業。
很快,四川穗通科技有限公司一線員工就增加到了100人,解決了企業復工的燃眉之急。“我們通過加班加點趕工期,一定能把耽誤的進度搶回來,力爭完成今年的目標。”在王勝祥看來,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企業的困難只是短暫的,未來他們看好川渝合作高灘園區的發展。
相關部門當好企業“保姆”,有效推動了園區企業復工復產。此外,該縣還結合“走基層、解難題、抓落實”活動,自我加壓,針對疫情防控物資生產類新辦企業、需擴大產能企業的用電需求,實施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強化金融支持,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協調銀行為企業提供金融保障,疫情期間企業貸款實行網上辦理,貸款利率下調10%,貸款到期實行無還本續貸﹔精准落實“減負、援企、穩崗”政策,對已復產企業兌現1萬—5萬元防疫物資獎勵,對企業員工社會保險、培訓等費用實行減、免、緩、補綜合措施。
川渝合作高灘園區管委會主任張永亮表示,目前,該園區所有企業,包括12家在建企業、6家新開工企業和26戶規上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打好“組合拳” 吸引企業“搶灘”
2月23日,鄰水縣舉辦川渝合作高灘園區網絡直播招商推介會,成功簽約項目8個,協議引資達11億元。簽約企業來自重慶、上海、寧波、深圳等地,大多數項目都和汽車產業鏈等裝備制造相關。
重慶勁德興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是當天與園區簽約的重慶企業之一,協議投資1億元。
這家企業其實早在2010年就落戶鄰水,並在當地成立了四川勁德興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勁德興)。公司最初隻生產汽車注塑件,在海爾投資重慶后,企業拿到了洗衣機、空調配套訂單。隨著重慶筆電產業的興起,四川勁德興又拿到了筆電配套產品訂單。2017年海康威視在重慶投資后,四川勁德興還獲得了大量安防設備訂單。
“春節前,我們的訂單非常多,幾條生產線火力全開趕制訂單!”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正是因為產能不足,公司在2月23日與川渝合作高灘園區管委會簽約,計劃將產能擴大一倍,在園區再造一個新廠。
與勁德興一樣,落戶川渝合作高灘園區的四川力登維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也來自重慶,其產品則是為重慶汽車企業配套,客戶主要集中在渝北、北碚等地。
目前,川渝合作高灘園區正在通過招商引資,優化自身產業機構,不僅要承接重慶汽車企業零部件加工業務,還要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川渝合作高灘園區正朝著兩江新區‘配套園’、保稅港區‘加工園’、空港園區‘飛地園’目標大步邁進。”鄰水縣相關負責人說道。
據統計,今年以來,川渝合作高灘園區新簽約9家企業,以新材料和裝備制造為主,數量再創歷史新高。
此外,為加快融入重慶的步伐,目前,高灘至渝北區茨竹鎮的快速通道正在加快建設中。這條全長10公裡、雙向6車道的快速通道與渝北區南北大道相連,直通重慶兩江新區,是廣安南下重慶、重慶北上川陝的重要通道。(樂星 鄰水記者站 岳瑛 游杰)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