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重讀鄧小平《南方談話》(二)

2020年01月09日11:08    來源:《四川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關於解放思想

  《南方談話》是一篇精彩的閃爍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光輝的文章。其主線,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這篇講話一發表,民心為之一振,眼睛為之一亮,推動了中國新一輪改革發展浪潮。

  鄧小平深刻闡述了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他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隻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馬克思主義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問題。

  在解放思想的任務和內容方面,鄧小平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都沒有講過“凡是”,要從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理解中解放出來﹔右能葬送社會主義,“左”也能葬送社會主義,要從“左”右兩種思潮的影響中解放出來﹔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唯書唯上必然搞形式主義,要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封建主義殘余、資產階級思想影響和小生產的習慣勢力,仍然束縛著一些人的思想,要從這些思想的影響中解放出來﹔等等。

  為給解放思想創造條件並使之沿著正確方向發展,鄧小平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沒有充分的民主,大家不敢講話,就不能解放思想,開動腦筋。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要創造民主條件,重申“三不主義”: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他認為,解放思想,必須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和群眾路線,隻有符合實際、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認識和理論,才是正確的認識和理論。他強調,解放思想決不能夠偏離四項基本原則的軌道,不能損害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離開四項基本原則,就沒有根,沒有方向。

  關於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南方談話》的重點,從理論與實際結合上解答了許多新的問題。

  鄧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他解釋說,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他是把堅持社會主義與堅持改革開放聯系在一起論述。他認為,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就強調,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我們的改革不能離開社會主義道路,不能沒有共產黨的領導﹔不能搞西方的“三權鼎立”“多黨制”,不能搞自由化。我們所採取的所有開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鄧小平在對待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時,既堅持了堅定的人民立場,又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他認為,改革開放邁不出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標准。

  在對外開放問題上,鄧小平指出:閉關自守不能發展中國。“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辦法。”開放本身就是一大改革,關起門來是搞不了改革的。不改革是死路一條,閉關鎖國也是死路一條。自閉就是自斃。

  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法上,鄧小平說:“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隻手都要硬。”他還要求,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社會治理﹔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文明建設都搞好,兩塊金牌都要,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鄧小平反復強調,改革開放的路線方針政策要保持穩定。他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立的章程並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方針和政策,而且有准確的表述語言。“說過來說過去,就是一句話,堅持這個路線、方針、政策不變。”“有這一條,中國就大有希望。”當然,隨著實踐的發展,該完善的完善,該修補的修補,但總的方向要堅定不移。

  關於抓住時機,發展自己

  抓住時機,發展自己,是鄧小平《南方談話》中提出的一個戰略思維。

  時機,是指具有時間空間性的主客觀條件。這裡講的時機,是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時期中對中國發展有利的國際和國內條件。早在1978年6月,鄧小平就說:“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研究和解決任何問題都離不開一定的歷史條件。”時機,是客觀存在的,是通過努力可以爭取的,也是不斷變化的。發展離不開時機,離不開必要的條件,錯過時機就要付出很大代價,難以發展。

  鄧小平在總結我國歷史上錯過時機、停止不前,落后世界進步潮流的教訓后,多次強調,要抓住時機,加快發展。他在《南方談話》中說:“現在,我們國內條件具備,國際條件有利”“要抓住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麼也干不成。”這是鄧小平對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臨時機的科學判斷和要求。

  在國際方面,鄧小平在1984年10月指出:“國際上有兩大問題非常突出,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南北問題。還有其他許多問題,但不像這兩個問題關系全局,帶有全球性、戰略性的意義。”根據鄧小平的判斷,我們黨從十三大到十八大,歷屆全國代表大會,都一直使用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主題的概括。鄧小平還多次指出,世界戰爭的危險還是存在的,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戰爭力量的增長。在較長時期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我們可以聚精會神地搞國內建設。“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剛剛暴露出來。我們可利用的矛盾存在著,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著,機遇存在著,問題是要善於把握。”

  在國內方面,他在《南方談話》中說:“在這短短的十幾年內,我們國家發展得這麼快,使人民高興,世界矚目,這就足以証明三中全會以來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1990年4月7日,他指出,經過四十年的發展,特別是經過最近十年的發展,我們的實力增強了,中國是垮不了的,而且還要更加發展起來。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時代的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不長的時間內將會成為一個經濟大國,現在已經是一個政治大國了。1990年12月24日,鄧小平又指出,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能力,承擔風險的能力。改革開放越前進,承擔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實踐証明,鄧小平對時代的判斷、對國際國內歷史條件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為我們黨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抓住時機,發展自己,提供了依據和理論指導。

  關於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鄧小平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能否成功,關鍵取決於黨的領導﹔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因此,他一貫高度重視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鄧小平斬釘截鐵地回答: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他多次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在當代中國,如果離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誰來組織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誰來組織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在今天的中國,決不應該離開黨的領導而歌頌群眾的自發性。他強調:如果離開共產黨的領導,那就隻能把四個現代化吹得精光﹔如果沒有共產黨的領導,肯定會天下大亂,四分五裂。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客觀真理。

  鄧小平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在如何改善黨的領導的問題上,鄧小平提出了三個任務:一是要解決一部分黨員不合格問題,清除腐敗分子。二是要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解決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問題,處理好法治和人治的關系。三是要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方法。他強調,改善黨的領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各級黨組織應該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業務工作,盡可能交給政府、業務部門承擔,黨的領導機關除了掌握方針政策和決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騰出主要的時間和精力來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眾工作。

  鄧小平多次強調,搞好中國的事情,關鍵靠黨,特別是靠黨中央領導集體。“說到底,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不出事。”他根據黨內存在的問題,語重心長地指出:“要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這個黨該抓了,不抓不行了。”

  鄧小平視察南方幾省市、發表《南方談話》時,已是88歲高齡的退休老人,他仍以強烈的政治意識、戰略意識和憂患意識,對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發表意見,回答了多年來困擾和束縛干部群眾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是給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一份最寶貴的政治囑托。□李鐵映

  (據2014年9月2日《四川日報》)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