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真實可信的偉人歷史

——《鄧小平傳(1904—1974)》主編楊勝群訪談錄

2019年10月15日11:22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鄧小平傳(1904—1974)》為兩卷本,100余萬字,全面記敘了鄧小平同志從少年時代到“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后復出工作70年間的主要經歷。在記者的專訪中,《鄧小平傳(1904—1974)》主編楊勝群指出,該書是目前國內第一部依據大量檔案材料撰寫的鄧小平傳記,對於全面深入研究鄧小平這位偉大人物,研究黨的光輝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用翔實可靠的材料還原人物

  記者:中央文獻研究室撰寫的《鄧小平傳(1904—1974)》是反映鄧小平同志生平的重要著作,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撰寫的相關情況。

  楊勝群:編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著作,是中央文獻研究室的重要工作任務。鄧小平生平思想的研究一直在進行。傳記目前出版了從1904年到1974年這70年的部分。選擇1974年作為節點,是根據人物思想發展的階段確定的。1974年鄧小平同志正式復出,重新走上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崗位,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的新的階段,也開始了他思想發展的新的階段。《鄧小平傳(1904—1974)》的撰寫經歷了8年時間,數易其稿,改了多少遍已經說不清楚了。初稿出來以后,又不斷吸收新的史料和研究成果,不斷修改,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能夠出版,應該說是最好的時機。

  記者:近年來,圖書市場上關於鄧小平生平的書籍非常多,《鄧小平傳(1904—1974)》撰寫的基本思想是怎樣的?有什麼特點?

  楊勝群:人物傳記要全方位地系統地記述人物的生平活動,像《鄧小平傳(1904—1974)》這樣的偉人傳記,要反映他一生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奮斗的光輝業績和重大貢獻,反映他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思想及思想發展脈絡,反映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品格及密切聯系群眾、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作為人物傳記,一方面要揭示他偉大崇高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還要描寫他與普通人一樣的情感活動。他既是一位偉人,又有著普通人的情感和情感表達方式。

  《鄧小平傳(1904—1974)》可以說是目前國內第一部依據大量檔案材料撰寫的鄧小平傳記。反映鄧小平生平的各種形式的作品不少,真正像這部作品這樣依據大量檔案材料撰寫的還不多。這裡所說的檔案材料包括中央檔案館、中央文獻研究室保存的鄧小平的講話談話記錄、批示、電報、書信、文稿,中共中央有關文件、有關會議記錄等。書裡面究竟使用了多少檔案材料無法統計。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力圖通過翔實可靠的材料,還原人物,寫出一部人物活動的信史。

  記者:豐富的檔案資料對於保証傳記的翔實可靠有重要作用,但是也會相應增加撰寫的難度,本書在撰寫過程中,收集、研究資料的情況是怎樣的?

  楊勝群:依據檔案資料並不是指照搬、照錄檔案材料,還需要經過整理、分析、研究,很費工夫。編寫組的同志花了大量的時間去查閱和分析、研究各種檔案材料,堅持在充分佔有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寫作。

  比如,鄧小平同志早年時赴法國勤工儉學和到蘇聯學習,記載這期間他生平思想的資料國內保存很少,但是我們到國外通過各種途徑找到了一批原始材料。在法國外交部檔案館,我們在鄧小平同志學習過的巴耶中學、工作過的幾個工廠,找到了他當年的學習記載,在學校生活開支的賬目,甚至他自己填寫的在工廠做工的工卡。我們還在俄羅斯政治歷史檔案館,找到了他親筆撰寫的自傳和填寫的黨團工作登記表等。有了這些材料,便可以勾勒出鄧小平同志那些年月的活動和經歷。

  在寫到1961年國民經濟調整這一段時,我們都記得鄧小平同志當年在北京郊區農村調查公共食堂問題時曾經說過一句話:吃食堂是社會主義,不吃食堂也是社會主義。所以在初稿中就把這句話寫上去了,但最后修改定稿時,怎麼也找不到這句話的確鑿出處。我們的原則是要持之有據,引文都要有出處。為了這一句話,刪去又恢復,恢復又刪去,反復了很多遍,最后終於在北京市一個縣編的內部資料裡找到了當年鄧小平這個講話的確鑿記載,如獲至寶,最后非常放心地把這句話保留下來。雖然只是一句話,但非常重要,這句話特別具有鄧小平的思想和性格特點,甚至同他新時期言論的風格都是很一致的。

  深刻反映人物思想發展脈絡

  記者:中央文獻研究室之前編撰過《鄧小平年譜》,反映鄧小平同志生平,此次出版的《鄧小平傳(1904—1974)》是傳記體裁,如何表現人物?

  楊勝群:同樣是反映人物的生平活動,年譜比較具體,細致到了每天的主要活動,所述史料、材料更具原始狀態,更具資料性,可以說是人物生平的歷史資料長編,好處是能夠幫助讀者更細膩地了解人物的生平活動。而傳記要把人物生平綜合起來,理出人物活動的主線條,特別是要深刻反映人物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思想及思想發展脈絡。人物在一段時間做了什麼事,怎麼去做這些事,提出了什麼重要的思想,在活動中表現出怎樣的思想性格特點,這些需要綜合描寫和分析。所以傳記難度更大一些,最難的是反映人物的思想觀點,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特點。寫鄧小平這樣的人物,一定要寫出他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重要的思想觀點,寫出他的這些思想觀點是怎麼形成、發展的,要寫出他獨特的思想品格和思想、工作作風,還要寫出他說話行事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

  記者:那麼這些思想觀點、工作作風和性格特點等,在傳記中具體是如何體現的?

  楊勝群:講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吧。從1956年黨的八大召開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這十年,這既是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曲折中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時期。鄧小平作為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在參與社會主義建設重大決策的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了許多積極、務實、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為他后來領導黨和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准備。書中對這一時期鄧小平思考和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思想認識成果作了系統的梳理。

  比如,1956年11月17日,在黨的八大閉幕后不久,鄧小平同志在會見國際青年代表團時指出,革命和建設都不能照搬別國經驗和模式﹔並且指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就是要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走符合中國實際和特點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從此在鄧小平的思想上扎下了根。

  再比如,鄧小平同志深知加快經濟發展速度需要條件,不能違背客觀經濟規律,出難題要“不是空想的,是合乎實際的”,“要有雄圖,心是熱的”,“但也要實事求是地考慮問題。心要熱,頭要冷”。他指出,搞經濟建設要按經濟規律辦事,既要有雄心壯志,又要實事求是。1958年“大躍進”運動搞以鋼為綱,犯了與蘇聯重視重工業、忽視人民生活的同樣錯誤。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在指導思想上的重要變化,就是把發展生產與改善人民生活的關系擺正了。鄧小平的這一思想認識尤為明確。1961年3月,他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說:“革命勝利后搞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要保証幾億人口的吃、穿、用。”在新時期,鄧小平設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步走”的發展目標,第一步就是解決溫飽問題,讓老百姓吃飽穿暖﹔第二步實現小康,主要還是要讓老百姓吃穿用更好一些,而且還要住得更好一些,生活環境更好一些。

  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

  記者:您認為這本著作的出版意義以及對鄧小平研究的作用體現在哪裡?

  楊勝群:鄧小平同志人生事業的最高峰當然是他開辟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是作為一代偉人,他的一生都是輝煌的、波瀾壯闊的。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離不開之前多少年的思考和積累,特別是離不開他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過程中取得的思想認識成果。《鄧小平傳(1904—1974)》記錄了鄧小平生命的前70年,對於讀者全面了解鄧小平的一生,全面了解鄧小平的思想,是一本很重要的讀物。這部傳記,也是深入學習和研究鄧小平同志的思想業績、品德風范的重要讀物,對於深入研究鄧小平這位偉大人物,研究黨的光輝歷史,具有重要意義。謝穎 (據2014年《人民政協報》)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