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廣安市)前鋒區觀塘鎮仁和村港前大道建設工地上,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鋪設水穩層。約20公裡的港前大道年內建成通車后,從廣安主城區到前鋒區將縮短至20分鐘,屆時前鋒區將和廣安兩個火車站以及廣安港串聯在一起。
與此同時,廣安繞城高速祿市互通前鋒段項目也在加快建設,將打通前鋒區對外聯系的大通道,形成北接巴廣渝高速、南接渝廣高速的交通網絡,即將結束前鋒區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而北上至渠縣、南下接華蓥的S204線也在同步施工,這是打通前鋒縱向大通道的其中一條。
不斷完善的區域交通網絡,正是前鋒區加快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體現。近年來,該區圍繞“產業城市”定位,突出“一城(前鋒產業城)兩區(繼光湖生態區和華蓥山康養旅游區)”發展布局,按照“裝備制造引領、高端輕工聚集、能源建材轉型”思路,加快構建“1+2”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努力建設西部輕工城,帶來的是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城面貌日新月異,一座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產業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產業立區
打造西部輕工城
織機、縫盤、熨燙、包裝……9月10日,位於前鋒輕紡產業園區的四川俊喬針織服裝有限公司廠房內,120余台全自動織衣機正在全負荷運行,一件件成衣順利下線。不久后,這些成衣就將搭乘專線物流到達天津、蘇州、廣州等綜合性樞紐港,出口到歐美等地。
“訂單不斷,機器不停。”四川俊喬針織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譚勇底氣十足,“如今每個月銷量都近7萬件,主要產品更是產銷兩旺預計今年產值將突破2億元。”
輕紡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只是前鋒產業不斷發展狀大的一個縮影。自2013年前鋒建區以來,一直把輕工服裝產業作為工業主導產業之一,以輕紡產業園區為載體,承接成渝兩地及沿海地區輕紡產業轉移,目前,已擁有輕工服裝企業41戶,2018年實現產值132.2億元。前鋒輕紡產業也擁有了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產業園區、四川省唯一的產業鏈成建制轉移示范性園區等眾多“金字招牌”。
不僅如此,前鋒區還鎖定成都制鞋產業、重慶歌樂山家居產業、蘇州家具產業轉型升級需求,不斷提檔升級投資環境,完善配套服務,以有力的支持政策吸引投資,以完備的要素支持項目建設,以優質的政務體系服務客商,大力打造平台承接產業轉移。
今年5月,在重慶舉辦的第二屆“西洽會”上,前鋒區舉行了專門的智能家居產業推介會,簽約項目9個,協議資金近15億元。在第三屆西博會進出口展暨國際投資大會上,前鋒區也對智能家居產業進行重點推介,精准招商。
同樣,當前在前鋒區智能家居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推土機等機器轟鳴,幾十台渣土車不停地拉運土方。“佔地1000畝的一期項目場地平整已完成,入駐的企業正在加快廠房建設。”前鋒工業園區主任王洪林說,目前已經有21家企業簽約入駐。
在前鋒區決策層看來,前鋒區因工業建區、以工業強區,這是前鋒區的特點,前鋒區的發展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全但求特,努力做到“單項冠軍”,前鋒的城市定位就是產業城市,產城一體,整個城區為產業做配套,主攻方向在產業,發展主要靠產業。
接下來,前鋒區將按照“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要求,著力勾勒“一城三園”輕工產業發展格局。將在10平方公裡的西部輕工城內,規劃建設5000畝輕紡服裝產業園、5000畝智能家居產業園、3000畝鞋業產業園,成建制承接成渝兩地和沿海地區產業轉移,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產業園區、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等“金字招牌”齊聚前鋒,全力打造廣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前鋒千億園區。力爭到2022年,工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服裝、家居、鞋業三大產業工業總產值分別達到100億元,建成孵化標准廠房100萬平方米。
發展文旅 建設生態康養旅游區
今年夏天,位於前鋒區光輝鄉五星村的歡喜坪旅游度假區,游客絡繹不絕。“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現在建起了民宿酒店和游樂場,漂亮又好耍。”來自達州的游客陳廣洋說。
搶抓廣安市大力開發華蓥山的機遇,前鋒區在達州大竹、渠縣以及前鋒交界處規劃打造了歡喜坪旅游度假區,目前民宿酒店、特色酒吧、野外露營基地等已建成對外開放,未來這一景區將和廣安市主打的華蓥山開發相互配合,錯位發展。
按照前鋒“一城兩區”的布局,該區將重點打造繼光湖生態區和華蓥山康養旅游區。
其中,華蓥山康養旅游區是按照“旅游+康養”理念,依托華蓥山海拔、地勢、生態、富鍶優勢,規劃建設10平方公裡的康養旅游區,正在建設的歡喜坪旅游度假區和尚在規劃中的四方山康養小鎮是其重點建設項目。
華蓥山下,前鋒在和廣安主城區交界的地帶規劃建設20平方公裡的繼光湖生態區。這個集總部經濟、會展商務、觀光休閑、高端居住於一體的生態區,明年將開始全面建設。繼光湖生態區內,一座鮮花小鎮也在規劃建設中,這裡將集花卉的種植生產、參觀、加工、銷售於一體,這個面向川東北經濟區的花卉交易市場,有望成為廣安市民近郊生態旅游目的地之一。
山上和山下不僅打造的文旅項目不同,打造的農業品牌也不相同。
在山上,廣安鬆針這一地方特色綠茶品牌將得到進一步發展,“未來,我們將聯合川茶集團等將廣安鬆針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知名品牌,還將開發紅茶等多種茶葉品種。”前鋒區相關負責人透露,前鋒區將主抓特色農業,擦亮現代農業“金字招牌”,形成華蓥山上種茶葉、山下種花椒的局面,帶動老百姓持續增收致富。
城市提質 建設美麗公園城市
永前大道,如今成了前鋒區的一條“網紅路”。“走在這條大道上,就像逛景區一樣。”前鋒區市民葉正權說,這條道路寬68米,雙向10車道,整條道路高低錯落、色彩分明,風景如畫。
永前大道的另一頭連著弘前大道,在2013年建區之前,弘前大道是前鋒鎮通往廣安城區的唯一大通道。6年過去了,以弘前大道為主骨架,前鋒區織出了一張“六縱四橫”的交通網。
從一條路到一張網,背后是累計100億余元的市政設施建設投資。永前大道、大佛路、雙獅路、民生路等18條市政道路勾勒出了前鋒區15平方公裡的城市骨架。
從小鎮到新城,奮進的前鋒人,推動著新區以驚人的速度,一路超越,一路向前。
作為新城,近年來,前鋒區遵循“低碳、智慧、生態、人文、運動”理念,借勢大山大水、善待小丘小溪,打造最美的城市脊梁、最美的櫻花湖濕地公園、最美的城市中央公園,著力構建一主三輔城市公園體系。並將攀枝花、深圳等地園林綠化經驗應用於前鋒區實際,同步實施綠化提花、美化提形、亮化提光、淨化提質,形成“四季有花、晝夜兩景”的城市景觀,讓城市居於公園之內、產業置於花園之中,公園城市已成為前鋒亮麗的城市名片。
處於“成長期”的前鋒區明白,建好一座城,也是造福一群人。為此,前鋒區將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群眾文化活動中,大力傳承連響技藝,帶動更多的民眾成為雙竹連響舞者,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不僅如此,前鋒區在城市管理上也下足了“繡花”功夫,正在構建“技防+人防”的城市管理網絡,加快數字城管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推行“互聯網+環衛”模式,在線管理垃圾收運,實行定區域、定時段、定人員常態化清掃保潔,做到日產日清、密閉運輸,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城市擴容不能蠻干、亂干,要堅持基礎設施先行,以聚集人氣、商氣。”前鋒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民生工程,統籌完善道路骨架、市政管網等基礎設施。以片區開發聚集人氣、商氣,先行布局建設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從而帶動一大批產業落地。(前鋒記者站 蘭林前 陳定軍 袁秀娟)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