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7002井:中國第一口超深井

2019年09月26日09:21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參加7002井鑽探會戰的石油工人。

陳天寧介紹已被封堵的7002井。廣安日報記者 龍俊帆 攝

武勝火車站前矗立的7002井的井架模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響徹大江南北,歌詞中“嘉陵江邊迎朝陽”“天不怕,地不怕”,反映了四川石油大會戰的火熱場景。而中國第一口超深井——7002井也在武勝縣萬善鎮鑽探成功。

7002井,位於武勝縣萬善鎮旗井村,它是研究地層、地震以及油氣資源的重要參照井,在我國石油鑽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那麼,7002井為何會選址武勝?開鑽過程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帶著疑問,記者進行了探尋走訪。

機緣巧合 7002井重回大眾視線

7002井能夠被知曉,這其中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2009年11月,一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資料送到了國家文物局,與一般文物不同的是,這份文本裡面所要申報的竟然是一座已經廢棄的機井,它的名字叫做7002井。這個數字代表著什麼含義?一座機井具有怎樣的價值,能夠申報“國保”呢?

這就要從7002井申報“國保”的組織者之一陳天寧談起。陳天寧是武勝縣原副縣長,也是土生土長的武勝人。“我一直都對家鄉的歷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卻不知道武勝竟有一口這樣珍貴的深井。”陳天寧說。

陳天寧告訴記者,1998年,省委、省政府計劃為廣安市制定旅游總體規劃,由省上的專家學者組成的廣安市旅游總體規劃專家組,在武勝實地踏勘旅游資源時,專家組組長陳茂勛被7002井遺址所震驚,他感慨,“這是中國人在世界上引以為傲的中國油氣勘探第一超深井。”

懷著激動又好奇的心情,陳天寧跟隨專家組來到7002井遺址所在地——萬善鎮旗井村,看到的卻是這樣一番景象:這是一座廢棄多年的機井,高約3米的井身上,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鐵制閥門,周圍的配套設施隻剩下基座,難以看出本來的用途。這是一口什麼井?為什麼在專家們的口中,它是中國第一口超深井?帶著種種疑問,陳天寧不斷探尋這口深井的故事。

陳天寧通過走訪當地村民得知,這口深井的歷史並不十分久遠,它1971年開鑽,1976年停鑽,井深6011米。“7002井開鑽時貼滿了宣傳口號,工人們干勁十足,還開過好幾次慶功會,村裡著實熱鬧了一陣。”據當地一位年老的村民介紹,停鑽后,來自五湖四海的鑽井工人相繼離去,7002井也被封堵起來,但那段輝煌的歷史,卻在人們口中代代相傳。

難以想象,這座3米高的井架,竟然連接著6000多米深的地下。是什麼樣的井要打如此之深?那裡究竟埋藏著什麼秘密?中國第一口超深井又有著怎樣的意義?陳天寧想要弄清楚這口深井的來龍去脈,讓更多的人了解武勝這段珍貴的歷史。

克難攻堅 眾志成城鑽深井

陳天寧告訴記者,為了深入了解7002井,他找到了一位曾在7002鑽井隊工作過的工人,名叫姚光雄(現已去世)。姚光雄是石油部四川石油管理局的退休職工,當年他曾在7002鑽井隊擔任指導員。

“7002井又叫龍女基准井,為了打這口深井,整個鑽井隊上下一心,都想通過這口井了解地下是否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陳天寧說,新中國成立后,各行各業都得到快速發展,唯獨石油資源告急,雖然克拉瑪依、大慶等油田相繼出油,但產量仍達不到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的需求,因此,找到儲量豐富的油田迫在眉睫。而且當時由於交通條件的限制,運輸十分不便,國家領導人對物產豐富的四川盆地寄予了厚望,期待這裡能夠大量出油,新中國第一次石油大會戰就此拉開序幕。

為何要開鑽7002井,其背后有著怎樣的歷史原因?

時間追溯到1958年,正值第一次石油大會戰期間,武勝龍女寺構造女2井率先在四川盆地噴油,間隙放噴3天,共噴出原油55.81噸,成為川中歷史上第一口噴油井。隨后,南充構造充3井,蓬萊構造蓬1井也相繼噴出大量石油,當時正在成都的毛主席聽到消息后欣然題詞:“四川大有希望。”

然而,不到半年時間,川中油氣勘探形勢就發生巨變,20口關鍵井,完鑽19口,可戰績平平,隻有少數井產油,有的甚至一滴油都不出了,地質工作者也沒查出具體原因,直到1959年3月,僅發現蓬萊、南充、龍女、營山、廣安等7個小油田,會戰沒有取得預期效果,最終宣告結束。

新中國第一次石油大會戰失敗后,前蘇聯打出了鑽井進尺7000米、號稱世界第一的深井。為了超越它,同時也為了弄清第一次石油大會戰失敗的原因,中國決心靠自己的力量,鑽出7001米的超深井。

“最初地點選在四川江油,命名為‘7001井’,但由於技術等原因沒有成功。”陳天寧說,通過勘探,專家了解到四川盆地的地殼平均厚度為33公裡,而位於川東北的武勝縣隻有13公裡,更有利於開鑽。於是,專家重新選址,在武勝縣萬善鎮開鑽,7002米正是它的既定目標,這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開鑽前夕,萬善鎮聚集了600多名民工參與准備工作,還建成了當時中國最大的井場,鑽井隊更是雲集了各路精英。”陳天寧告訴記者,“當時鑽井隊除了有來自部隊的人員,還有直接從工作崗位調過來的泥漿工程師、鑽井工程師、地質工程師等130多名行業精英聚集在這個地方,比任何鑽井隊的人都多。”

“開鑽前,地質技術員帶領地質組跑了4次野外,看了9條剖面,跨過4個專區,穿過9個縣市,採回岩石標本500多塊進行對比研究。”陳天寧說,開鑽后,地質組全井獲取數據27萬個,油氣顯示發現78處,鑽井技術員吃住都在井場,腦子琢磨的都是防斜技術、治漏技術和解卡技術。

1971年8月,7002井正式開鑽,開鑽后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來自鑽頭。“當時鑽探的鑽頭是上海才開始試生產的,而且一個鑽頭打下去幾米就磨平了,隨著井越打越深,把鑽頭送下去也越來越難。”陳天寧說,光是送鑽下去,來回就要耗費10多個小時。

離井架不遠處還有兩個大池子,那是打井時用的泥漿池。“泥漿又被稱為打井的‘循環液’,首先必須通過它,把鑽杆冷卻,然后還要通過它將鑽頭鑽的岩屑帶上來。”陳天寧說,7002井順利通過了坍塌、鹽水、漏失、石膏等復雜地層,全面完成了固井、取心、錄井、電測等各項工作,為了給7002井配置5套泥漿處理設備,技術人員做了633組實驗。

尤其當井深進入5000米以后,地層溫度達到了180攝氏度以上,而國內常用的6種泥漿處理劑都隻能抵抗170攝氏度的高溫。“技術人員與西南石油學院和成都工業學院合作搞配方,做了1249個方案,才成功研制出能抗200攝氏度高溫的泥漿處理劑,終使井壁牢固,井眼通暢。”陳天寧說,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技術人員攻克了數不清的難關,終於在1976年2月27日這一天成功打到了6011米深度,成為中國第一口超深井。從此,在世界超深井的名冊中,庄嚴地蓋上了“中國印”。

銘記輝煌 申請國家工業遺產

7002井鑽探成功,創造了當時國內“三個第一”:第一口超深井﹔第一口採用美國邊際負荷法設計套管柱的井﹔第一口成功利用靜止高溫高壓凝結試驗方法進行固井的井。

當時,四川省不止一次為鑽井隊召開慶功會,各大油田的工作人員都來武勝學習,負責此次鑽井工作的7002鑽井隊被四川省革命委員會、石油化學工業部授予“勇攀高峰的深井鑽井隊”稱號。然而,這口原計劃打到7002米並以此命名的深井,卻為何隻打到6011米就停鑽了呢?陳天寧告訴記者,石油大多產於沉積岩中,而7002井6011米以下都是岩漿岩,並不儲存石油,所以就決定不再鑽探了。

雖然不再產油,但通過這6011米的井深,人們了解到四川盆地下有豐富的鹽鹵、黑鹵、黃鹵等資源,地礦部門還研究出四川有18個層位可以開採天然氣,每層位500米至1000米不等,而目前也隻開採了2至3個層位。

7002井的成功完鑽,不僅標志著中國成為有能力獨立完成超深井的國家之一,也體現了石油工人“不畏艱苦、勇於拼搏、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也得以延續。在7002井不遠處的女2井,石油行業首位“鐵姑娘”雷桂芳、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和“鐵人”王進喜都曾在這裡工作過,這也為后來王進喜到大慶埋下了伏筆。“可以說,武勝就是新中國石油精神的發源地,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地方。”陳天寧說。

如今,7002井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而且還是武勝重要的旅游資源之一。原國土資源部成都研究所總體規劃專家組成員饒榮標等研究員評論說:“這口重要的、了不起的基准井是武勝的自豪,要宣傳武勝有中國第一深井的牌子,擴大武勝知名度,使南來北往的人都知道武勝有這口井。”

7002井除了於2009年申報了“國保”,2018年,武勝縣也積極將新中國第一次石油大會戰遺址申請國家工業遺產,7002井自然位列其中。“目前,井場佔地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7002井,井體及其閘閥、機座、泥漿池、污水池、職工休息室、庫房和化驗室等建筑物均保存較完好。”武勝縣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7002井是特殊歷史時代的見証,是“超英、趕美、追蘇”口號下的直接產物,這些遺址見証了我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社會主義建設以及中蘇關系的曲折發展過程,具有重要的歷史、科技、社會、藝術等價值,應予以保護和研究。

如今的7002井,仍矗立在旗井村。為了讓更多人知曉它,該縣在武勝火車站站前廣場修建了一座7002井的井架模型,向世人展示著那段光輝而又不平凡的歷史。

□武勝記者站 趙倩 廣安日報記者 龍俊帆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