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歲月崢嶸,70年奮斗不息。新中國成立70年來,岳池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斗、砥礪前行,在攻堅克難中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岳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縣城高樓林立,鄉村道路縱橫,到處生機勃勃。這要是在幾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今年71歲的劉銀財見証了廣安岳池的發展變化,他感嘆是黨的好政策,是改革開放,讓岳池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
劉銀財是土生土長的岳池人,說起岳池的發展變化,他如數家珍。岳池的“蝶變”始於改革開放。上世紀70年代,岳池縣城還很小,交通也很落后,從萬家、黃溪等偏遠鄉鎮到縣城大概要走8個小時,基本靠步行。
而今天的岳池,站在街頭,放眼望去,到處是餐飲店、超市、服裝店、百貨店等﹔窩在家中,手機一點,外賣、快遞送上門﹔出門旅行,可以選擇自駕游,也可以選擇乘坐高鐵。這是每個岳池人都能感受到的變化,也是岳池黨委政府給老百姓交出的一份滿意答卷。
旅游發展托起百姓“致富夢”
8月25日晚上,從重慶來岳池游玩的徐鑫渝帶著孩子在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區稻田酒店拍攝夜景。
“今天玩得很盡興,體驗了岳池的民俗文化,觀看了一場曲藝表演,稻田酒店設計得也很別致,回到重慶我一定要向朋友推介這個地方。”徐鑫渝說。
近年來,岳池縣以自然景觀資源為基礎,以曲藝文化為核心,利用“中國農家文化旅游目的地”“川渝養生谷”“中國曲藝之鄉”三張名片,打造中國·磨灘河曲藝小鎮、蟠龍山生態康養城、中國農家文化博覽園等特色項目24處,開拓專屬高端市場,打造川東北文化旅游高地。
在岳池眾多旅游景點中,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區無疑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該旅游區佔地面積52平方公裡,涉及白廟、九龍、北城3個鄉鎮29個行政村,其中包含10個貧困村,白廟鎮鄭家村就是其中之一,核心景區有中國曲藝百花園和“東鄰西舍”鄉村振興示范帶。公元1172年,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旅居岳池縣,被岳池農村美景所吸引,遂以詩作《岳池農家》詮釋和贊美當地優美的田園風光和淳朴的農家風俗。受《岳池農家》啟發而建設的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區,其總體理念即通過詩中“花、酒、絲、姑”四大元素,將農家山水進行實物場景還原。在建設過程中,旅游區逐漸實現了農家文化與旅游的大融合。
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區經理林小雯介紹,2018年以前,旅游區所在的白廟鎮鄭家村還是個省級貧困村,經過兩年多的發展,鄭家村依托旅游帶動脫貧,在2018年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目前正在向國家4A級景區邁進。
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將許多外出務工的村民吸引回來,在家門口做生意增加收入,村民汪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和丈夫一直在外面打工,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現在家鄉發展得這麼好,我們就回到了家鄉,開了一家石磨粑粑店鋪,比在外面打工賺的還多。”說起經營的生意,汪青信心滿滿。
交通改善圓了百姓“幸福出行夢”
在岳池,一條條綿延起伏的柏油路,如蛛網“編織”在青山綠水之間。近年來,岳池交通不斷發展,並且進入了成渝經濟區1小時經濟圈內。S203線以北、石遂、G42滬蓉高速公路、G75線蘭海高速公路、京昆高速復線、遂廣高速公路等干線公路縱橫全境,構成了如今岳池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廣岳大道的修建進一步促使廣安岳池同城化。
在岳池長途客運汽車站,准備帶父母去重慶見女朋友的現役軍人胡強對如今的交通狀況很有感觸。
“今天准備帶父母去重慶見他們未來兒媳婦,本來買的火車票,但是因為看錯時間導致錯過了列車,本以為要去前鋒區坐車,結果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可以去對面坐高速大巴,和火車的速度差不多。看到家鄉交通環境這樣好,我感到由衷地高興。”胡強說。
交通基礎建設覆蓋的不止是縣城,在喬家鎮太陽石村,村民張光武正准備騎上電瓶車前往鄉場,鄉村公路的改善讓“趕場”不再局限於固定的時間。
“這幾年,我們村變化很大,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的家門口,以前去一趟場上得走很久的路,要是趕上下雨天,到處都是泥。現在好了,下雨天出一趟門腿上都不會粘上泥巴。”張光武笑著說。
近年來,岳池縣各鄉村公路得到長足發展,4.5米寬通村水泥路裡程達到1282.6公裡。同時,提升改善縣、鄉道442公裡,縣鄉公路改善率達到98%以上﹔全縣等級公路總裡程2137.1公裡,佔農村公路裡程的90.8%,高等級鋪裝路面公路總裡程1850.2公裡,佔農村公路裡程的78.6%。
住房建設筑就百姓“安居夢”
曾經,岳池縣城白牆灰瓦,如今高樓林立﹔曾經,岳池以泥為地,如今花草遍地、綠樹成蔭﹔曾經,房屋裝飾千篇一律,如今多元多彩。70年時間裡,岳池百姓住房更迭變遷,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近年來,岳池縣大力推進基礎設施集成配套、提檔升級,城市品質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城市向北、向南不斷開發延伸,2000年到2015年,大量住宅開發項目建設在麻柳河兩側展開,以濱江國際、南方綠洲、濱江錦苑、外灘公館等為代表,開啟了岳池商品房開發的新時代。與此同時,隨著余家河公園的建成,諸多地產商也將目光投向潛力巨大的余家河公園一線,公園一號、花漾城、城市領地等商品房小區相繼落成。伴隨著城市開發步伐的加快,品質地產成為新時代地產商和老百姓的共同追求,岳池百姓在住房需求方面完成了從有房住到住好房的轉變。
據了解,岳池縣房地產開發投資由1990年的29萬元增加到現在的16.7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由2010年的16.31萬平方米增加到2018的65.6萬平方米。
在余家河公園城市領地售房中心,同丈夫一起前來看房的余文秀挑花了眼。
“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岳池人,小時候住在東門外筒子樓,一家人擠在小房間裡,廁所廚房是一層樓公用的。這幾年,經過數次搬家,最后定居在龍泳雅居,近年來岳池高樓大廈越來越多,新的小區內部規劃越來越好,周圍配套的交通、教育、醫療和商場也很完善。”余文秀說,“現在生活條件這麼好,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書房,可以安靜讀書,感覺很幸福。”(朱俊吉)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