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走進(今日)廣安

陳世杰:

“馬拉鬆式的人生,不能丟掉堅持”

2019年09月04日10:18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人物名片

姓名:陳世杰

性別:男

出生地:廣安市武勝縣勝利鎮石門樓村

職務:深圳市廣安商會執行會長、深圳市大航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磚要做平、縫抹得越平越好、吊線要做到三點一線……20多年沒當泥瓦匠了,陳世杰對砌牆、建房的要點仍記得清楚。

不僅是記得住,陳世杰坦言,就算再讓他做回泥瓦匠,他也不會差。

陳世杰對事情的專注,與他的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1969年,陳世杰出生在廣安市武勝縣勝利鎮石門樓村一個農村家庭,勤勞的父母雖然沒有讓他挨過餓,但陳世杰的童年過得比別人苦、穿得比別人差、也曾光著腳上學。

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他放棄學業做泥瓦匠﹔為了養家糊口,他離開“老婆孩子熱炕頭”獨自闖深圳﹔為了在偌大的深圳立足,他在爛尾樓裡住了一年。后來,他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對事情的專注,在競爭巨大的租賃行業和酒店行業闖出一片天地。

15歲挑起家庭重擔

他輟學當泥瓦匠

每個人都怕生病,上世紀80年代的農村家庭更怕有人生病。15歲那年,陳世杰的父親病倒了,不僅花光了家裡省吃儉用余下的微薄積蓄,還欠下了債。還沒有來得及好好享受快樂的高中時光,陳世杰不得不收回自己想要學習上進的心,走出學校課堂、走進農田土地。

春天耕地、播種,夏天收稻谷、玉米,秋天挖紅薯、種小麥,冬天給油菜施肥……一年四季,樣樣農活他都干得像模像樣,但陳世杰仍然改變不了家庭貧困的命運。

“母親每次做飯,都會從鍋裡抓出一把米,這樣就能省出一些糧食。”陳世杰說,母親提前計劃“下頓飯”的性格影響了他,他在務農期間,就想要學一門手藝,為自己的未來謀出路。

當時在農村,無論是蓋土坯房、磚瓦房,甚至個別人家蓋的小樓洋房,都是由泥瓦匠師傅一手操辦,泥瓦匠是個“吃香”的職業。陳世杰便拜師學藝,想成為一名泥瓦匠。

剛開始做學徒,拌砂漿、搬磚,這些力氣活是必不可少的,陳世杰踏踏實實地干﹔后期就跟著師傅做點工,砌磚、抹牆等技術他一點點學。

付出越多,收獲越大。在師傅的精心指導下,陳世杰成為10多個徒弟中技術最好的,整個師門都以他為傲。“在那個年代,農村磚混結構的房子做房頂,都是靠眼睛來判斷做得正不正,如果做得不正就會倒,師兄弟做的房頂都倒過,但我做的從來沒倒過!”每每回憶起當泥瓦匠的時光,陳世杰總是滿臉自豪,他說,做泥瓦匠,就要做最穩妥、最好的那個。

陳世杰做到了,經過幾年時間的學習,建房“零差錯”的他,成為石門樓村有名氣的泥瓦匠師傅。

為了在深圳立足

他在爛尾樓裡住了1年

1993年的秋天,已經有一兒一女的陳世杰離開“老婆孩子熱炕頭”,跟著村裡的包工頭來到深圳福田區下梅林打拼。

一座座荒涼的山坡、一片片茂密的荔枝林……陳世杰壓根沒想到,村裡人口中所說的繁華深圳會是這番模樣,到如今,下梅林給陳世杰印象最深的仍是土地多、山頭多、荔枝多。

但后來陳世杰發現,那個時候,他其實正好趕上了下梅林發展的“快車”。下梅林大面積的土地被用來修建居民樓和商場,道路設施等也加快建設,他才有機會跟著包工頭修路。

下梅林的工程完工后,陳世杰就跟鄉友一起到深圳銀湖汽車站修建員工宿舍,本以為可以借著這個“大工程”掙大錢,誰知,工期剛進行到30%,由於用地的手續不齊,該工程被叫停,他一分錢也沒能領到。

之前的工資大部分寄回了家裡,他沒有錢買票回家,也不甘願就此離開,陳世杰在一個沒有床、不通電、沒有燈、隻能遮雨的爛尾樓裡住了半個月。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璀璨的煙花點亮天空,大多數人都在享受家人團聚的快樂時,陳世杰隻能望著燦爛的煙花,在爛尾樓裡過一生中最孤獨的新年。

1994年2月,冬天過去,充滿希望的春天來臨了。陳世杰的創業人生也真正起步了——一名老板找到他,讓他帶著建筑工人,到羅湖區清水河玉龍村建房。

帶著10多名老鄉,陳世杰承包了自己在玉龍村的第一棟樓,安頓好后,陳世杰叫妻子也到深圳務工。后來,在建房的過程中,他在玉龍村陸續承包了4棟樓。

都說好景不長,陳世杰說,他的好景真的是太短了!一天早上,他剛吃完早飯,就看見一群人穿著制服、全副武裝,全面封閉玉龍村,並將所有機械設備拖走,人員也全部清場。

一天之內,玉龍村的500多棟樓的建設施工因產權問題全部被叫停,陳世杰當天上午就被迫搬離玉龍村,連落腳之處也沒有了,但10多名工人仍然願意跟著他干活。

偌大的深圳,沒有容身之處,陳世杰仍然不願放棄自己的事業。白天,陳世杰帶著工人在外做散工,維持生計﹔晚上,他們就繞小路躲過值守人員,偷偷潛回以前的住處﹔生活費不夠時,陳世杰就靠著自己的信譽,在玉龍村的便利店賒米做飯﹔有時候,遇到值守人員巡邏,他就拼了命地往山上跑。

泥瓦匠做不好房子會倒下,做人不堅強,人生會坍塌,這是陳世杰一直信服的道理。這樣艱難的生活持續了1年多,1996年,陳世杰到羅湖區草埔村包工,有了一定的積蓄。1998年,玉龍村建設市場日益規范,陳世杰回到自己熟悉的玉龍村,在那裡,他的人生迎來了最重要的一次轉折。

借著便利店

他刷新了“朋友圈”

如果在陳世杰的人生軌跡上標記出重點,那麼開便利店絕對是重中之重。

再次回到玉龍村,闖蕩多年的陳世杰學會了觀察市場。他注意到,整個玉龍村有幾百名建筑工人,但他們工作之余沒有任何娛樂項目,陳世杰靈機一動,讓妻子從廠裡辭職,在工友那裡借錢開了一家“夫妻便利店”,除了賣一些生活用品外,還推出紙牌、麻將等娛樂項目。

開便利店沒有任何人的指點,陳世杰不知道去哪裡進貨,善於觀察的他騎著自行車,悄悄“尾隨”在其他便利店老板的后面,才找到進貨的渠道。

一般人開便利店,就是賣點生活用品,陳世杰開便利店,不僅推出娛樂項目,還將便利店當成了信息集散中心:每天,便利店裡都有形形色色的人出入,講著五花八門的故事,陳世杰默默觀察著他們,靜靜聆聽著故事,不斷搜集信息、結交朋友。

令人想不到的是,借著便利店,陳世杰刷新了“朋友圈”,村裡各個行業的人,都願意與這位勤勞老實的廣安人打交道,常常向他講述一些新鮮事。

通過聆聽,陳世杰得知,玉龍村有10多棟已經建好的樓用於出租,其中有一棟樓的租賃業務由一名重慶人代理。陳世杰第一次知道,代理房屋租賃也是一種生財之道。(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二版)

說來也是巧合,代理出租的那棟樓,剛好在陳世杰便利店的附近,陳世杰每次看到那名重慶人騎著雅馬哈摩托,都能感受到自己與他的差距。於是,他萌生了做房屋租賃的想法。

謹慎、沉穩的陳世杰要做一件事,一定會准備充足,但房屋租賃其中的訣竅他一概不知。

租賃需要哪些程序,盈利點在哪裡,別人為什麼要將自己的房屋交給其他人租賃?這些問題,陳世杰想了一遍又一遍,仍然不得而知。

正當陳世杰犯愁時,那名重慶人偶爾會到便利店玩,陳世杰就抓住機會跟他聊天,熟絡之后,就向其打聽代理房屋租賃業務的具體方式和盈利點,對方如實告知。

找到了租賃訣竅的陳世杰,讓自己的人生迅速掀起了一場高潮……

從房屋租賃到開酒店

他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

如果你肯努力,機會就會悄悄來到你身邊,它會成為你人生的新起點。

2000年,當陳世杰知道玉龍村裡有一棟尚未出租的樓時,他就明白,隻要抓住這次機會,他就能再上一個台階。

關鍵時刻,陳世杰的“朋友圈”發揮作用了:通過朋友,他找到房主,順利承包了這棟樓﹔通過朋友,他10多天就完成了房屋的裝修﹔通過朋友,他迅速將租房廣告信息發布出去。

18個三室一廳的房間,很快就出租完了。第一個月,就給陳世杰帶來了一萬多元的收入。這是陳世杰有生以來,賺錢最多的一次,為他做大房屋租賃事業帶來了十足的信心。

有了經驗的陳世杰盯緊村裡剛修建的樓房,一有機會就擴大規模。2003年,陳世杰的房屋租賃事業迎來高峰﹔2005年,陳世杰走出玉龍村擴大規模,並成立了杰發物業公司(2015年更名為深圳市大航實業有限公司)﹔2006年,陳世杰結束“夫妻店”,開始招兵買馬……

陳世杰租賃事業迎來最高峰時,是在2014年。他承包的房屋遍布玉龍新村(原玉龍村)、龍新社區、港發新村等地,共有3000多套房源。

2015年,陳世杰加入深圳市廣安商會,並任執行會長,在那裡,他結交了做酒店行業的老鄉。那一年,按照深圳市發展需要,陳世杰承包的部分樓房拆遷,他與老鄉一拍即合,決定進軍酒店行業。

事情的進展並非一帆風順,第一次進軍酒店行業,陳世杰就虧了一筆,但這次虧損,為陳世杰做精酒店行業積累了經驗。

“品質和服務是經營酒店最重要的環節。”陳世杰認真總結經驗,在投資開設第二家酒店時,從選址到裝修到經營,每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等到第二個酒店開業時,整個酒店的架構、每個房間的樣式,都能在他的腦海裡回放。

合作伙伴和客人們都說,陳世杰打造出來的酒店,雖然沒有四星級的硬件,但有著四星級的服務。

之后的幾年,陳世杰不斷壯大自己的事業,發展了酒店公寓、物業管理。如今,陳世杰的深圳市大航實業有限公司已投資興建7家酒店及公寓,累計管理1000多套房源。

閑暇時光,陳世杰愛跑馬拉鬆,因為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場馬拉鬆。他也鼓勵正在努力創業的青年人:馬拉鬆式的人生,隻要不丟掉堅持,就一定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陳玲)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