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深化川渝合作專項協議簽署儀式在成都舉行,《川渝合作示范區(廣安片區) 2019年重點工作方案》作為15個專項合作協議之一在儀式上簽署,協議規定,2019年,廣安和重慶將在規劃、交通、產業、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機制體制六個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作為全省唯一川渝合作示范區,廣安正加速建設川渝合作示范城市,全面推進與重慶協同發展,主動融入重慶,努力建成重慶主城空間拓展區、重大產業配套區、農副產品供應區、休閑度假“后花園”,在川渝合作中“打頭陣”。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親戚“串門”更方便
和重慶一橋之隔的鄰水縣高灘川渝合作示范園(以下簡稱高灘新區),開通至重慶舉人壩輕軌站的直通車已經三個月了,這趟直通車每班次都座無虛席。
兩地相距38公裡,如果沒有直通車,從高灘出發要到達距離最近的重慶輕軌站,需要多次換乘,單程超過2個小時,直通車開通后,50分鐘內即可到達。
直通車縮短的時空距離,讓園區工人冉瑞華感受深刻。他家住重慶巴南區,每周末都要回重慶,以前回家換乘兩次才能到舉人壩輕軌站,現在直通車開通,兩個小時就可以回家了。
一個地處廣安的工業園區,為何要接軌重慶?高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曹建洲道出緣由:直通車是為了給園區工人、附近群眾出行提供便利,推進川渝兩地合作紐帶,促進園區發展。
直通車只是高灘新區與重慶互聯互通中的舉措之一。目前,高灘至重慶渝北區茨竹鎮的快速通道正加快建設,這條全長約10公裡、雙向6車道的快速通道與重慶渝北區南北大道相連,直通重慶兩江新區,成為廣安南下重慶、重慶北上輻射川陝的重要通道。
將目光移動至廣安西南、重慶西北,一條岳池經武勝、合川到達潼南的快速通道也已進入前期工作。目前廣安至岳池快速通道已通車,至華蓥的快速通道即將通車,至鄰水的快速通道已進入規劃。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從重慶渝北出發,經廣安鄰水縣、華蓥市、廣安區、岳池縣、武勝縣和重慶合川區、潼南區的環形快速通道將成為現實,這條快速通道將廣安送入重慶的“懷抱”。
隨著廣安繞城高速的加快推進,加上現已通車的包茂、蘭海、銀昆、滬蓉高速,廣安和重慶將搭建起三縱兩橫一環的高速交通網絡,廣安大部分地區進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武勝、鄰水等區縣則率先進入重慶半小時經濟圈。
放眼未來,廣安構建的“一環兩橫五縱”高速公路網、“五橫八縱”國省干線網、鐵路軌道交通網、兩江航道,這些涵蓋“水陸”的交通布局,均與近鄰重慶有關,融入重慶、借力重慶,交通先行。
產業協同互補發展
各出菜品共同辦席
廣安與重慶,共飲一江水,同屬華蓥山下,是隔田坎的近鄰,是友好合作的伙伴。地域相鄰,人文相親,經濟相融,廣安50%的工業為重慶配套,60%的游客來自重慶,75%的農產品銷往重慶。
今年4月,廣安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鄰水縣透露了一組數據:“鄰水產”農產品60%以上銷往重慶﹔全縣70%的企業來自重慶、80%的產品配套重慶﹔全年63%的游客來自重慶。
緊靠合川區、潼南區的武勝縣也亮出一組數據,証明其做重慶“餐桌文章”的決心:武勝縣全年生豬產量103.8萬頭,13.5萬頭銷往重慶﹔水果產量15.1萬噸,29.1%的水果銷往重慶﹔水產產品2.25萬噸,五分之一登上重慶市場。
8月5日,位於前鋒區的廣安耀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廠房內機聲轟鳴,一派忙碌景象。該公司的產品主要為重慶宗申動力、力帆、裕祥等大公司配套,每天都有近6000套反毛刺離心缸套的缸體運往重慶各地。該公司負責人向文強表示,今年公司產值預計將突破1億元,來自重慶的訂單就佔到了85%以上。
而地處嘉陵江邊的武勝縣街子工業園區,園區45戶企業,其中18戶來自重慶,這18戶企業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6.6億元,佔園區工業總產值的45%。目前園區正與重慶旺暉、重慶拓洋工貿、重慶傳世彩印包裝、重慶天潤套裝門、重慶休品實業、重慶致威門業6家企業進行項目洽談。
攜手重慶謀發展,各區市縣均亮出了態度,拿出了方案,邁出了步子。
作為川渝合作橋頭堡,鄰水縣提出做好重慶“三篇文章”。一是做重慶“餐桌”文章,建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二是做重慶“工業配套”文章,建高端裝備制造配套基地﹔三是做重慶“后花園”文章,建康養休閑旅游度假基地。
武勝縣積極對接重慶產業規劃,承接產業轉移,打造分工協作、銜接配套的產業基地。其中,圍繞火鍋產業延伸鏈招商,建設“川渝獨有、全國一流”的武勝火鍋產業園。與合川區、潼南區實現旅游資源共享,共同推出跨省界的旅游線路。
岳池縣立足“加快建設川渝合作先行區”的目標,圍繞生物醫藥、輸變電、文化旅游、康養、米粉等產業,積極與重慶展開對接,抓好產業同鏈、市場互補兩個環節,構建園區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互利共贏機制。
搶抓川渝合作機遇,前鋒區按照“智能制造引領、高端輕紡聚集、綠色建材轉型”思路,提檔升級園區平台,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延伸完善產業鏈條,積極建成一批產業合作基地,讓更多“前鋒造”與重慶接軌,打造川渝毗鄰地區開放經濟帶和產業生態圈。
華蓥市主動配套重慶電子信息、機械加工等產業,打造川渝合作電子信息產業園,目前怡田科技等25戶電子企業為惠普、戴爾重慶分部生產屏幕、電池等配件,正梁機械等12家機械加工企業為重慶長安、力帆等配套生產零部件﹔與重慶聯手推出“歌樂山—渣滓洞—小平故裡—華蓥山石林”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年接待重慶籍游客150萬人次。
探索破除機制障礙
拓展合作深度廣度
高灘新區至重慶舉人壩輕軌站的直通車開通之后,又啟用了“023”重慶電話區號。相較於高灘至重慶舉人壩輕軌站直通車的開通運行,啟用“023”重慶電話區號,無疑更具有轟動效應。
盡管在城市群快速發展的今天,不同城市共有電話區號的例子並不罕見。但跨省城市共有區號的例子,放眼全國還很少見。高灘此次破冰之舉,無疑是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裡程碑,將有助於高灘更好地對接重慶產業布局、產業發展方向和城鎮建設體系,成為廣渝合作的重要園區和主陣地。
早在兩年前,合川區燕窩鎮、二郎鎮、武勝縣萬隆鎮、清平鎮等7個鄉鎮,就共治共同流域南溪河簽訂了《南溪河聯合治理行動合作協議》。協議規定,7個鄉鎮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實行流域環境污染聯防聯控、建立流域生態環境事故協商處置制度。時間過去兩年多,如今的南溪河水面漂浮物減少了,禁養區的畜禽養殖場關閉了,河水清了、河岸綠了。
以河長制為抓手,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是廣渝打破界限和機制達成的多項共識之一。
鄰水縣在川渝合作大背景下,常態化開展“兩地四方”聯席會,與重慶渝北區、長壽區、墊江縣定期共商區域融合發展大計,共繪兩地四方美好藍圖,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產業互補互融發展,推進生態環境共治共享,打造渝廣合作典范。
武勝縣與鄰近的合川區、潼南區分別簽訂區域合作協議,從生態環保聯防共治、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新型城鎮互融互動、旅游合作互惠互利、鄉村振興共筑共建、產業發展共建共興、社會治理互助互享、人文交流互動互進等層面展開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合作。
岳池縣突出抓好“規劃相融、基礎同網、產業同鏈、市場互補、社會共享、生態共筑”六大工程促進岳池與重慶全面協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盈、共同發展。
華蓥市對接重慶城市總規和產業結構調整,編制調整華蓥城市總規,完善電子信息、旅游開發、現代農業等多個產業規劃,與重慶合川區等毗鄰地區聯合編制《建設川渝合作示范城市推進方案》,與重慶西南醫院等130余家醫院建立合作關系,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推動城市、產業發展規劃有機融合。(記者站 張秋林 劉偉 陳定軍 記者 王林)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