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馬拉鬆賽事,從“落地生根”到“枝繁葉茂”,凝聚著每一個參與者的心血,也滋養出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7月25日,距離2019廣安紅馬還有100天,我們找來7位紅馬跑友和8位幕后工作人員,聊聊他們和廣安紅馬的故事。
01 把“戒懶”的精髓滲入跑友骨子裡去
距離上次來廣安參賽已經過去兩年,紅馬對我的影響,從未消退過。廣安紅馬所提倡的“戒懶”,時常出現在我的書本和手機上,成為我的座右銘。我深知如果想變得更好,就要戒掉那些讓自己安於現狀的壞習慣。
現在,廣安紅馬已經是金牌賽事了,希望廣安的這張紅色名片的影響力節節攀升,把“戒懶”這兩個字的精髓滲入到更多跑友的骨子裡去。
02 紅馬潛移默化影響了人們的觀念
我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跑者。2016年首屆廣安紅馬我就參加了,至今沒有錯過任何一屆比賽。
因為職業的關系,我很關心健康問題,跑步可以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預防慢性病。紅馬的舉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廣安人的觀念,我很欣喜地看到我身邊的朋友,從紅馬的觀賽者變成了參賽者,酒局、牌局都變少了,約跑、鍛煉變多了。流汗才能不留憾,跑步去吧!
03 馬拉鬆開啟了我的第二人生
2017年,人生第一次上新聞封面是因為廣安紅馬,很意外也很欣喜,家人也為我自豪,領導還拿我做榜樣鼓勵身邊的人去運動。沒想到我也能影響這麼多人,這些都是跑步帶給我的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因為紅馬,我認識了一群熱愛跑步的朋友,馬拉鬆開啟了我的第二人生。
我跟廣安紅馬有個“十二年之約”,跑完今年的比賽,我的終極獎牌就聚集三分之一了,以后每一年的賽事我都會爭取參加。
04 待我援彝三年歸來,每年都要跑紅馬
2016年10月,我被單位派往廣安協興,負責紅馬活動在牌坊村附近的安保執勤工作,執勤的同時,我也親身感受到了這場賽事的盛況。受廣安紅馬的影響,我開啟了自己的跑步生涯,2017年廣安紅馬開始報名的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了。2018年,因為到涼山州參與脫貧攻堅,我無緣參加紅馬,但依然關注著賽事相關信息。等援彝三年結束后,我希望每年都能參加紅馬。祝願廣安紅馬越辦越好,水平越來越高!
05 廣安紅馬讓我找到志同道合的跑友
我是一名廣安人,今年60歲,廣安紅馬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場馬拉鬆,目前我已經連續參加3屆了。曾經,身邊很多人不理解我一把年紀了還在堅持跑步,自從廣安有了紅馬比賽,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的隊伍中來,我也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跑友。希望廣安紅馬一直辦下去,我會一直參賽,直到跑不動為止。
06 我為廣安紅馬設立了一面“紅馬牆”
我在成都經營著一家律師事務所,和愛好跑步的同事自發成立了一支馬拉鬆隊伍。2016年,我的家鄉廣安舉辦了首場紅色馬拉鬆賽事,賽后我為廣安紅馬創作了一首歌,以此表達我對紅馬的熱愛。我們還在律所專門設立了一面“紅馬牆”,用來陳列紅馬的獎牌和照片。
看到紅馬在自己的家鄉廣安舉辦,我很激動,也在用各種方式積極宣傳著比賽,今后我會帶更多的跑友來廣安參加比賽。
07 把12枚紅馬獎牌作為送給孩子的成年禮
跑紅馬的這幾年,跑圈內的朋友們成幾何倍數增長,大家提起廣安紅馬,就會想到一個愛跑步的小孩——萌娃。那是我的兒子蘇柯瑞,他從5歲開始跑紅馬,今年已經8歲了,他從以前那個腼腆的小孩變得活潑開朗,勇於表現自己。2018年,蘇柯瑞被廣安紅馬組委會推薦到江蘇衛視錄制《了不起的孩子》,又增加了很多難得的經歷。
從2016年第一屆開始參加紅馬,我就許下承諾:年年參加紅馬。廣安紅馬舉辦一輪12年,那時孩子剛好18歲,我會把12枚獎牌作為送給孩子的成年禮物。
01 連續3年在紅馬籌備中過生日
女人過了30,對於“過生日”的態度就有些曖昧了,既不想“喜迎”,但也絕不願被忘記。
是廣安紅馬改變了我對這件事的看法。
2016年10月14日,我36歲生日,廣安紅馬開賽前兩天。已經熬了一個星期夜,正在和一堆文件表單“搏斗”的我收到了同事捧來的生日蛋糕,驚喜的淚水化作無窮的動力,換來了廣安紅馬精彩首秀。
2017年10月14日,我37歲生日,廣安紅馬開賽前一天。已離家10余天,邊吃盒飯邊開會的我,收到奔襲幾百公裡趕來廣安助陣的家人和好友捧來的生日蛋糕,感動的淚水化作必勝的信心,換來了廣安紅馬“銀牌”加身。
2018年10月14日,我38歲生日,廣安紅馬比賽當天,主持人在賽前號召所有參賽選手為今天在場過生日的朋友們道一聲“生日快樂”,正拿著對講機安排工作的我,收到了一萬句生日祝福,幸福的淚水化作堅持的決心,迎來了廣安紅馬問鼎“金牌”。
生生不息,前進不止,廣安紅馬和我的不解之緣還在繼續……
02 是“執著”,讓廣安紅馬從無到有,越來越好
當你足夠努力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2015年9月,“在廣安辦一場紅馬”還只是一個想法,項目從無到有的過程總是艱辛的,但那時的自己就是堅信在做一件好事,所以面對挫折總是有用不完的勇氣。方案一次次修改、報批文件一次次送審,歷時半年,2016年4月新華網與廣安市政府就舉辦廣安紅馬簽訂了5年協議。
“心誠交善友,人好遇知音”是我在廣安紅馬歷程中最深刻的體會,憑著一份執著,紅馬不斷地吸引著各界力量的加持,每年一個台階,每年都有進步,我也因此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場馬拉鬆也深刻改變著市民的生活習慣,看著鄧小平故裡景區夜跑的人群不斷壯大,內心的成就感是對自己努力的最好獎勵。同時,廣安紅馬之於我就像種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03 做紅馬直播是對自我的提升
廣安紅馬這三年,從無到有,從銅牌到金牌,背后的故事太多。2016年首屆紅馬,為解決直播電力問題,我幾乎忙了一個通宵,第二天依然面帶微笑地扛住了3小時直播。每一次直播之前,我都會收集厚厚一摞資料,大到賽事概況,特邀運動員資料,廣安歷史、地理、人文等信息,小到有幾個補給站,賽道哪裡有個上坡,我都得了然於胸。
三年來,從小房間到大演播室,廣安紅馬的直播不斷提檔升級。今年的廣安紅馬直播,大家會看到全面升級的演播室,5G無人機直播,覆蓋范圍更廣的直播體系。
2019年,中國田徑協會聯手新華網體育推出“中國馬拉鬆平台微直播”,我被邀請到各大馬拉鬆去做賽事直播。我的直播解說從廣安紅馬輻射到全國各地,這對我來說也是自我的提升。
04 賽道上的每一條路都有我的腳印
每年的廣安紅馬我都是最幸福的,看著一萬多張神採奕奕的臉龐從我身邊經過,內心充實而滿足﹔每年廣安紅馬於我也是煎熬的,因為總在擔憂中度過,擔心醫療、安保、志願者出現問題,擔心指路標示出現錯誤,擔心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每次開賽前的凌晨,我都會去“巡檢”賽道,進行最后的確認,而在這之前,我已經和政府不同部門的人把賽道走了二十次以上。
舉辦馬拉鬆比賽涉及的協調部門較多,負責紅馬執行的我,一天最多能接到200多個電話,還曾因為接太多電話導致耳鳴及中耳炎。隨著比賽年限的增加,賽日臨近我的電話數量越來越少,各部門之間的配合默契程度也在增加。
廣安紅馬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我們一直在努力做到更好,讓跑友們有更優質的參賽體驗。
05 我從天空俯瞰過廣安的每一座地標
2016年首屆紅馬正值公司航拍和短視頻的起步階段,那時還沒有專職飛手和編導,也沒有拍攝賽事宣傳片的成熟經驗。
賽前,我帶著無人機對廣安城區和賽道進行了大量取景,走遍了廣安的地標。硬著頭皮拍完后,我看著一堆素材犯了愁:沒有腳本、沒有編導,怎麼組織素材、剪輯成片呢?后期階段正值國慶假期,我在空無一人的辦公室看素材、選音樂、剪輯……幾天下來,總算攛了個自己比較滿意的成品,這也算公司第一部航拍賽事宣傳片吧。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我把此片拿給后來入職的專職編導看后,滿懷希望他能給點肯定,結果他什麼也沒有說,看來做短視頻真不容易啊!后來的紅馬宣傳片,有了編導、策劃和腳本,攝制團隊也逐漸壯大,2017年,我們拍攝的紅馬宣傳片還獲得了第14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精品力作獎”。
06 我會閱讀每一位跑友給我們的留言
2016年的廣安紅馬,我作為合作媒體參與了相關宣傳報道。那時,還從來沒有去過廣安的我,怎麼都想不到,因緣際會,此后的每個10月我都成了廣安的常駐客。
生活中常常有一些小事,當我們和它相遇時,我們毫無察覺。很多年后,你才發現正是這些不經意的事情,恰恰改變了我們人生的軌跡。
對於我來說,廣安紅馬就是這樣的存在。
感謝紅馬,感謝廣安,感謝每一次我們隔著屏幕的相遇。今年的11月3日,我們紅馬現場見。
07 去廣安的車票連起來能繞5公裡賽道一圈
因為廣安紅馬的宣傳工作,我平均每周都要去廣安一次,凌晨出發,深夜回家是常態,被紅馬台前幕后的各種故事感動、鼓舞卻也是“新常態”。
廣安紅馬的參與者不僅是在賽場上活躍的參賽選手,還包括紅馬的“產品經理們”,他們的通話列表裡是平均隔一分鐘一次的電話,電腦文件夾裡是定版后又調整了無數次的方案和稿件,微信運動裡是每天1.5萬起的步數……我能用足跡和筆跡見証,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對我來說,最大的肯定就是跑友說:明年我還來!
08 我有廣安紅馬每一位跑友的聯系方式
作為賽事報名系統的開發和管理者,為選手提供優質的報名體驗,並確保選手們的信息安全,是我們技術團隊的主要工作。
3年來,我們認真對接選手和賽事運營同事反饋來的每一條需求,學習參考其他優秀的報名系統,實現系統的不斷優化升級。不過,再好的系統偶爾也會遇到填錯報名信息的選手,為了確保選手們能順利參賽,我們技術小哥也會化身成客服小哥,打電話同選手一一核對信息,雖然偶爾也會被誤會成電信詐騙犯。
3年來,非常榮幸見証了廣安紅馬的成長。報名總人數和連續參賽人數的逐年遞增,就是大家對我們最大的認可。我們會繼續服務好每一位廣安紅馬的參賽選手!
□龔媛媛 張納瑞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