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海中盡情徜徉,在大棚裡採摘生態瓜果,在綠蔭下體驗農家生活……仲夏7月,前往鄰水縣長安鄉大屋基的游客絡繹不絕,來自重慶市墊江縣的蘇春玲一邊和家人在調型后的田地裡摘茄子、青椒、番茄,一邊興奮地對記者說:“早就聽說大屋基的花好看、菜好吃、果子甜,我們提前就預定了,真是不虛此行!”
在鄰水,像大屋基這樣的鄉村旅游景點,並不鮮見。柑子鎮的李子園、黎家鄉的蔬菜基地、銅鑼山芭蕉村的花卉觀賞園……因各具特色,吸引大批游客前往,過去一處處冷清的小山村已成為游客縱情山水、回歸大自然的理想目的地。
鄰水縣僅僅是廣安市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縮影。感受美麗田園風光、品味地道農家菜肴、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近幾年,鄉村旅游獲得了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依托於得天獨厚的生態與文化資源優勢,廣安高度重視鄉村旅游,堅持“農旅結合”的原則,大力實施綜合開發戰略,全力打造休閑農業、旅游農業精品帶,推動鄉村旅游朝著特色化、規模化、效益化、品牌化、休閑化方向發展。
鄉村旅游正成為全市發展旅游的一大閃光點,綠水青山隨之成為鄉親們的“金山銀山”。
保護開發
民居變民宿 懷舊又舒適
白牆青瓦民居,錯落有致,曲徑通幽的農家小院內人氣旺盛。7月20日,鄰水縣觀音橋鎮六合寨村的“楊家灣”民宿又迎來了一批游客,他們在這裡零距離感受自然之美、人文之韻、生活之逸,體驗獨特的風土人情和舒適生活。“鄉村空氣清新,養眼又洗肺,在城市裡住久了,來到農村放鬆,滿身疲憊得到了舒緩。”來自鄰水縣城的游客朱軍興奮地說。
“我們提供免費WIFI、干淨、舒適的客房配有浴室,讓游客感受到家的溫暖。”民宿老板楊修榮介紹,他們還准備了由當地特色農產品制作的美味佳肴,讓游客大飽口福。
楊修榮告訴記者,3年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六合寨村成功創建為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隨著旅游資源不斷被開發,村裡的人氣越來越旺,需要留宿的游客也越來越多。“我把自家有上百年歷史的土牆房進行加固維修,改成鄉村農家樂,一年也就5萬元左右的經營收入,后來對老房子進行提檔升級開辦民宿,現在每個周末至少可以增收5000元。”楊修榮說,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來臨,來民宿避暑度假的客人也越來越多。
民宿開發對於發展鄉村旅游意義非凡,武勝縣現代農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四川天禾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雙紅最清楚這本經濟賬。
“以往,白坪—飛龍鄉村旅游度假區只是作為旅游線路中的一個觀光點,游客平均停留時間兩三個小時,人均消費約30—50元。”盧雙紅說,必須讓游客留下來。為此,武勝縣將文化挖掘作為重要抓手,再現具有當地特色文化的竹絲畫帘、農業耕種等傳統文化,建起一批特色鄉村民宿酒店、包裝一批特色農產品,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鄉村旅游景區規模初顯。
如今,在白坪—飛龍鄉村旅游度假區,已引進業主和鼓勵農民利用自家房屋發展農家樂、農家客棧、民宿客棧30余家,床位接近500張,平均出租率超過60%。“夜經濟”為當地村民帶來不菲收入。
內外兼修
“農文旅”融合 提升景區內涵
“誰言農家不入時?小姑畫得城中眉﹔一雙素手無人識,空村相喚看繅絲……”7月20日上午,在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園區的東鄰民俗園,游客一邊吟誦民宿牆壁上刻畫的南宋詩人陸游旅居岳池所作的《岳池農家》等詩篇,一邊觀看川東農家婚嫁習俗展演。
“從媒人上門到開庚,整個農村婚嫁習俗介紹得十分詳細。”來自南充的游客謝旭告訴記者,不僅有圖文,還有各種實物和場景還原。“早就聽說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園區建得很漂亮,今天正好利用周末帶著老人和小孩來玩,尋農家源、觀農家景、品農家宴、賞農家韻、感農家情,童年回憶全都浮現在眼前。”
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展示各種反映農村生產生活的習俗外,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園區還提煉了《岳池農家》一詩中的“花、酒、絲、姑”等元素,對園區內景觀外貌進行打造。比如,園區門口的建筑東鄰西舍游客中心,其頂面採用川東民居穿斗式結構做造型,體現出了地域特色。
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園區為什麼要將民俗文化和《岳池農家》中的元素融入景區打造之中?
岳池縣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園區黨工委副書記李志義告訴記者,鄉村旅游雖然已經成為不少城市居民外出的熱門選擇,但仍然面臨著一些困境,如過了採摘時節,部分景點變得冷清﹔或是經營方式單一,優質資源未得到充分挖掘,傳統村落、傳統農作方式、特色物產利用方式粗放等。
“創新鄉村旅游新業態,推進鄉村旅游業態多樣化發展勢在必行。”李志毅坦言,我國各地的鄉村旅游開發以農業觀光和休閑農業為主,目前正向以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體、休閑、度假、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其中,游客參與率和回游率比較高的鄉村旅游項目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民俗風情旅游。
因此,岳池縣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園區把“農文旅”相結合,在《岳池農家》一詩上做文章,結合當地傳統婚嫁習俗、特色產業來深度挖掘農村文化,講好自然和人文故事,豐富鄉村旅游內涵。
將“農文旅”相結合的不僅是岳池縣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園區,武勝縣三溪鎮桐子岩村在稻田上做文章,栽插不同品種的水稻秧苗,最終在綠色田野裡繡出了“詩畫田園”和“鄉約武勝”8個大字以及各式各樣的圖案,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去拍照﹔廣安區依托渠江沿岸大龍、肖溪等鄉鎮的自然、人文資源,打造以肖溪古鎮為重點的文化度假鄉村旅游﹔鄰水縣啟動冷家鄉湯巴丘村等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利用,讓更多人能夠欣賞到“川東古民居活化石”……
各種各樣的“農文旅”融合讓我市鄉村旅游漸入佳境。近年來,廣安市著力打造多元化的鄉村旅游業態,以觀農景、賞農俗、干農活、品農味、採摘新鮮瓜果、體驗田園生活為特色的旅游方式,帶火了鄉村旅游,使旅游業成為推動全市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力。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