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聯銀券”、法幣、名目繁多的土雜鈔,充斥晉冀魯豫根據地市場,給邊區民眾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擾亂了當地的貨幣金融秩序,造成物價飛漲,人民苦不堪言。因此,統一晉冀魯豫根據地的金融秩序,組織群眾發展生產,恢復經濟秩序,便成為擺在晉冀魯豫根據地領導人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鄧小平指出:“我們的貨幣政策,也是發展生產與對敵斗爭的重要武器。”“我們鑒於敵人大發偽鈔、掌握法幣、大量掠奪人民物資的危險,所以發行了冀南鈔票,作為本戰略區的地方本幣。”
為了統一全區貨幣,穩定邊區金融秩序,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決定組建自己的金融機構——冀南銀行,發行根據地本位幣——冀鈔。1939年10月15日,冀南銀行正式成立,並開始發行冀鈔。冀南銀行成立伊始,即以冀鈔作為本位幣,同時開始回收各種土雜鈔,排擠和肅清偽幣。對於冀南銀行的建立和冀鈔發行的重要性,鄧小平指出:“1939年發行了冀南鈔票,加強了經濟斗爭力量,軍需才有了保障。”1940年8月1日,“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聯合辦事處”正式成立。在隨后頒布的《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聯合辦事處施政綱領》中對貨幣金融作了明確規定:“厲行通貨一元化,保護法幣,確定冀南銀行鈔票為本區本文幣,打擊偽幣,絕對禁止地位票幣通行,禁止白銀出口資敵。”施政綱領的頒布,加快了冀南鈔票作為晉冀魯豫根據地本位幣的進程,並為扶植根據地生產、發展貿易、繁榮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日偽為了達到以戰養戰、以華治華的侵略目的,通過發行偽幣、制造假幣、走私、直接掠奪等非法手段,掠奪物資,擾亂根據地貨幣金融市場。同時,國民黨也對冀鈔採取不信任和打擊的態度,造成了冀鈔發行和統一貨幣金融市場的困難。對於困難,鄧小平有著清醒認識 :“敵人大發偽鈔,掌握法幣,大量掠奪人民物資。”為了扭轉這一劣勢,鄧小平指出:“我們不斷地對敵佔區進行政治攻勢以及適時地利用物資,給了偽鈔以相當的打擊。但是不能因此對偽鈔作出過低的估計,過分地估計了它的動搖程度,而作出冒險的或失當的處置。”
經過努力,根據地基本肅清了金融市場的土雜鈔,建立了獨立統一的本位幣市場,從而“打擊了敵人利用法幣的陰謀,縮小了偽鈔的市場,強化了對敵經濟斗爭的陣容,給了根據地經濟建設以有力的保障。為了保障本幣的信用,我們限制了發行額,大批地貸給人民和投入生產事業,得到了人民的熱烈擁護,本幣的信用是很鞏固的”。冀鈔的聲譽也與日俱增,逐漸受到廣大群眾的信賴與認可,冀鈔的幣值也不斷上漲。到1945年8月,冀鈔與偽聯銀券的比值已由1940年的1:1.2上升到1:15。
為了增強根據地民眾對冀鈔本位幣信用的認可,增強對敵經濟斗爭的實力,1943年初,冀南銀行太行區行開始辦理儲蓄匯兌存款等業務。這一業務的開辦,方便了邊區民眾,同時也為邊區金融業務功能的健全與完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切合實際,這一業務在邊區迅速擴大,邊區黨、政府、團體、個人都積極踴躍參加儲蓄。同時,冀南銀行在抗日戰爭中,共發放農、工、商業貸款20億元,而且每年都有所增加。其中農業貸款44965萬元,佔22.22%﹔商業貸款63524萬元,佔31.38%﹔工業貸款69579萬元,佔34.37%﹔救濟貸款481萬元,佔0.24%﹔水利貸款1159萬元,佔0.57%﹔合作貸款447萬元,佔0.22%﹔其他貸款22285萬元,佔11%。
根據地的信貸工作減輕了人民負擔,增加了財政收入,減少了財政開支,穩定了物價,保持了貨幣幣值的相對穩定,為根據地積蓄了財力。
總而言之,鄧小平對經濟建設規律的清醒認識與正確把握,對錯誤思想和做法鞭辟入裡的批判,以及對客觀現實的正確分析,都顯示出了他高瞻遠矚的視野、求真務實的作風、為黨為民的人格風范。抗戰時期鄧小平經濟建設思想的形成,為他后來思考制定農村經濟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與實踐基礎,也為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摘自《黨的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