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廣安市2018年教育工作綜述 

讓群眾享有更多的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 

2018年12月26日16:17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今年(2018年),孩子從私立幼兒園轉到了公立幼兒園,條件好、學費便宜。”提起孩子在公立幼兒園上學,市民周林飛喜上眉梢。

“現在大班額問題逐漸解決了,都是小班教學,老師的精力能更多地分到每個學生身上。”市民劉志強開心極了。

“寬敞明亮的教學樓、橡膠防滑的運動場、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這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廣安市)廣安區白市小學教師陳洋洋見証了這個偏僻鄉鎮小學的變化,她對廣安教育事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無論是在偏遠山村還是繁華都市,孩子們幸福的笑臉、老百姓真切的幸福感,都是教育改革發展成就最直觀、最生動的體現。

今年以來,市教育體育局牢記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按照市委書記李建勤“以世界眼光發展教育事業,努力建設智慧校園、智慧課堂,推動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圍繞“辦區域性最好的教育,建設川東北教育高地”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發展導向,補短板、破難題,提質量、促公平,一些制約發展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一些群眾關切的問題得到及時回應,一些重點工作得到(四川)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的關注和肯定,我市教育體育綜合水平達到歷史最高,多項指標走在全省前列,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先行先試

打造公辦學前教育示范市

前不久,廣安市第二幼兒園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系列自理能力培養的教育活動,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讓幼兒更快適應集體生活。

“公立幼兒園學費便宜,老師專業性強,環境也好,家長很放心。”自家的孩子能就讀這個新建的公立幼兒園,市民秦飛感到十分幸福。

今年,我市編制並實行《廣安市全域實施公辦學前教育示范市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在全省率先全域規劃建設公辦幼兒園,力爭3年內新(擴)建公辦幼兒園160所、新增學位數61950個,確保到2020年,全市80%適齡孩子能就讀公辦幼兒園。

為把公辦幼兒園建在群眾心坎裡,我市科學選址,將幼兒園建在人口密集、需求緊迫的地方。據悉,計劃建設的160所公辦幼兒園中,有68所位於鄉鎮,確保每個中心鄉鎮至少有一所公辦幼兒園。

規劃科學,重在實施。為大力推動公辦幼兒園建設,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卿擔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下設4個督查組,分別由四大班子分管聯系領導任組長,分片區督促指導,市、縣兩級均把公辦幼兒園建設納入民生工程項目和績效考核內容。同時,優化審批程序,實行發改評審和財政評審同步,部分區市縣和園區實施“交鑰匙工程”,切實加快建設進度。

今年,我市共投入建設資金3.23億元,已開工建設64所公辦幼兒園,市第二幼兒園、廣安區官盛春天幼兒園等11所幼兒園建成投用,新增學位數近3000個,“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緩解,公辦學前教育學位數佔比持續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幼兒教師管理方面,我市還創新開展“公辦幼兒園教師合同制”試點工作。今年,廣安市招聘的370名幼兒園教師中,220名採用“公辦幼兒園教師合同制”。“從今年開始,把幼兒園合同制教師的工資也納入了政府財政保障。”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劉中平說。

深化改革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今年9月,楊芷涵成了廣安希望小學一年級新生,她的父親楊鎮華驚喜地發現,全班隻有55個學生,這裡的“大班額”現象已成為過去。

解決“大班額”問題,是多年來我市一直堅持在做的一件民生大事,但在今年,我市給消除“大班額”定下了明確的時間表:按照《廣安市全域實施公辦學前教育示范市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到2020年,全市將新(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59所,新增教學班1316個,新增學位61625個,基本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現象。

“城區及部分中心場鎮學校學位緊張,新建城鎮學校規劃布局與城鎮發展不同步,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這3個因素是造成‘大班額’現象的主要原因。”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謝文錦介紹,我們實施這一計劃,將逐一解決這些問題。

今年,圍繞這一計劃,我市堅持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加大薄弱學校建設,投資1.37億元,改造薄弱學校107所﹔投資3.03億元,新擴改建27所義務教育學校,其中5所建成投入使用﹔投資4500萬元,開工建設教師周轉房877套﹔新招錄1154名教師、招聘特崗教師200名,農村辦學條件持續提升﹔合理劃片招生,堅持就近入學、均衡分班。

得益於該計劃的實施,廣安中學引進了60名教師,補充了教師的數量,提升了教學質量,新增教室12個,配齊了設施設備﹔華蓥市天池小學所有教學設備均達到省定教育扶貧鄉鎮標准、中小學校建設標准,還新建了教師宿舍樓和學生食堂,學生可在寬敞舒適的食堂裡,吃著可口的營養餐……

一項項改革舉措、一組組數據見証著今年以來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成績:全市義務教育學校56人及以上“大班額”由上年的15.1%下降到9.1%,66人及以上“超大班額”由上年的4.4%下降至1.6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3%,高於全省1.65個百分點。岳池縣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全域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岳池縣、武勝縣被評為“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挂牌督導創新縣”,全省僅18個,我市佔兩個。

“我女兒今年中考成績650多分,當初把她留在前鋒區讀書的選擇沒有錯。”前鋒初中學生家長葉女士告訴記者,前鋒區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辦學質量顯著提高,“擇校”“選班”現象大幅度減少,很多家長都願意讓孩子留在區內讀書。

創新方式

素質教育邁出新步伐

在四川省第十三屆運動會上,我市獲得26金21銀31銅的歷史最好成績,金牌數、獎牌數超過南充、德陽、綿陽等傳統體育強市,居全省第7位,廣安競技體育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這得益於我市不斷推進初中升學體育考試改革。今年,我市將體育分值由40分提至60分,保証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成功創建16所省級陽光示范學校,啟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分級評估,既培養了“健康第一”理念,又為廣安出體育苗子奠定了基礎,學生體檢達標率超過86%,征兵體檢合格率等“五率”位列全省第一。

強化學生的體育鍛煉只是我市開展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近年來,我市不斷健全素質教育推進機制,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堅持德育為先,邀請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到廣安考察講學,開展《世界那麼大,你憑什麼去看看?》專題閱讀活動和“在奮斗中成長”“身邊人講身邊事”等主題教育以及“尋訪紅色足跡”等研學旅行活動,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社會實踐教育等各個環節。

探索教育質量“綠色評價”機制,強化德育、體育、國防、藝術、科技和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建立課后志願服務,逗硬執行中小學生“減負十嚴十不准”。開展書法、快樂健康跑、足球“三進校園”活動,經驗在全省推廣。7所學校創建為全國國防教育特色(示范)學校。成功舉辦市第四屆中小學藝術節。37個創新案例在省第二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案例中獲獎,佔全省四分之一。在第33屆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我市獲一等獎15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20項。

“立德樹人,關鍵在師”。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我市加大對音體美、學前教育等緊缺學科教師的引進力度,借助部省共建廣安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平台,主動“走出去”,進行現場招聘、現場簽約。部分學科從傳統的1︰3開考比例放寬到1︰2,解決音體美、學前教育師資短缺的問題。

高起跳、深探底,居高謀遠。新的一年裡,全市教育系統將抓重點、攻難點、強弱項、補短板,為努力辦區域性最好的教育,建設川東北教育高地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 陳玲)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趙亮、李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