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看廣安區如何巧借“東風”謀發展

2018年12月25日07:46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一個被譽為“江南古鎮的封面”的美麗城市﹔廣安市廣安區,孕育一代偉人鄧小平的地方。

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大決策,將這兩個千裡之隔的城市,緊緊聯系在一起:3年內,南潯區將出資幫扶廣安區建設發展。

如何務實推進兩地合作,讓幫扶落地見效?如何巧借政策“東風”,以“幫扶”為起點開啟廣安區與東部發達城市的合作?廣安區,用實踐書寫答案。

要錢要物不如定制項目

打造立得住的產業

前不久,一則《阿裡巴巴牽手‘散打哥’賣龍安柚,兩分鐘銷出15600個》的新聞傳遍廣安城鄉,人們對此拍手稱快:“依托大型網絡平台銷售龍安柚,真是促農增收的好途徑!”

但很少有人知道,龍安柚能在阿裡巴巴銷售,得益於廣安區與南潯區的“東西部扶貧協作”這股東風。

龍安柚,廣安農產品一張響亮的“名片”。據統計,每年,僅廣安區龍安鄉,一年產出的龍安柚便達100萬個。

“龍安柚產量雖大,但由於沒有統一的品牌包裝及企業加工,柚子賣不出好價錢,還滯銷。”廣安區農業局負責人說。

今年(2018年)8月初,市委書記李建勤到廣安區龍安柚母本生態園調研時,一語中的指出,龍安柚要做大做強,必須在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上下功夫。這為廣安區發展龍安柚產業指明了方向。

廣安區委區政府迅速行動。經多方籌備,一個月后,由國企廣安鑫農發展有限公司控股的廣安市龍安柚發展有限公司便建立起來。

“從品牌打造,到柚子深加工,我們提供一條龍服務。”廣安市龍安柚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先剛說,此次在阿裡巴巴售賣的龍安柚,便是由他們公司統一收購、包裝推出的。

廣安市龍安柚發展有限公司,從籌備到建立再到投產,前后不到半年時間。如今,該公司的深加工廠房也已建立起來,新安裝的龍安柚削皮設備、烘干設備等也開始投入使用。

“今年的龍安柚,我們已經售賣了幾萬個商品果,目前,正在進行龍安柚非商品果收購。”陳先剛說,收購之后,公司將開發加工柚子原漿、烘干柚皮、柚子茶、精油等系列產品,提高柚子的總體價值,增加柚農的收入。

“東西協作,要錢要物不如定制項目,項目是關鍵,項目更長遠。”廣安區商務局局長嚴玉蘭表示,為讓扶貧扶到根上,廣安區以爭取項目幫扶為主,積極擬定東西部扶貧協作規劃。最終,在廣安區的積極努力下,雙方達成幫扶協議:3年內,南潯區將投入資金1億元,與廣安區達成結對幫扶項目10個。

廣安龍安柚深加工產業扶貧項目,便是其中一個。該項目獲得資金900余萬元,用於建設深加工廠房,購買龍安柚加工設備及新產品研發。

一個項目,能為當地帶來多大的變化?廣安區龍安鄉群策村村民龔魁林深有體會:“現在龍安柚經過統一包裝,價格更高了,以前不能產生經濟效益的非商品果,現在也能賣錢了。”

東西協作,以項目為主,廣安區積極打造立得住的產業:崇望鄉合力村,建起了標准化蜂廠和中蜂養殖基地﹔石筍鎮魯江村不僅新建了4公裡路,還新改建600畝檸檬基地,打造胭脂蘿卜特色產業200畝﹔廣安區消河—龍台片區發展起了1000畝枳殼,改建了500畝黃精基地……

項目帶動產業發展,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更穩。

搶抓機遇“借船出海”

促干部思想大解放

11月27日,廣安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建超帶隊,與19名經濟部門主要負責人一同奔赴千裡之外的南潯區學習“取經”。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前往南潯的人,手中多了一份“問題清單”。清單上,羅列了每個部門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南潯區,東部發達地區﹔廣安區,西部內陸“后發”區,廣安區干部去學什麼,如何學?

在11月23日的南潯行前動員會上,廣安區委主要領導明確指出:以問題導向、發展導向、目標導向去看、去學、去考察,把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帶回來,推動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

“工業招商引資難度大,如何實現突破”“項目包裝儲備如何做到更精准”“怎樣減少行政審批簽字環節”“新區建設如何解決經濟建設和人防地下室建設的沖突……”一個個問題被梳理出來,讓前往南潯區學習的干部目的更明確。

“市委書記李建勤指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廣安,人才的作用至關重要。在人才培養使用上,要堅持‘走出去’,有計劃地選派優秀人才到管理先進、創新密集、實力雄厚地區培養提升。”廣安區政府辦副主任、政研室主任劉志軍說,“東西部扶貧協作”這股東風,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好政策、好機遇。

廣安區乘勢而上,“借船出海”培養人才,與南潯區制定了人才“請進來、走出去”計劃,在南潯區干部到廣安區挂職的同時,廣安區將陸續選派700余名干部到南潯區學習,達到了廣安區建區以來的最大規模。

不光在規模上超前,在外出學習、挂職的人員結構上,廣安區也有通盤考慮:赴南潯區挂職的均為廣安區主要經濟部門的負責人,平均年齡在33歲左右。未來,這支隊伍將是推動廣安區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廣安區位於西部內陸,不少干部‘山區意識’‘盆地意識’比較明顯。”劉志軍認為,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平台,讓廣安區的干部對標先進學理念、學經驗、學方法,能更好更快地推動廣安區發展。

就在不久前,在南潯區挂職的官盛新區管委會主任蘇明遂,帶著浙江省的幾個企業回到了廣安。回到廣安的幾天時間裡,白天,他帶著企業到官盛新區等地考察,晚上,他給全區科級以上干部分享在南潯區挂職的所見、所學、所感。

“在南潯區,同樣很忙。”蘇明遂說,他在南潯區經信委挂職,一邊開展工作,一邊學習他們的先進理念和經驗方法,還利用身在東部的機會,推介廣安,尋找招商引資的機會。

“挂職隻有4個月時間,得抓緊時間學,而且要邊學邊用。”據蘇明遂介紹,為了讓廣安區更多干部學習到沿海經驗,赴南潯區挂職、學習的干部每周還會將自己在南潯區的所學以及沿海地區在發展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總結,傳回廣安。廣安區再將其編印成冊,發到該區各級各部門,以點帶面,推動全區干部思想大解放。

擴寬領域加強合作

建立多層次、全方位協作關系

11月25日至27日,南潯區區委書記夏堅定率隊到廣安區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夏堅定此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考察南潯·廣安產業園項目。

“南潯·廣安產業園項目,是廣安區與南潯區擴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容,初步擬定在廣安區官盛新區打造的一個‘飛地’產業園。”蘇明遂介紹,目前,該產業園項目已初步達成意向性協議。

南潯區發展特色明、產業發展強、科技水平高、改革力度大、人才資源優勢明顯。廣安區如何抓住機遇拓寬與南潯區的合作領域,實現優勢互補,努力開創共贏之路?

一方面,廣安區制定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土地、稅收、用電等優惠政策,提供良好營商環境﹔另一方面,突出抓好產業合作、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同時,積極編制扶貧協作三年項目規劃。目前,該規劃已收到浙川兩省正式文件批復,基本形成產業扶貧、人才交流、勞務協作、社會參與的全方位協作格局。

勞務協作方面,設立了“飛地人力資源公司”,建立了用工需求和就業需求“雙向信息庫”,實施“訂單培訓+定向就業”的模式,在廣安區常態化開展廣安—湖州定向招聘活動,切實解決廣安區貧困人口就業難、東部企業用工荒的問題。12月5日,南潯區18個企業組團赴廣安招聘,貧困群眾應聘人數超600人,現場有112人如願以償找到理想工作。

社會幫扶方面,發揮兩地殘聯、工商聯、總工會、慈善總會的橋梁作用,搭建社會扶貧信息服務網絡,發動湖州各類慈善組織、公益組織,每年實施扶貧志願行動2次,每年開展“10·17社會扶貧日”定向捐贈活動,積極引導湖州企業投資廣安、參與扶貧產業開發,每年組織2次“湖州市知名企業廣安行”活動。

廣安區在重點抓好扶貧合作的同時,進一步深化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合作。

目前,南潯區與廣安區,南潯區練市鎮、菱湖鎮與廣安區大安鎮、石筍鎮分別簽訂《攜手奔小康行動結對幫扶協議》﹔兩地衛計局、教育局、人社局,菱湖鎮竹墩村與大安鎮小岩村、練市鎮新華村與大安鎮飛鳳村結對﹔廣安區第二人民醫院與南潯區人民醫院,廣安區希望小學與南潯區泉生小學結成幫扶單位,已形成了區、部門、鎮、村、學校、醫院全方位的扶貧協作格局。菱湖鎮向石筍鎮捐贈30萬元用於扶貧項目建設並廣泛發動菱湖企業捐資助學,建立貧困家庭教育幫扶基金。南潯區捐贈30萬元用於大安鎮扶貧項目建設,並廣泛發動南潯企業到廣安區投資興業,有力助推兩地攜手奔小康進程。

11月27日召開的南潯—廣安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議上,雙方又簽訂了9批次17項投資合作幫扶協議。

南潯區與廣安區,多層次、全方位協作關系正逐步建立。(記者站 廖小兵 記者 劉定春)

(責編:趙亮、李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