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從“微不足道”到“半壁江山”

——廣安市民營經濟發展綜述(上)

2018年12月20日14:10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隻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要走向更廣闊舞台的鏗鏘聲音從北京傳來。

改革開放以來,廣安民營經濟始終活躍在市場中。從最初的櫛風沐雨,創業維艱,以拼搏的姿態登上歷史大舞台﹔到如今在陽光雨露與沃土中茁壯生長,百花爭艷、大放異彩,民營經濟已完成了從“微不足道”到“半壁江山”的飛躍,成為推動廣安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放眼未來,新時代已翻開民營經濟發展的新篇章,廣安更廣闊的舞台正在等待民營企業去揮洒精彩、綻放榮光。

勇立潮頭

在活力迸發中邁上大舞台

今年,是四川歐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曉玲到華蓥市祿市鎮月亮坡村創業的第23個年頭。

23年前,沒有資金、沒有技術,隻有一支幾人組成的年輕團隊和一腔熱情的歐陽曉玲,在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精神的鼓舞下,毅然辭掉了當時被認為是“鐵飯碗”的機關工作,來到貧窮落后的月亮坡村,開始自己艱辛的創業路。

23年來,靠著堅持與拼搏,歐陽曉玲不僅讓上萬畝荒山變成了梨園,更帶領10萬農民,在科技與創新的引領下,走上了致富路。

“做農業難,能堅持做農業20多年更難。”在上世紀90年代,年輕人紛紛前往城市追夢時,歐陽曉玲回農村創業,並不被看好。但就像一個城市的改革開放一樣,干事業,需要有一點闖的精神,有一點“冒”的精神。

“認准了就干,認准了就闖。”最終,歐陽曉玲憑借一股闖勁和干勁,不僅改變了農業發展模式,將企業做成了四川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還在全國首創了“承租返包”模式。

歐陽曉玲,用23年將一顆梨做成了廣安的一張名片。而廣安區佛手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蔣超,則用14年的時間,將“鄧家”鹽皮蛋做成了一個響當當的品牌。

15歲開始到外地闖蕩,24歲回到廣安創業,種過果樹、養過雞鴨、賣過鴿子、開過餐廳……最終,2004年,蔣超將目光瞄准了鹽皮蛋,經過14年持之以恆的努力,將一顆鴨蛋做成了一個產業。而蔣超,也從白手起家的農民工,變成了如今資產超千萬的企業家。

廣安,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家鄉,這個因改革而生的城市,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廣安民營經濟的發展史、民營企業家的創業史、廣商精神的傳承史。

自改革開放以來,廣安的政策便向民營企業傾斜,資金向民營企業流動,人才向民營企業靠攏———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進和扶持下,一大批像歐陽曉玲、蔣超這樣敢想敢干的民營企業家涌現出來,他們以蓬勃無畏的身姿,在這座充滿生機的城市昂揚生長,搏擊時代浪潮,闊步走上了民營經濟的大舞台。

時光荏苒。從第一家企業成立到多產業領先聚變,從家庭小作坊發展到上市公司,我市民營企業從各種風險挑戰中一路斬關奪隘、不斷發展壯大。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已達到150045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97.3%。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廣安經濟發展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半壁江山

在蓬勃發展中大放異彩

眼下,又到年底沖刺時。岳池縣生物醫藥產業園內,機器連軸轉,工人忙不停,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去年,我們園區醫藥產業產值為63.5億元,今年1—11月,園區醫藥產業產值已經突破64億元。”該園區負責人表示,為實現更高目標,目前園區內各企業正卯足干勁,全力沖刺。

時間回到2003年,彼時,廣安醫藥產業尚未起步,醫藥企業為零。15年間,廣安的醫藥產業如何實現從無到有?這其中,除了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與統籌謀劃外,民營企業的力量不可忽視。

2003年,農業仍是主打產業的廣安,為改變產業格局,推進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開始將目光鎖定以醫藥產業為代表的高端新興產業。當年,全市第一個工業園區在岳池縣建立起來,主要發展生物醫藥、機械加工產業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工業園區建立之后,廣安開始多方招引企業。

2004年,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倫藥業)帶著資金和技術團隊落戶岳池,開始在廣安開辟醫藥產業新天地。

一子落下,滿盤皆活。

之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招引下,仁安藥業、金方生物、新青陽藥業、興杰象藥業等一批企業相繼入駐岳池。

10余年來,隨著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的不斷加入,我市醫藥產業迎來了飛速發展。

不光是邁步新興產業推動經濟發展,民營企業在吸納就業、促進增收、統籌城鄉、改善民生、維護和諧等方面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川歐陽農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不僅建成萬畝梨園,將荒山變為果園,還帶動了10萬農民在家門口脫貧致富﹔岳池九龍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在供銷社改制以后,不僅保住了180余名老員工的“飯碗”,還通過擴大經營,到目前已經擁有38家連鎖超市,為更多人提供了工作崗位,每年納稅達200多萬元﹔四川嘉逸皇冠科技有限公司,從專注摩托車生產,跨界到智能制造系統、航空精密零部件制造等領域,為企業轉型豎起了標杆……

可以說,民營企業用一腔赤誠、積極奮斗和滿腔情懷在廣安經濟舞台上大放異彩,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增加就業的重要渠道。

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549.1億元,佔全市GDP比重的57.1%﹔完成民間投資593億元,佔全社會投資比重的55.7%﹔實現稅收52.17億元,佔全市稅收總額的62.28%﹔新增就業3.84萬人,提供就業崗位佔全市新增就業崗位的90%以上。

政府添力 民營經濟釋放新動能

改革開放以來的廣安經濟發展成就有目共睹:從1988年生產總值僅100余億元,到2017年,生產總值超過1173億元。

廣安經濟實現飛躍發展,民營經濟功不可沒。

數據顯示:廣安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6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數據中有乾坤。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撤地設市以來,廣安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全力打造有利於民營企業發展的環境,打造出一批知名民營企業,培養出一批敢為人先、擔當有為的民營企業家。

——降低門檻。敢於說不、善於說行,堅持“非禁即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未禁止行業,推行注冊資本認繳制實現“一元辦企業”,允許“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住改商”。

——優化服務。開放企業名稱資源庫以解決取名難問題,整合6部門15個涉企登記事項推行“二十証合一”,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實行“容缺審批”“全域通辦”“預約+延時”等服務制度,准入登記時限壓縮至3日內,重大項目半日內可辦結。

——政策扶持。用好國家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川渝合作示范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平台優勢,對規模以上、擬上市或在“新三板”挂牌的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優化土地、水、電、氣等要素供給。同時,允許未開業企業和無債權債務企業簡易注銷,提升市場活力。

“我們到很多地方考察過,其他地方提出的稅收、廠房建設等優惠政策也很誘人,但我們最看重的是廣安良好的服務環境。”四川坤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建林,道出了投資廣安的原因。

去年9月入駐華蓥工業新城的四川坤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入駐3個月后,便開始試生產,到目前,第一期安裝的設備已經實現了滿負荷生產。

如此快速投產的原因,方建林歸結於華蓥的保姆式服務:“企業入駐以后,環保、消防、安監、工商等部門都到企業進行現場辦公,讓企業能夠在最快的時間進行生產。”

而今年7月才從沿海地帶回鄉創業的張武,驚喜地發現廣安創業門檻降低了。

“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改革,放寬了公司注冊資本登記條件,省去了驗資環節。”張武說,“從遞交材料到拿到執照,僅用了不到1天的時間!”

“現在,有政府給我們減負,為我們提供服務。”張武說,對於企業未來的發展,他信心十足。(記者站 楊天軍 張凱 記者 劉定春)

(責編:李璐穎、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