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09:48 來源:農民日報
讓老區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脫貧致富,讓農業變得更為斑斕多姿,讓一家一戶的小農擁有更為真切的獲得感——
“后整理”蕩起鄉村漣漪
10月16日,全國脫貧攻堅戰再傳捷報,國務院扶貧辦發布了第二批85個實現脫貧摘帽貧困縣的名單,其中,延安市延長縣位列其中。
對革命老區延安來說,這也是決戰脫貧攻堅的階段性成果。據悉,3年來,延安市累計實現15.75萬人脫貧,貧困人口由20.52萬人減少到4.77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3.2%下降到3%。
在黃陵縣隆坊鎮南河寨新村,比鄰而建的一個個小院整齊干淨。“這裡的農民,家家都有幾十萬元的存款。”黃陵縣副縣長惠建國告訴記者。
傍晚,59歲的陳立仁從蘋果園裡回來,臉上洋溢著豐收的笑容。他告訴記者,今年20多畝蘋果又豐收了。13畝的那塊果園的蘋果這幾天在地頭一次性賣了13萬元﹔另一塊地的蘋果留著沒舍得賣。兒子開了一個網店,網上賣得價格高,估計就能到10萬多元。兒子在西安賣,老陳在家裡發貨,電商渠道讓老陳又獲得了額外的收入。
據介紹,僅僅是蘋果“后整理”,延安市2017年就增收23.4億元,果農人均增收2340元。
“后整理”也為貧困戶穩定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撐。“選果線好啊,關鍵是我們用了還免交分選費。”寶塔區川口鄉棗元村果農姬丕明告訴記者,兒子身體不好,曾讓他家陷入貧困,靠著種蘋果,日子漸漸有了起色,“今年底,咱也能穩定脫貧了!”
據介紹,延安市委、市政府組織321家企業(合作社)與涉果貧困戶結對幫扶,通過免費分級、分揀、貯藏和高於市場價收購等措施,幫助涉果貧困戶實現全產業鏈增收,累計增收5453萬元,人均增收1014元。
通過“后整理”,延安農業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據悉,2018年,延安新建智能選果線50條,總量達到56條,小時精選能力達到280噸﹔建成冷氣庫12萬噸,冷氣庫總儲能達到102萬噸,新組建冷運公司6家,累計達到18家,新增冷藏運輸車7輛,累計達到42輛。
而且,延安農業產業精深加工呈現出集聚式、集群式發展態勢。規劃建設了洛川蘋果、甘泉禽豆制品、寶塔農產品、志丹農畜產品、延川紅棗、黃龍蜂產品、吳起林畜產品、子長薯產品等8個農產品加工集聚園區。新增果品精深加工企業3家,累計達到15家,年消耗鮮果能力達到30萬噸。新增果網、果袋、紙箱、有機肥等加工企業8家,累計達到72家。
用延安特有的地椒喂養,羊的肉質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鮮而不膻,延安“地椒羊肉”很受消費者歡迎。因為市場需求量大,延安羊的存欄數量也不斷增加,由2008年的33萬隻攀升至目前的90多萬隻。
延安市畜牧局畜牧科科長孫耀軍介紹,延安注冊了“安塞地椒羊肉”等地理標志証明商標,並在北京、天津、西安建成“地椒羊肉”直營窗口店。
延安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做大洛川蘋果、延川紅棗、延安小米、黃龍核桃、延安地椒羊等特色品牌。今年,發布了“延安蘋果”標准綜合體,“延安蘋果”“洛川蘋果”品牌體系正式形成,延安蘋果產業進入有標可依的新時代。據相關機構評估,“洛川蘋果”品牌評估價值提升至72.88億元,較上年增加3.38億元﹔“延安蘋果”品牌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品牌評估價值69.6億元,雙雙闖入我國蘋果品牌價值評估前三甲。
“后整理”為延安農業帶來了如此斑斕的變化,然而,它的價值還遠不止農業本身,它在千百年來寧靜的村落蕩起了漣漪,為一家一戶的小農帶來了更為真切的獲得感。乘著“后整理”的東風,延安開啟了“三變”改革。
一到達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就會被這裡的美麗所吸引。記者採訪時雖已是國慶假期的尾巴,但來這裡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游客來這裡採摘蘋果享受農耕趣味,住住木屋、釣釣魚享受休閑樂趣,跑跑卡丁車感受速度與激情,園區2017年8月份正式開園,當年游客量就達到了55萬人,今年到現在已經有60多萬人次。
每名游客的消費,不僅成為開發方惠民公司的企業收入,更與村民的分紅息息相關。“果園變資產,蘋果變股金,果農變股農。”南溝惠民農業科技發展公司總經理張繼斌說,“后整理”提升企業效益的同時,增加了果農的分紅。
如今,“三變”改革在延安遍地開花。——黃陵縣雙龍鎮索洛灣村黨支部帶領村民集資入股參與興辦果品加工廠、運輸公司等項目,使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轉變,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8萬元。
——陝果集團流轉土地6.5萬畝發展高標准矮化果園,建立冷氣庫、選果線、交易市場等全產業鏈項目,與農民開展多種合作,農民有了“薪金、租金、股金”3份收入,走出了一條“企業+合作社+農民”的新模式。
——富縣綠平果業公司探索了農民管生產、合作社管服務、企業管加工和銷售的“三兄弟”模式,採取保底分紅或風險分紅,分擔農民銷售風險,保障農民銷售收入。
……
以“后整理”為起點,延安農業正在經歷一場新的變革,開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轉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征程和鄉村振興的宏大背景中,開創著屬於延安的創新探索之路。
(採訪組成員:何蘭生申保珍江娜李國龍)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