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世界觀察家們發現,中國對戰爭與和平的看法逐漸發生了變化(2)
1985年6月4日,他在軍委擴大會議上講對國際形勢看法的轉變時,精辟地概括了新的判斷的客觀依據:第一,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具有毀滅對手、威脅人類的常規武器和核武器,要打世界戰爭,他們誰也不敢先動手﹔第二,美蘇兩家的全球戰略部署都受到了挫折,都沒有完成,因此誰都不敢動﹔第三,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力量的增長,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最希望和平,是反對戰爭的主要力量。其他發達國家也反對戰爭。世界各國人民,包括超級大國的人民,是強烈要求和平、反對戰爭的﹔第四,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發展,經濟、科技在世界競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這種形勢,無論美國、蘇聯、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不能不認真對待。由此,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依據這個新判斷,鄧小平又及時指導我們黨相應地調整了對外政策。他說:“這是我們的兩個大變化。”
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宣布:人民解放軍裁減一百萬
這話讓我們先從1984年的國慶閱兵說起。1984年10月1日,金秋的北京一派喜慶景象,裝飾一新的天安門更是金碧輝煌,雄偉壯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大會和閱兵式將在這裡隆重舉行。
上午10時,伴隨著雄壯的國歌和隆隆的禮炮聲,一輛黑色的紅旗牌敞篷車緩緩駛出天安門,越過金水橋,停在橋頭。站在這輛敞篷車上的是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
與此同時,天安門廣場東頭的一輛敞篷車向金水橋頭駛來,在距橋頭5米處停下。站在車上的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向三軍統帥行了一個庄嚴的軍禮后報告:“軍委主席,慶祝建國35周年閱兵式,受閱部隊列隊完畢,請你檢閱。閱兵總指揮秦基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閱兵開始了。“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統帥以親切、有力的聲音向三軍官兵致以問候﹔“首長好!”“為人民服務!”——三軍官兵則以嘹亮、堅定的回答向統帥和人民表達敬意。朴素、真摯的話語一下就拉近了統帥、士兵和人民之間的距離。
整齊的方隊、嶄新的裝備,依次經過天安門城樓,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望著這威武之師、正義之師的英姿,鄧小平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1984年國慶節的閱兵,無疑是振奮了海內外中國人的心。祖國的強盛和繁榮,使他們感到無比的興奮和自豪。然而,此時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鄧小平,卻想得更多、更遠……
1個月后,1984年11月1日,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的軍委座談會上,鄧小平高度評價了這次閱兵。他指出,這次閱兵,國內外反映都很好。要說有個缺陷,就是80歲的人來檢閱部隊,本身就是個缺陷。同時,他著重強調了軍隊要服從整個經濟建設的大局,提出了進一步“消腫”的問題。這次座談會所要討論的主要問題,就是准備實施一個驚人的戰略決策——裁減人民解放軍員額一百萬。
1985年6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雲集北京京西賓館。軍委主席鄧小平在這裡舉行的軍委擴大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決定裁減員額一百萬!
鄧小平說:“我們下這樣大的決心,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員額減少一百萬,這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現。它表明,擁有10億人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願意並且用自己實際行動對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正當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裁軍問題上爭論不休,並將軍備競賽由地面引向太空時,中國卻單方面宣布了龐大的裁軍計劃,這是世界裁軍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舉措,是對世界和平進程的巨大推動。
《美洲華僑日報》和《波恩評論報》說,現在世界上都在談裁軍,可是迄今為止隻有中國人言行一致。
中國百萬大裁軍的壯舉,在國際、國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人們在贊嘆鄧小平的果斷和魄力的同時,也在分析和議論,是什麼原因促使鄧小平和中國最高領導層作出這樣的重大決策。
鄧小平回答得很明確:我們是從全局著眼,從國際大局和國內大局著眼來看問題的。
那麼,國際大局和國內大局是什麼呢?
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說:“小平同志在和平時期第一個大的貢獻,就是對國際形勢作了透徹的分析,判斷世界大戰相當一段時間不可能發生,所以對我們解放軍的戰略指導思想作了很大的轉變,轉變為和平建設時期的建軍。”
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遲浩田這樣對我們說:“我們軍隊的方向就是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的大局。大家知道1984、1985年小平同志講這個話講得最多,突出地強調軍隊要在大局下行動。我們的經濟上不去,我們國家不能富強,人民的生活不能改善。因此,軍隊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有全局觀念。按照這個要求,所以軍隊一系列的工作都有一個全局觀念,貫穿於我們一切實踐中。再一點就是注意質量建軍,就是說我們軍隊的建設,數量和質量的關系優先考慮質量,走一條精兵之路。”(高屹)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