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歷史選擇了鄧小平(87)

2018年09月04日09:26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以重點帶全局,實現現代化發展戰略(2)

搞現代化建設,必須首先摸清我們的現實基礎。鄧小平指出:至於走什麼樣的路子,採取什麼樣的步驟來實現現代化,這要繼續擺脫一切老的框框和新的框框的束縛,真正摸准、摸清我們的國情和經濟活動中各種因素的相互關系,據以正確決定我們的長遠規劃的原則。關於國情,他強調,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們的兩個基本特點。對各種經濟關系和經濟結構的分析,他指出,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以前沒有安排好經濟生活中的各種比例關系,經濟結構很不合理。農業和工業比例失調,“骨頭”和“肉”(就是工業和住宅建設、交通市政建設、商業服務建設等)比例失調,積累和消費比例失調,經濟發展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發展的比例失調。我們經過“文化大革命”,各個領域,包括工業戰線很不協調,尤其是能源交通。如果說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協調,那就是科學技術水平不能適應,人才不夠。這些,都成為鄧小平對現代化建設進行總體戰略設計時的重要依據。

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展開頭緒紛繁、矛盾交錯,這就要求我們採取抓住中心環節帶動其他的方法實施戰略突破。1979年5月,鄧小平在會見日本時事社代表團時指出:“我們國內經濟有個先搞什麼、后搞什麼,哪些要快一點、哪些要慢一點的調整問題。我們吸收外國先進技術,用在哪些方面,也有一個輕重緩急的問題,什麼都干也不行。”后來,他又強調說,要搞重點。要想今后20年能夠上去,現在不抓重點不行。保証重點,要搞狠點,這關系到以后的發展速度問題。在摸清了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經濟活動中各種因素的相互關系的基礎上,鄧小平將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確定在了經濟生活中的幾個根本環節上:

——我們國家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從何著手呢?我想,要從科學和教育著手。

——中國的經濟必須要照顧到農業,我們中國人口將近80%是在農村,農業不前進,一定會拖工業的后腿。

——能源工業不發展,其他工業就會遇到困難。交通如不放在優先地位,也是不行的。

1982年8月10日,在會見幾位海外華人學者時,鄧小平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前十年要把比例失調解決,打好基礎。第一個是農業,第二個是能源、交通,第三個是科學教育。這是鄧小平第一次明確地對戰略重點進行完整的概述。

根據鄧小平的戰略設計與決策,黨的十二大正式確定農業、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學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進一步強調要把這幾個方面的工作和建設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加大建設力度和加快發展速度。從“六五”計劃到“九五”計劃和其他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國家都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為突出和保証這些戰略重點做了切實可行的部署和規劃。正是因為我們這些年來抓住和突出了戰略重點,從而帶動了其他各項生產建設事業的發展,並為今后的持續發展打下了基礎。

人口問題是個戰略問題,要很好控制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由於歷史的原因,在過去40多年的時間裡,我國人口增加了6億多。人口過多,人口增長過快,長期以來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給經濟發展、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鄧小平是我們黨最早認識到這個問題並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長的領導人之一。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就多次論述過計劃生育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科學地分析了我國的基本國情,指出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們現代化建設中必須看到的兩個重要特點。1979年3月,他在黨的理論務虛會上的講話中說:“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產還不夠發展的條件下,吃飯、教育和就業就都成為嚴重的問題。我們要大力加強計劃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問題在一段時間內也仍然存在。”同月,他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人口增長要控制。爭取到1985年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下。他強調說,降不到這個水平不行,國家負擔不起。在這方面,應該立些法,限制人口增長。否則,經濟的增長就被人口的增長抵消了。以后,他在多次談我國現代化發展戰略時都反復講到,人口增長過快並不反映經濟發達,而是反映經濟落后。人多是我國最大的難題,我們難就難在中國人口太多。他說,在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諸因素中,人口太多,使增加人民的收入很不容易,短期內要擺脫貧困落后狀態很不容易。所以,人口問題是個戰略問題,要很好控制。計劃生育工作是一項戰略任務,一定要抓好。20世紀70年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我國堅定地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逐步地得到抑制,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70年的25.83‰,降至1995年的10.55‰,不但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條件,也為整個世界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在我國,與控制人口緊密聯系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提高人口質量問題。鄧小平分析我國國情,講到人口多時強調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我國人口的80%在農村,即農民多。勞動者的總體素質,特別是文化素質差。通過大力發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通過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人民的身體素質,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鄧小平指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努力提高人口質量,把沉重的人口壓力轉化為巨大的人才優勢,是鄧小平設計“三步走”發展戰略的根據之一。(高屹)

(未完待續)

(責編:李璐穎、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