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一九八四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紀事

2018年08月31日10:36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我長期擔任鄧小平同志的警衛秘書。正是由於這個崗位,讓我以軍人的身份成為改革開放的見証人。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首先開始的是調查研究。他帶著有關人員,用最短的時間跑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鄧小平用一顆心去了解人民生活的疾苦,用一雙腳去感知祖國大地的廣闊。

1984年1月22日,小平同志坐上南下的火車,前往深圳、珠海、廈門經濟特區以及上海進行實地考察。

在這次視察過程中,每到一地,小平同志總要說的一句話就是:“辦特區是我倡議的,中央決定的,辦得怎麼樣,能否成功,我要親自看一看。”

坐在南下的列車上,我看到小平同志一邊抽著煙,一邊久久地看著窗外,像是在思索著什麼。

1月24日中午,鄧小平在王震、楊尚昆以及時任廣東省委主要領導的陪同下,在深圳下車。

當天下午,年近八旬的小平同志不顧旅途疲勞,會見了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梁湘以及其他領導成員。他首先對大家說:“建設經濟特區是中央決定的,這次要來看看深圳特區建設得怎麼樣。”

深圳的領導匯報完,大家都渴望聆聽首長的指示,不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小平同志卻說:“你們講,我聽。”大家又做了詳細的補充匯報,小平同志始終在注意聽,沒有表態。

下午4點多,小平同志一行聽完了匯報就坐上大巴車,來到一個工地上。工地上載重卡車川流不息,大吊車伸著長臂,伴著挖土機、推土機轟轟隆隆的聲響和工人們的勞動號子,呈現出一派熱氣騰騰、蒸蒸日上的景象。

遠處,有60多幢18層以上的高樓,大部分正在建設中。看著高高低低的一片樓群,小平同志的臉上顯出興奮的神情。當聽說正在施工中的世貿大樓三天就能蓋一層時,小平同志笑了,隨口說了一句:“這就是深圳速度。”

1月25、26日兩天,小平同志先后考察了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深圳工貿中心、漁民新村、蛇口工業區和中外合資的華益鋁材廠等地。

在漁民新村,當聽說全村平均月收入可達430多元時,小平同志高興地說:“比我的工資還高呢!全國要像這樣還得一百年。”

在深圳將近兩天的時間裡,小平同志馬不停蹄地視察了六七個單位,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這是小平同志的一貫作風。

1月26日下午,小平同志從蛇口坐上軍艦前往珠海考察。在珠海一共停留了兩天半的時間,29日下午便去了廣州。

29日下午,在准備離開珠海之前,鄧小平為珠海題了詞。深圳那邊詢問的電話在第一時間打到了我和孫勇這裡,詢問“為什麼沒給我們深圳題詞呢?”

與此同時,深圳市領導決定派接待處處長張榮同志直達廣州,當面請求小平同志為深圳題詞。

當小平同志下榻廣州珠島賓館時,時間已是陰歷大年二十九了。大年三十早晨,小平同志領著小外孫散步回到房間,眼前的桌子上筆墨紙硯都已擺好,就像在珠海一樣。

張榮急忙把事前准備好的紙條遞上來,隻見上面寫著:深圳特區好﹔總結成績和經驗,把深圳特區辦得更好等等。小平同志拿起筆,慢慢蘸了蘸墨就開始寫了。

提筆落字,一氣呵成:“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証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在書寫日期的時候,小平同志手中的筆沒有絲毫停留,順暢地寫上了“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

要知道,當天可是2月1日。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但那流暢的筆鋒和圓潤的字體分明已經告訴人們:原來小平同志早已心中有數。

深圳是小平同志考察的第一站,盡管他對深圳的經濟建設是滿意的,但是建設“經濟特區”的路子是不是正確,小平同志需要進一步的考察。所以,也可以把對珠海的考察和肯定看作是小平同志對深圳經驗的進一步証實和認可。因為深圳畢竟是幾個“經濟特區”中最有說服力的“試驗區”,而對“試驗區”的評價,就等於對“經濟特區”這一政策的評價,那就要有足夠的佐証。在這一點上,我絲毫不感覺到奇怪,因為這是首長一貫的思維方式和工作作風。

小平同志在廣州過了春節,於1984年2月7日到達廈門。

在廈門期間,小平同志考察了東渡崗的五萬噸位碼頭、集裝箱碼頭、漁業碼頭、廈門大學、湖裡工業區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廈門機場。

廈門特區不同於深圳和珠海等地,由於起步晚,許多問題還制約著特區開發。在“鷺江號”游艇上,小平同志聽取了福建省委第一書記項南的工作匯報。

當工作匯報完之后,項南把一張廈門市地圖擺在小平同志面前說:“廈門特區現在隻有2.5平方公裡,太小了,應該擴大到全島的131平方公裡。”

小平同志問:“為什麼?”

項南回答說:“現在太束縛手腳了,即使很快全面建成也沒多大意思。廈門島四面是海,是天然隔離帶。如果全島建成特區的話,對於開展對台工作很有利。廈門離金門最近隻有1000多米,一開放,再搞一個落地簽証,‘三通’的問題就是不通也通了。這對祖國的統一有好處。”

聽到這裡,小平同志又仔細地看了看地圖,然后扭頭看著身旁的王震問道:“你說行不行?”

王震說:“我完全同意。”

小平同志又說:“我看可以,這沒有啥子問題嘛!”聽了這話,在場的省市領導都很高興。接著,項南又進一步匯報了“最好把廈門特區變成‘自由港’的想法”。他說:“現在台胞到大陸都不是直來直去,而要從香港和日本繞道。如果廈門是自由港,對兩岸人民的交流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當小平同志聽到廈門成為自由港要實行“貨物自由進出、人員自由往來、貨幣自由兌換”三點時,他點起香煙望著大海思索了一會兒,說:“前兩條還可以,最后一條不容易。但沒關系,在這個問題還沒解決之前,可以先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項南乘勝追擊,匯報第三個想法。他說:“我們還有個建議,想把‘廈門機場’改叫為‘廈門國際機場’,因為‘廈門機場’是為了飛往新加坡和東南亞一些國家方便,叫‘國際機場’有利於對外開放。”

小平同志聽后當即拍板說:“就是應當飛出去嘛!就用‘國際機場’這個名字!”

在場的人鼓起掌來。小平同志如此快捷、如此果斷地支持廈門的改革思路和措施,大家激動得快要跳起來了。

2月9日上午,小平同志參觀了廈門大學后,來到了剛剛開始興建的湖裡工業園區。在這裡,映入人們眼帘的與深圳和珠海截然不同:沒有熱火朝天的場面,沒有興建中的高樓大廈,更沒有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

廈門市委書記陸自奮和市長兼特區管委會主任鄒爾君先后介紹說,中央批准辦特區是在1980年,深圳和珠海動作很快,而廈門的湖裡特區到1981年還沒有動工,基礎設施問題還沒解決,真正行動起來是1982年的事。

這樣說來,如果同“深圳速度”相比較,廈門與深圳相差了兩年。所以,小平同志看到的廈門湖裡特區,除了管委會的辦公樓以外,隻有一座還沒有正式投產的地磚廠。

當市長鄒爾君把“特區面積太小”和“希望給予廈門特區自由港的政策”這兩個問題再次向小平同志提出來后,小平同志心裡早已有數了:這兩個問題還是之前項南同志提出的那兩個。

但是,小平同志並沒有當場承諾,只是給了市長鄒爾君一個暗示:你的要求,我轉告第一線的領導同志,讓他們去做決定。一句話,給鄒爾君市長吃了定心丸。

聽了小平同志的話,鄒爾君市長有了信心。他鼓起勇氣,也請小平同志給廈門特區題個詞。小平同志絲毫沒有猶豫地答應了,隨即鋪開宣紙寫道:“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更好些。”

看到小平同志的題詞,福建省和廈門市的各級領導興奮不已、信心百倍。他們從小平同志給予的答復中,充分地領悟到中央對於廈門特區的莫大期望和支持。他們表示:沒有理由不把建設的速度加快、把工作做得更好,並決心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追趕兄弟省市。

2月10日,伴著霏霏細雨,小平同志一行在廈門萬石岩公園后山上,種下了十多棵樟樹和南洋杉樹。

2月11日,小平同志抵達上海。在上海的時間最長,將近一周時間。

小平同志在上海考察了寶鋼,參觀了上海微電子技術及其應用匯報展覽,全面了解了上海市改革開放的具體情況,並作了重要指示。

2月15日,小平同志為上海寶山鋼鐵廠題詞:“掌握新技術,要善於學習,更要善於創新。”到該寫落款的時候,小平同志抬起頭來問我:“今天幾號了?”

當時我正在給首長照相,所以就一邊按快門,一邊回答說:“2月15日。”

2月17日,歷時26天的南方考察結束。小平同志一行帶著早春的氣息,從南方回到北京,准備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

(摘自《解放軍報》 張寶忠)

(責編:李璐穎、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