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1978年:鄧小平和他觸摸的世界

2018年08月28日09:13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11月的新加坡,即使在夜晚仍然暖風四溢。中國副總理鄧小平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談話也在升溫。兩人就像一對相識多年的老友,在飯后一起商量解決鄧小平“家裡”的問題。

這是1978年。中國在這一年決定推開國門,啟動變革。

鄧小平問,中國要改革、要發展,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李光耀說,教育。

鄧小平若有所思地說,中國因為“文化大革命”損失了兩代人的教育,影響很大,確實要恢復、要改革。

隨鄧小平訪問新加坡的翻譯施燕華回憶說,就是這天在新加坡總統府草坪上舉行的晚宴中,兩國領導人進行了最為推心置腹的一次談話。

鄧小平再次重申了白天會談中的觀點,中國將實施新的僑務政策。這也是他此次南亞、東南亞之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向周邊國家釋疑,爭取支持,並消除“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他告訴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我們說真話,是真誠的,不說假話。”

一個月前的日本之行,鄧小平親眼目睹了發達國家的優勢,這也許使他更急迫地想了解造就了“新加坡奇跡”的原因。

這一年,74歲的鄧小平先后4次出訪了7個國家。領導人如此頻密地出訪,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都很罕見。

新加坡是鄧小平這一年正式出訪的最后一站,短短兩天的行程令他念念不忘。直到1992年,他視察南方時還提到要學習新加坡的社會管理經驗:“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他們管得嚴,我們應當借鑒他們的經驗。”

要比就要跟國際比,不要與國內的比

尋求現代化經驗,是鄧小平訪問新加坡的主題之一。

在白天不同尋常的會談后,鄧小平和李光耀在晚宴上的傾談更加親切而坦率。對中國最有吸引力的,是新加坡開放和引資的經驗。由於這時新加坡也處在轉型期,他們還談到了勞動密集型發展期之后的種種情況。

李光耀說,鄧小平在1978年所看到的新加坡,為中國人要爭取的最基本的成就提供了一個參考標准。

這種標准不僅是經濟上的,也是社會發展上的。

鄧小平本來要進入新加坡的普通住宅小區考察,但由於安全原因未能如願。他於是到新加坡住房和發展局聽了關於公共住房計劃情況的介紹,最后登上該局22層辦公大廈頂層,遺憾地遙望了這些住宅小區。

在接見中國駐新加坡機構主要負責人時,鄧小平說,北京在前三門一帶建了30棟房子,外面好看,裡面就不行了。可派人出來看,學人家是怎麼搞的。“要比就要跟國際比,不要與國內的比。”

施燕華說,要回國那天,她正在收拾行李,突然鄧辦主任王瑞林走進來說,小施快准備一下,首長要看看你住的房子。

鄧小平來到這個普通房間,認真看了房間的每個空間,特別是洗澡間。最后自言自語地說,很好、安排得很合理。

由於同樣原因,鄧小平沒能進入著名的裕廊工業園區,隻在裕廊鎮山上5層高的瞭望塔裡鳥瞰這個新加坡最大的工業區。

裕廊工業園區是全亞洲最早的開發區之一,也是亞洲最富經濟活力的區域。它位於新加坡西南部的海濱地帶,面積60平方公裡,本為荒蕪之地。新加坡以這個園區為基地,選擇了以吸引跨國公司投資為主的發展道路。

在裕廊鎮政廳裡,鄧小平聽取了裕廊鎮管理局主任的介紹。施燕華說,在新加坡的這兩天,鄧小平很少講話或者評論他見到的新事物,但新加坡之行顯然讓他有所心得。

1979年10月,鄧小平講道:“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們怎麼利用外資。新加坡從外國人所設的工廠中獲益。首先,外國企業根據淨利所交的35%稅額歸國家所有﹔第二,勞動收入都歸工人﹔第三,外國投資帶動了服務業。這些都是(國家的)收入。”

尋找“長生不老藥”

與緬甸、尼泊爾、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相比,訪問日本對於鄧小平具有另外的意義。

為鄧小平1978年訪日做翻譯的王效賢告訴記者,她覺得鄧小平那時已經對開放有了大概的規劃,訪問日本就是要看一看,充實這個規劃。

其實,從1977年底開始,中國已陸續派出多個官方代表團出國考察。到鄧小平赴日前,這些考察團已到過西歐、東歐的主要國家以及港澳地區。

1978年9月,鄧小平出訪朝鮮。他在同金日成會談時提到,一定要以國際上先進的技術作為搞現代化的出發點。“最近我們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們落后。什麼叫現代化?50年代一個樣,60年代不一樣了,70年代就更不一樣了。”

訪朝歸來,鄧小平視察東北三省,其間多次提到出國考察團匯報的情況。

當時正在建設的霍林河煤礦要引進聯邦德國技術。雖然沒有去過聯邦德國,但是鄧小平一針見血地說,聯邦德國的機器是完全自動化的,要引進人家的技術,就要學習人家的管理方法,按他們的管理方式進行生產。

他講道,人海戰術打不贏現代化戰役。要培養人才,不但管理人員要合格,就是工人也要合格。“聯邦德國、日本工人起碼要高中文化程度,而且是比較好的,這樣才能掌握技術。我們要好好學習,到外國去看一看,看人家怎麼管理的。”

在聽取了各個考察團的匯報之后,鄧小平於10月底動身出訪日本,親眼“見識”這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現狀。

鄧小平一行10月22日下午抵達東京。在29日結束訪問前,鄧小平先后參觀了4家大型工廠。

在同社會黨委員長飛鳥田一雄等在野黨領導人會談時,鄧小平說,聽說日本有長生不老藥的故事,這次訪問的目的是:第一,交換批准書﹔第二,對日本的老朋友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第三,尋找長生不老藥。他解釋說,就是尋求日本豐富的經驗。

我懂得什麼是現代化了

鄧小平在日本參觀的四家企業分別是日產汽車、君津制鐵所、鬆下公司和日本造幣局。這些都是當時日本最引以為豪的支柱企業。

每參觀一個項目,鄧小平往往在詳細詢問后陷入沉思,直到下一個新項目出現。

在日產公司,鄧小平講了那句著名的話:“我懂得什麼是現代化了。”

當時他入鄉隨俗地說,承蒙各位指教,使他獲得了新的知識。他還說,中國也制定了現代化的目標,歡迎日本產業界到中國合作。

鄧小平還體驗了兩個世界之最:最快的氣墊船和最快的火車。他在新干線特快列車上的那句話同樣被世人熟知:“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

當時有日本記者問中國是否有建設新干線的計劃,鄧小平當即表示,有建設的打算,但是時間沒有確定。

日本先進的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無疑激發了這位中國領導人的雄心。

鄧小平乘坐有140多個座位的新型氣墊船去了日本鋼鐵之城君津,這裡有新日本鋼鐵公司最大的一座鋼鐵廠,同時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鋼鐵企業:由於全自動化生產,許多車間裡幾乎看不到一個工人。

鄧小平最后問新日鐵董事長稻山嘉寬,能不能幫中國建設一個比君津制鐵所還好的鋼鐵廠。稻山嘉寬回答,當然可以。

這個“比君津制鐵所還好的鋼鐵廠”就是后來的寶鋼。

直到臨回國時,鄧小平仍意猶未盡。他讓人把日本現代化的企業和設施拍一些紀錄片,“我先看一看”。

鄧小平訪日的電視片隨后在國內公開播放,這也是很多中國人第一次目擊先進國家的情況。

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學習

鄧小平從東南亞出訪歸來時,中央工作會議已經開幕。1978年12月13日,他在閉幕會上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對於經濟,他說道:“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學習,向外國的先進管理方法學習。”他把在日本、新加坡所見的管理體制一一羅列出來。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也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面對巨變中的、陌生而又吸引人的世界,中國的決策者,決定發動一場新的戰役來縮小中國和世界的差距。

1979年底,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訪華。他問鄧小平,未來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

鄧小平想了想說,當時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250美元,用20年時間翻兩番,雖然仍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但總量已經持平。那時人民可以吃飽穿暖。這種狀況叫做小康。

在場翻譯的王效賢聽了一愣:之前從來沒遇到過這個詞。日本雖然也有“小康”一詞,卻是指人體恢復的情況,而不是生活狀態。

情急之下,王效賢就直接用了日語的“小康”,大平正芳卻也明白了鄧小平的意思。

中國的小康之路,就這樣開始了。(山旭)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

(責編:趙亮、李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