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脫貧攻堅 統一戰線在行動【3】

2018年07月13日09:00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脫貧攻堅 統一戰線在行動

精准對接推動

讓“千企幫千村”扶貧新模式競相涌現

“這是今年邯鄲各縣擬發展和建設的83個扶貧項目,您可以根據企業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挑選跟進,我們將在近期組織對接推進活動。”7月初,我省部分民營企業家收到了一份項目清單。

怎樣將民營企業優勢、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和貧困群眾意願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穩定可持續的脫貧模式,是“千企幫千村”行動取得實效的關鍵,也是我省各級統戰部門和工商聯的努力方向。自2016年行動啟動以來,他們積極引導貧困地區做好項目儲備,組織民營企業與幫扶對象精准對接,種植養殖、農村電商、文旅康養、產業園區建設等項目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扶貧新模式,為貧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龍頭企業+基地+農戶+保險”,解決貧困群眾后顧之憂。

“蘑菇不好種、花錢多,種了賣給誰、能不能賺錢,以前心裡沒底,不敢種。現在踏實了,種的時候公司派人教,收的時候有公司兜底。今年自己種蘑菇,加上到基地打工,收入怎麼也有幾萬塊。”承德縣頭溝鎮雙廟村貧困群眾劉子林跟記者算了一筆脫貧賬,臉上樂開了花。

在省各級統戰部門和工商聯的搭橋協調下,承德市雙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千企幫千村”中對接雙廟村。他們把企業優勢與群眾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建設蘑菇種植扶貧基地,逐步打造出“龍頭企業+基地+農戶+保險”扶貧模式,有效規避了多方面的風險:出菇基地由公司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避免了農戶的投資風險﹔公司聘請業內專家組織技術培訓,規避了農戶的種植風險﹔引入保險機構承保自然災害,不再靠天吃飯﹔公司保底價收購+商業保險,避免“谷賤傷農”。2017年,這一項目流轉土地1700余畝,建設7個出菇基地,帶動28個貧困村1640戶貧困戶,人均增收1200元到3000元不等。

把貧困群眾的顧慮考慮充分、解決徹底,才能讓他們能干、願意干。在“千企幫千村”行動中,這樣的扶貧項目還有很多:威縣德青源“金雞”模式、崇禮順齋瓜菜定點採購、隆化縣千喜鶴肉牛養殖小區、沽源和赤城縣弘基馬鈴薯種植基地、青龍同盛醫藥種植基地等。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了當地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村企共建園區,實現多方共贏。

錯落有致的古建筑,特色鮮明的文化廣場,姹紫嫣紅的花卉苗圃,潔淨如新的旅游公廁……6月的平山縣南文都村讓記者眼前一亮。村黨支部書記范明平向記者介紹,“前面就是我們的主打景區文都河生態觀光園,現在已經完成一期建設,秋天游客就可以在生態主題餐廳品嘗到我們種的有機葡萄了。”

企業注資修建園區,村集體和貧困群眾以土地、林場或勞動力入股。這是石家庄市工商聯在深入調研考察的基礎上,幫助南文都村引進的文都河農業生態觀光園項目。園區由河北柏勝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規劃佔地5300畝,總投資11.78億元,共分三期建成,目前已完成投資3000余萬元。

借助園區項目搭建村企合作平台,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開拓出了一條村企共建、共謀共贏的路子。據了解,項目一期工程流轉土地1200畝,覆蓋了64戶貧困戶中的51戶﹔貧困群眾園區就業5000人次,薪資報酬近100萬元﹔貧困戶扶貧資金入股,年底分紅10%﹔企業先行墊資600多萬元,改造村容村貌,修繕了原有古建筑。“項目建設期,已經帶動貧困群眾和村集體實現了多重收益。”該項目負責人張寧說。

成立扶貧基金,實現集中力量、精准投入。

近期,省工商聯謀劃的“中冀扶貧基金”進入成立前的最后階段。基金面向省內民營企業進行募集,規模不低於1億元,投資方向以產業投資扶貧為主,兼顧公益事業。在運作方式上,主要採取產業龍頭為主導、基金投資支持為輔助,建立深度綁定農戶利益的機制,通過機制惠及更多貧困人口。

集結民營企業的力量精准投入,或者組織有實力、有熱情的大型民企對貧困縣開展整體幫扶,這是我省統戰部門和工商聯在“千企幫千村”實踐中的有益嘗試。

各地也在進行積極探索。5月5日,河北海生集團發起的“河北海生慈善基金會”在邢台揭牌,計劃每年籌資400萬元,用於對貧困家庭學生、傷病殘特困家庭等貧困群體的救助。

經過兩年多的持續努力,“千企幫千村”已經成為民營企業參與社會扶貧的重要平台、聯系貧困群眾的橋梁紐帶。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已有1137家民營企業(商會)參與,投入資金14.4億元,惠及1650個村、20.9萬人。今年,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著力打造“千企幫千村”升級版,近期准備組織全省民營企業總結交流電視電話會,推廣成功的扶貧模式和經驗,表彰社會貢獻突出的民營企業家。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楊亞瀾、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