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中央給一汽下達了一項十分艱巨而重要的“第一任務”:為軍委主席鄧小平制造兩台在慶祝建國35周年盛大閱兵式上乘用的紅旗防彈檢閱車。
當時一汽的轎車生產正處於停步狀態,因為紅旗轎車已經停產,正在轉型生產CA630紅旗旅游車,若要再生產紅旗特種車困難非常大。但是一汽的造車人一想起鄧小平對民族汽車工業的關懷和支持,就下定決心,條件不具備創造條件也要完成任務。於是,一場高質量、高水平、高速度的轎車生產硬仗在一汽轎車廠專用車間展開了。
制造現代化的紅旗檢閱車有三大難關,一是要採用特殊材料(炸彈都炸不壞的裝甲鋼板,可以升降的防彈樹脂玻璃等)達到防彈性能﹔二是要採用最嚴密的設計使自動活動頂篷在縮放時不影響轎車的整體形象﹔三是要保証升降腳踏板能自動平穩迅速升降。當時某種材料制造技術隻有美國有,一汽決定和國防工業系統密切合作,自力更生生產這種材料。
時間緊,任務重,一汽立即組織了攻關隊。設計人員開動腦筋、工人師傅大膽創新,領導干部和職工夜以繼日苦干。經過全體攻關隊員的努力,紅旗特種檢閱車終於試制成功。它不僅解決了活動頂篷的伸縮問題,而且攻克了自動升降腳踏板及全部電控難關,使發動機的操縱穩定性達到國外同類車水平。樣車試制出來后,又專門到靶場進行實彈射擊,還投擲手榴彈發射火箭筒進行“摧殘”。試驗結果顯示,樣車安全性能良好。
防彈檢閱車整體設計雍容華貴又威武庄嚴,整車長、寬、高取最大尺寸。發動機結合一汽生產情況自行設計,車身設計在結構上吸取了克萊斯勒、林肯、凱迪拉克三種美國大型轎車的優點,體現了我國當時轎車生產的最高水平。一汽人以飽滿的熱情和忘我的勞動,提前11天完成中央下達的任務。
國慶節前夕,當兩輛嶄新的紅旗檢閱車發往北京時,人們高興極了,派出最好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北京南苑機場連續3天進行道路試驗。國慶節的前一天,即9月30日晚8時,紅旗檢閱車以雄偉的英姿開進了中南海。
1984年10月1日國慶35周年大典,天安門廣場紅旗招展,那是站立起來的中華民族展示軍威、國威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嶄新成果的一次大盛會。上午10時,鄧小平在雄壯的軍樂聲中走下天安門城樓,由閱兵式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上將陪同,乘坐牌號A01—3430紅旗CA770TJ敞篷防彈檢閱車檢閱陸、海、空三軍將士。此時此刻,所有的鏡頭都對准了這位世紀偉人和他乘坐的紅旗檢閱車。
國慶35周年閱兵式,是在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動亂之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勢下舉行的。受閱部隊10370人,各種作戰飛機117架,導彈189枚,坦克裝甲車205輛,火炮126門,火箭布雷車18輛,輕武器6429支(挺),汽車2216輛,組成46個方(梯)隊。其中地面方隊42個,包括1個儀仗隊,6個軍事院校方隊,5個徒步方隊,水兵、空降兵、女衛生兵、武裝警察各1個方隊,2個302反坦克導彈方隊,7個炮兵方隊,1個火箭布雷車方隊,1個523輪式裝甲輸送車方隊,3個六三式履帶裝甲輸送車方隊,6個坦克方隊,1個海軍導彈方隊,2個地空導彈方隊,1個戰略導彈方隊,男女民兵各1個方隊。
紅旗車載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徐徐駛過長安街。“同志們好!”“首長好!”呼聲隨著檢閱車所到之處此起彼伏。
1984年11月3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國慶首都閱兵總指揮秦基偉分別給一汽簽發嘉獎令和慰問信,以表彰一汽在國慶閱兵中的突出貢獻。(摘自《內蒙古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