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一大早,鄰水縣長安鄉農技站站長吳小榮就在貴人槽大堰村來回奔波,查看村民新栽種的茄子、四季豆等蔬菜的生長情況,指導村民做好雨水時節田間管理工作。
“有吳站長提供技術指導,去年我家種植的蔬菜收入9000多元。”嘗到甜頭的貧困村民黃學政告訴記者,今年他打算把家裡的土地全部用來種植蔬菜。
從貴人槽的生態蔬菜種植基地到柑子鎮的生豬養殖場,隨處可見村民們依靠科技發展種養業的繁忙身影。今年,脫貧攻堅總攻號角響徹鄰州大地,該縣積極整合全縣科技資源,通過搭建科技扶貧平台、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和送科技下鄉等措施,不斷提高貧困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技能,奮力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
科技扶貧平台解決生產難題
“科技扶貧平台真是我們發展生產的好幫手!”4月23日,鄰水縣三古鄉天星村村民王述華感慨地說。
原來,前不久,王述華家中栽種的柑桔樹生病了,用盡各種土辦法都不見效,望著日漸枯黃的柑桔樹,王述華隻好向鄉上的科技扶貧信息員曾小飛求助。曾小飛到實地查看后,立即向“四川科技扶貧在線”鄰水運管中心平台報送信息:“天星村村民王述華家中的柑桔樹葉尖變黃,有黃色的病斑,希望得到解決。”並上傳了用手機拍攝的病變柑桔樹圖片。
收到“科技求救”信息后,鄰水運管中心平台分診人員魯依娜指派縣級專家彭政文給予診斷解答。彭政文根據圖片及文字信息,很快作出答復:“對於輕病樹可用1000單位的鹽酸四環素1.5—2kg注射樹干,有治療效果。”王述華按照該方法操作后,柑桔樹的病情得到控制,並逐步好轉。如今,王述華逢人就夸“科技扶貧在線”平台的作用大。
像王述華一樣通過“四川科技扶貧在線”鄰水運管中心平台解決生產難題的貧困村民還有許多。
縣教育科技體育局科技股股長馮永強介紹,“四川科技扶貧在線”平台構建了省、市、縣三級運管體系,用戶可通過下載APP,像在線聊天一樣發起咨詢。針對沒有條件的貧困戶,該縣則依托各鄉鎮信息員收集貧困戶遇到的問題,在鄰水運管中心平台上提問,由分診人員協調專家網上坐診解決,縣級專家解決不了的問題,就上傳至市、省平台,由上一級專家會診解決。
2017年9月29日,“四川科技扶貧在線”鄰水運管中心平台順利通過科技扶貧第三方權威機構評估投入運營使用。截至目前,該平台共注冊縣級專家147人、各鄉鎮信息員359人,錄入貧困戶22772人,收集信息1423條、完成1299條,解決重難點技術問題20余個。
科技項目變“輸血”為“造血”
貧困村存在哪些致貧因素?有哪些特色資源優勢?需要組建什麼樣的科技服務機構?針對這些問題,鄰水縣積極組織科技人員深入貧困村開展項目調研,分析產業優劣勢,引導貧困村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鼓勵涉農企業、龍頭企業積極申報扶貧類項目,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實現貧困村、貧困戶長效脫貧致富。
以長安鄉為例,針對貧困地區氣候、土壤、交通等不同資源環境條件,該縣力促大堰、秀峰等貧困村調整產業結構,使無公害蔬菜種植產業成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法寶”。
按照“育企業、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帶農戶”的思路,該縣運用“企業+基地+農戶”模式,讓企業與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並依靠科技引領,帶動農戶脫貧致富。柑子鎮依托繆氏庄園投入的省科技廳立項資金100萬元,建立四川省科技扶貧示范基地,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0戶、周邊農戶248戶發展葡萄種植。
“支持農頭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社牽頭開展產學研用協作,開展水果、蔬菜、家禽等生態食材產業技術集成與示范運用,培育壯大一批特色農業產業,讓科技成果在村裡開花結果。”馮永強介紹,目前,該縣與四川農業大學、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用合作關系,通過科技項目支撐,組建了廣安市生態食材研究院,為扶貧產業基地的建設提供優質服務。
與此同時,該縣積極對接科技扶貧項目,通過資金幫扶、產業輻射,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使科技扶貧的效益得到最大發揮。目前,該縣已爭取扶貧類項目3個,籌集資金120萬元,建成種植養殖示范基地3個,培育新品牌3個。
“不管是因地制宜的產業調整,還是以示范基地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科技扶貧模式的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馮永強說。
送科技下鄉提高技能水平
4月20日,鄰水縣組織科技人員在柑子鎮開展生豬養殖技術培訓活動,對農村生豬飼養管理技巧、常見病的防控、種豬繁育技術和標准化圈舍的建設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講解,80余人參加培訓。
“通過培訓,我學到很多生豬養殖新知識,還留了科技人員的電話,以后我家養的十多頭豬要是遇到問題,隨時可以打電話咨詢。”金鼓村貧困村民黃開學高興地說。
扶貧到基層,更要深入田間地頭,這是科技扶貧的一大特色,也是科技人員實打實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最好說明。
“這類嫩芽是不是要抹掉?多的葡萄是不是要剪掉一部分?”4月23日,在九龍鎮七星村葡萄園基地裡,村民魯小東拉著鎮上科技人員彭良英不停地詢問。
“這幾年多虧了科技人員的幫助,我的葡萄園規模才越來越大。”魯小東告訴記者,搭上科技脫貧致富的快車,目前自家的葡萄園規模已達100畝。
在精准扶貧工作中,鄰水縣組織省、市、縣涉農科技人員針對群眾在種植、養殖等方面遇到的難題,扎實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突出抓好種養大戶、農業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骨干的技術培訓,並選派科技特派員、農技人員到農村蹲點指導解決技術難題,提高村民的種養水平。2017年,該縣累計開展培訓10余場次,培訓貧困村民3000余人次,提供技術咨詢1200余人次,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此外,該縣充分利用重要節點,通過擺攤設點、發放技術資料、現場講解等宣傳活動,重點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重大疫病防治等開展科普宣傳,提高貧困戶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的能力。目前,共開展各類科技活動25場次,印發技術資料10萬余份。(鄰水記者站 熊興文 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