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中央工作會議決定川漢鐵路不經過湖南而過湖北。11月,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段君毅飛抵四川,向正在四川視察工作的鄧小平請示,根據中央決定改線,正在籌建的第二汽車制造廠可在襄渝沿線選擇廠址。1966年初,一機部給中央寫報告:根據鄧小平指示和鐵路修建計劃,二汽廠址選在鄂西鄖縣十堰地區一帶。
1966年5月10日,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確認二汽廠址。5月底,中國汽車工業公司確定武漢汽車制造廠劃歸第二汽車制造廠,作為其中間試驗基地。1967年4月1日,二汽破土動工。1968年12月,國家計委、國家建委批准二汽建設方案,汽車年產10萬輛。1969年9月1日,二汽全面開工,在湖北十堰進行大規模基本建設。
1980年7月22日,鄧小平由湖北省委第一書記陳丕顯陪同來到他牽挂的二汽。上午8時整,到達十堰市。二汽黨委書記兼廠長黃正夏等前去迎接。鄧小平一見大家,高興地說:“早就想來看看,這次來成嘍!”陳丕顯幽默地補了一句:“鄧副主席在宜昌參觀葛洲壩工程時就問到二汽,這次完全是自覺自願來的。”引起一陣笑聲……
二汽當時有職工5萬多人,年產汽車8萬輛。有著在國外大型汽車制造廠工作經歷的鄧小平,懷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審視著當時中國最具先進水平的汽車制造企業。當他看到車間大拉床上的廠標“濟南第二機床廠”時,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我們的機械工業能造這個,不錯嘛!以我國自造設備為主,適當進口些高精度設備,這樣武裝現代化工廠的道路和經驗值得總結。”
當負責同志介紹二汽自籌資金分期建設的續建計劃時,鄧小平點頭稱贊:“我看過國務院批准你們這樣做的文件。”接著又問:“四川大足汽車廠是不是可以照二汽的辦法辦?”
總裝廠擺放的各種型號的東風系列產品,引起了鄧小平的極大興趣,他說:“一定要注意品種系列化的生產,汽車廠也可以生產非汽車產品。二汽注意滿足軍用這是好的,但是從長遠、根本看,主要應搞民用的,軍隊要車,第一批要得多,以后就逐漸減少。你們又搞5噸,又搞8噸,都是民用的,這很好。”
在觀看軍用越野車爬坡表演時,鄧小平說:“兩噸半越野車,我知道,聽說在戰斗中還立了功,部隊很歡迎。”看到越野車爬上32度的陡坡時,他點了點頭:“能爬上這麼陡的坡,部隊當然歡迎嘍!”
在匯報到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希望合作的時候,鄧小平笑了:“那好呀,雷諾汽車廠我知道,20年代我在這個廠做過工。從這個情況可以看到一個問題,目前資本主義國家汽車好像已經飽和,還有生意可做。既然汽車可以出口,其他機械產品也應當能夠出口,這說明外貿潛力很大,隻要把質量搞好就能出口。”負責人匯報其他企業採用多種形式籌組聯營公司的設想,鄧小平說:“應當這樣搞,不這樣不能打破‘小而全’,這是保護競爭、促進聯合,二汽這樣的大廠,應當作為中心,帶動幾個省搞專業化協作,把專業公司組織起來。”
在鑄造一廠,看到干淨整潔的車間,鄧小平感慨地說:“一般鑄造車間都很臟,這裡卻比較干淨,溫度也適宜,這不僅對工人的健康有好處,而且對鑄件的質量也有密切關系。”
鄧小平對二汽的評價是:“二汽生產好,管理也不錯!看了二汽說明我們中國的機械工業是不錯的,有許多設備可以造,汽車能過關嘛!機械行業行,別的方面也行嘛,就是說,從汽車工業可以看出機械工業的水平。”
在視察完二汽回武漢的途中,鄧小平興致勃勃地對陳丕顯說:“二汽領導中的青年干部不少,又有多年領導經驗,而且有文化、有專業知識,表現也不錯。這可以看到,我們黨是有人才的、有干部的。”(明紅)
(摘自《內蒙古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