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鄧小平主持修建成渝鐵路

2018年03月20日08:43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時,由於歷經戰火和國民黨的盤剝,大西南仍呈現出百孔千瘡、百廢待興的局面。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的鄧小平,真正使其飲譽西南的,是他主持領導了成渝鐵路的修建工作。

修筑鐵路是四川幾代人的夢想。四川雖物產豐富,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稱,但周圍山險水急,道路崎嶇,“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因而在政治、經濟上不能與全國同步發展。清朝末年,四川人民為了發展交通,修筑鐵路,出過無數的錢,流過不少的血,進行過無數英勇、壯烈的斗爭。然而,由於社會制度腐敗,直到四川解放,成渝路上始終沒有鋪過一條鋼軌。

作為四川人的鄧小平深知交通不發達對於四川經濟發展的巨大制約作用。他下定決心並開始積極籌劃為四川人民辦好修建成渝鐵路這件實事。1949年6月,鄧小平在上海認識了陳毅的堂兄——兵工專家陳修和,請這位抗戰期間在大西南做兵工工作的專家談了西南的情況。當陳修和介紹成渝鐵路由於國民黨的腐敗,至今沒有建成時,鄧小平下了決心:成渝鐵路一定要搞,盡快搞。他拜托陳修和為西南建設物色一批科技人才,並請陳修和為修建成渝鐵路寫一份建議書。

二野大軍南下之前,鄧小平與劉伯承鄭重表示:“我們到了四川,一定要把成渝鐵路修好。”鄧小平專門派二野軍械處處長陳志堅帶著他的親筆信,到上海拜訪了陳修和。陳修和不負所望,為西南建設精心物色了幾十名兵工技術專家,組成一個技術大隊。當二野大軍進軍西南的炮聲隆隆震響的時候,這些專家已經開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西南工業、交通、水利等建設嘔心瀝血地起草建議書了。

修筑成渝鐵路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但鄧小平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絕不可能百廢俱興,而隻有先集中力量辦好一兩件事。他緊緊抓住成渝鐵路建設這件事,作為爭取人心、穩定人心、帶動四川經濟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重慶解放才一個星期,鄧小平就主持西南局委員會會議,作出了修建成渝鐵路的重要決策,而當時,成都戰役尚未開始。

1950年6月中旬,成渝鐵路正式動工。鄧小平在開工典禮上發表了具有號召力的講話。他在致詞中說:“我們進軍西南就下決心要把西南建設好,並從建設人民的交通事業開始做起。”他要求參加這一工程的人民解放軍、工程技術人員和人民群眾團結一致,克服困難,扎實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

西南解放之初,清匪反霸斗爭尚未結束,社會改革剛剛開始。修建成渝鐵路,既無經驗,又無現成的施工隊伍和設備。為了盡快地修通成渝鐵路,同時減輕人民負擔,在鄧小平指揮下,西南軍區及其所屬部隊先后組織了5個軍工筑路總隊計3萬余人參加筑路。指戰員們扛著“開路先鋒”大旗,投入了緊張而又極其艱苦的勞動。與此同時,還先后動員10萬民工參加筑路。鄧小平很重視對廣大職工、民工進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宣傳教育,引導他們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解決不少職工認識上的模糊和思想波動。他特別強調要調動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明確指示:“要學會掌握修路技術,尊重技術人員的指導。”對技術人員要大膽使用,使他們做到有職有權。在工資待遇上盡量給予從優,在政治上盡量給予關心,在榮譽上盡量給予表彰、鼓勵。鄧小平的這些指示落到實處后,極大地調動了技術專家的積極性。他們嘔心瀝血、盡職盡責,對加快施工進度,確保按時通車,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鄧小平和西南黨政機關的直接領導和高度重視下,經過修路大軍的奮戰努力,成渝鐵路的工程進展十分迅速。當年年底鐵路修到江津﹔1951年“七一”通車到永川﹔1952年6月13日把路軌從重慶鋪到了成都,同年7月1日,成渝鐵路全線通車。川西平原為之轟動,燃炮擊鼓,數日不絕。成都市郊,人山人海,扶老攜幼,爭看鐵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分別題詞祝賀。

成渝鐵路起自成都,經簡陽、資陽、資中、內江、隆昌、榮昌、永川、江津等縣市而達重慶,它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中國鐵路史上第一條由中國人民自己設計施工、用自己生產的鋼軌和枕木建成的鐵路。(宮力 周敬青 張曙)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編:秦晶、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