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撥亂反正,二是全面改革
新時期剛開始,我們面臨著一個極其重要的關鍵性問題,就是如何認識和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沖破了個人迷信,批判了“兩個凡是”,但是“左”的思想根源還沒有完全消除,影響仍然存在。同時,黨內外又出現了另外一種思潮,就是在要求
糾正毛澤東晚年錯誤理論和實踐,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同時,對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發生懷疑和動搖,進而全盤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面對這樣的情況,鄧小平和黨中央領導集體以巨大的政治、理論勇氣,排除了來自左、右兩個方面的干擾,將毛澤東的晚年錯誤和毛澤東思想區別開來,堅持科學地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為了統一全黨的思想,鄧小平主持起草並在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全面系統地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歷史的經驗教訓,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同時堅決頂住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錯誤思潮,維護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肯定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決議》標志著新時期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基本完成,為我國進入全面改革的新階段奠定了基礎。
正如江澤民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所說:隨著國內局勢的發展和國際局勢的變化,越來越顯示出黨作出這個重大決策的勇氣和遠見。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誰道出了他那個時代的意志,把它告訴他那個時代並使之實現,他就是那個時代的偉大人物。歷史進入20世紀70年代,在決定中國命運和中華民族前途的關鍵時刻,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時代精神,領導了以改革開放為標志的“第二次革命。”鄧小平指出:舊的那一套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証明是不成功的。過去我們搬用別國的模式,把自己封閉起來。歷史在前進,我們卻停滯不前,就落后了。發展的經驗,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告訴我們,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政策不行。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這樣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
改革開放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起步,十二大以后全面展開。它經歷了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體制的改革到各方面體制的改革,從對內搞活到對外開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在這個進程中,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領導我們黨確定了一整套路線、方針和政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戰略決策。其中主要有: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斷排除來自否定改革開放的“左”的干擾和否定四項基本原則的右的干擾,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引向深入﹔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步驟和宏偉目標﹔不斷破除舊的傳統觀念的束縛,逐步從過去社會主義隻可以搞計劃經濟的模式中擺脫出來。從陳雲、李先念提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調節相結合和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經過改革實踐的發展和十二大、十二屆三中全會、十三大的理論探索,特別是經過1992年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和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的講話,十四大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偉大創舉:興辦經濟特區,開放沿海城市,對外開放逐漸向全國推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把科技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為黨和國家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打下基礎﹔大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走依法治國的道路﹔作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新判斷,改變了“一條線”戰略,調整了與美國、日本、歐洲國家和蘇聯等國的關系,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現代化建設創造了一個和平有利的國際環境﹔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解決了歷史上留下的香港、澳門問題,推動了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作出了人民解放軍裁軍一百萬的重大決策,提出了新時期軍隊建設的指導思想,推動了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鞏固和發展了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充分調動了億萬人民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確定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完善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等等。這些,概括起來,就是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在這個偉大的歷史進程中,因為有這些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有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做中流砥柱,我們的黨和國家經受了各種困難和曲折,保証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取得了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提倡這個,不要提倡本本
翻開《鄧小平文選》一至三卷,一派朴實無華、清新自然的氣息便會扑面而來。是的,鄧小平的文章裡並沒有刻意建構一種什麼體系的滔滔巨論,也沒有那些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的鴻篇說教,有的只是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問題而說出的實實在在的大白話,通俗易懂,文如其人。說文如其人,那麼,鄧小平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了解一下鄧小平的歷史,研讀一下鄧小平的著作,回顧一下這些年來我們國家所走過的路,人們不難得出自己的結論。毛澤東曾經多次這樣評價過鄧小平:他這個人善於按辯証法辦事,比較公道,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西方的許多政治家和評論家都習慣地把鄧小平稱為中國最大的現實主義者和務實派領導人。鄧小平自己則這樣回答外國客人:我是實事求是派。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