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為鄧小平同志起草講話稿

2018年01月26日10:37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在三中全會之前舉行了一個中央工作會議。三中全會舉行的日期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為期5天。會前的中央工作會議舉行的日期是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為期36天。這兩個會議之間存在一種不尋常的關系,在紀念三中全會時,不能不同時紀念中央工作會議。

在中央工作會議開始前后,葉劍英和鄧小平就著手准備在大會上的講話,而且找人起草。

12月2日,鄧小平找胡耀邦和我到他家裡談起草講話稿的問題。鄧小平自己寫了一個講話稿的提綱,一共有7個問題:一、解放思想、開動機器﹔二、發揚民主、加強法制﹔三、向后看是為的向前看﹔四、克服官僚主義、人浮於事﹔五、允許一部分先好起來﹔六、加強責任制,搞幾定﹔七、新的問題。在提綱的最前邊,鄧小平還加了“對會議的評價”這個問題。所以加起來是8個問題。

鄧小平首先說:“想了一下,不准備長稿子。”第一個問題是對會議的評價。他說:這次會議了不起,五七年(1957年)以后沒有,五七年以前有,延安(時期)有。這個風氣要傳下去,(這是)很好的黨的生活,黨的作風,既有利於安定團結,(又有利於)防止思想僵化,實在可喜。

第二個問題是解放思想、開動機器。他告訴我們寫這個問題時要“講點理論的重要”。他說:這個爭論(指真理標准問題討論)很好,越看越好,越看越是政治問題,是國家前途命運問題。他提出要解決新的問題,全黨全民要開動腦筋。

第三個問題是發揚民主、加強法制。他指出:現在這個時期更要加強民主。集中那麼多年,現在是民主不夠,大家不敢講,心有余悸。發展經濟,(要實行)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工廠工人監督,農村社員監督。他還說:“目前主要反對空頭政治,反對說空話。”他談到自主權與國家計劃的矛盾時說,這個矛盾隻能靠價值法則及供求關系來調整。否則不能自主。要靠質量,質量好會暢銷全國。不要怕亂,市場不會亂,承認市場的一定調節。他說,經濟民主,重點不是政治,重點是經濟民主。有些要用法律,如民法、刑法,各種單行法,總之應該有法律。地方也可以立法。

第四個問題是向前看。他說,這個會議向后看解決一些問題,目的是為了向前看。不要一刀切,解決遺留問題,要快,干淨利落,時間不要長。完全滿意不可能。還說,安定團結十分重要。“文化大革命”中的問題,不要糾纏這個問題。“文化大革命”不要涉及,讓時間來說清,過一段時間再說這個問題,沒有一點虧吃。

第五個問題是克服官僚主義。他批評了人浮於事、拖拖沓沓的現象,還批評有幾多如會議多等。鄧小平提出:要學會管理,培養與選用人才,使用人才,改革規章制度。好的企業必須用先進的辦法管理。黨委領導好不好,看企業管得好不好,看利潤,看工人收入。城市如此,農村也如此,各行各業也如此。

第六個問題是允許一部分企業、地區、社員,先好起來。他說這是一個大政策。允許一部分先富起來,農村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再到百分之二十,城市百分之二十。鄧小平說這樣才有市場,本身就促進開辟新行業。要反對平均主義。干得好的,就影響左鄰右舍。

第七個問題是加強責任制。在批評了無人負責的現象后,鄧小平說搞“幾定”:一、什麼項目﹔二、從哪裡引進﹔三、定在什麼地方﹔四、定哪個人從談判到管理。可能六七定,開單子。並頭進行,不耽誤時間。國內企業也要專人負責,專門機構搞“幾定”,請些專家,譬如榮毅仁就可以當專家。

第八個問題是新措施新問題。鄧小平提出要搞人員核算標准。

鄧小平有如此詳細的提綱,又做了如此具體的談話,我們這些起草講話稿的人就好辦了。從鄧小平那裡回來,胡耀邦和我找了國務院研究室的林澗青等人趕緊起草稿子,大約兩三天就起草好了。

初稿起草好以后送鄧小平審閱。在修改稿子的過程中,鄧小平又找我們談過幾次話,逐字逐句地提出修改意見。

在這次談話中,鄧小平談到要為敢想敢做創造條件。怎樣才能敢想敢做?從制度上解決,根本是民主制度。對新事物要採取支持鼓勵態度。特別是學術研究、思想領域上更需要民主討論。武斷可不行,要真正搞“雙百”方針。越軌怎麼辦?這有個信任群眾、信任干部的問題。

他再次談了開動機器的問題。他說:開動機器,一個生產小隊看到一塊空地沒有種樹,有一塊小水塘沒有搞養殖,睡不著覺。開動腦筋可以增加多少財富?腦筋用在什麼地方?四個現代化嘛!

鄧小平還提出要建立健全黨規黨法,他說:黨要有好作風,黨的作風,無非那三個作風,它本身就是制止違法亂紀的。現在看來黨規黨法比國法還重要。

談到向前看,鄧小平說,對(犯錯誤的人的)過去不要求完備,自我批評不夠,讓他自己考慮,在實際工作中改正。因為過去的問題太復雜,但(對)以后新的錯誤要嚴一些。

關於新的問題,鄧小平說:新的問題、新的矛盾大量出現,特別是上層建筑方面,有規章制度,用人問題,有選人標准。為社會主義、為人民發展生產力是主要標准,否則什麼叫政治上強?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還要展開,不要等上層建筑,從一個廠,從專業公司搞起,農村從公社搞起。總之,方針明確,方法妥當,沒有好的方法行不通。

鄧小平談了權力下放、責任到人的問題。他說:有一個責任到人的問題。講集體負責、黨委負責就等於無人負責。“打屁股”不能亂打一通。既然責任到人就應該有權,沒有權也就不可能有責任。領導得好不好,根本的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還有技術是否得到不斷的更新,靠體力勞動不行。

談到先富起來的想法,鄧小平說:80元少了,加到100元,城市帶農村,大城市帶小城市。搞好城市的服務行業,大有可為。他還談了城市規劃問題,舉了新加坡的例子,說新加坡一個島上都有衛星城市,為什麼我們不搞?北京西山、石景山都應規劃。新加坡1500新元就有權買一套房子,5間房子70平方米,相當於半年工資,分期付款。日本獎金搞得好的相當半年工資,相當於一部汽車。新加坡房租相當於工資的50%,歐洲、日本相當於1/3。他還說,小生產眾多的國家有問題,小生產習慣勢力(稿子裡)可以講。

另一次談話是在稿子再次做了修改以后。鄧小平肯定稿子由原來講8個問題改為講4個問題。同時要求開頭或中間要講一講重點轉移問題,他說這是一個主要的方針,要不了多少語言,但這是個大前提,是總的東西。

談話中,鄧小平批評了把個人擺在中央之上的新式迷信,他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比“兩個凡是”重要。真正說來是上層建筑有問題,官僚主義是一個內容。權力過分集中,離開民主集中(制)的集中,脫離了組織,離開民主搞集中,這才是實質。各級組織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各個組織一直到支書,權太大,不利。我們的制度不是鼓勵支持人們敢想敢做。精神鼓勵不夠,物質鼓勵不夠。僵化的原因,是干得好干不好一個樣,而且還得全票,不得罪人,大家卻覺得可以過得去,(因此)怪現象發生。鄧小平特別提出要加寫一段所謂追查謠言的問題。他說,這實際上是軟弱,是神經衰弱的表現。還說打擊報復是很惡劣的風氣,必須制止、斗爭。

鄧小平還提出稿子要加寫按勞分配的內容。他說:搞得好的得的多,包括領導干部,就應該多得,就應該先富起來。積極性沒有經濟手段調動不行,隻講風格是不行的,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個時期可以,長期一輩子不行。要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他說:總之有賞有罰都同經濟利益聯系起來講這個問題。獎勵而且物質獎勵也獎到具體的人,具體的車間。通過責任制,通過賞罰,該升的升,該降的降,不合格就要降。要培養專家,專家一用就用下去,為社會主義事業,實際上為人造福就是政治標准。

鄧小平還提出要建立必要的法律,他列舉了6個法律名詞,並且說要研究國際法。不懂國際法,國際交往越多,將來要栽很大跟頭。

關於改革所帶來的新問題,鄧小平指出:改革上層建筑,改革生產關系,都可以帶來許多問題,會涉及大批人的切身問題。要信任群眾,依靠群眾,並且創造條件使其各得其所,相信群眾,會取得群眾理解、諒解。他說,震動比較大。新的矛盾並不比現在的問題簡單,而且會更復雜。走群眾路線,信任群眾,教育群眾以大局為重,隨著生產力發展可以得到很好解決。

在這次談話中,鄧小平對稿子看得更細,意見也談得更具體。起草的同志根據他的意見又做了修改。我記不清是哪一天了,當鄧小平聽執筆的同志對改定的稿子通讀一遍之后,說:“行了,就這樣拿出去吧。”起草工作就完成了。

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改革的號角,就集中表現在鄧小平的講話中間。關於這個講話稿,那些精辟的見解可以說全是鄧小平自己的,不但思路是他自己的,而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語言也大都是他自己的,講話用的題目也是他起的。(於光遠) (據《人民政協報》)

(責編:吳昊、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