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81)

武市紅 高屹

2018年01月11日11:03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和“鐵娘子”的較量。鄧小平說,主權問題不容討論(2)

和全中國人民一樣,鄧小平對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不平等條約倍感恥辱。他堅決地說,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八年后還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

鄧小平表示,現在,當然不是今天,但也不遲於一兩年的時間,中國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這個決策。我們可以再等一兩年宣布,但肯定不能延長更長的時間了。鄧小平說這番話,表達了中國領導人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強烈決心。

撒切爾夫人聽后,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接著,撒切爾夫人提出談判的題目就是一個歸屬問題。

鄧小平馬上反駁道:是3個問題。第一個是主權問題,總要雙方就香港歸還中國達成協議﹔第二個是1997年我們恢復行使主權之后怎麼樣管理香港,也就是在香港實行什麼樣的制度的問題﹔第三個是十五年過渡期間的安排問題,也就是怎樣為恢復行使主權創造條件。

原本打算用談主權問題來迫使中國最終同意以主權換治權的撒切爾夫人,此時在鄧小平面前不得不承認失敗,表示同意鄧小平提出的3個問題。

當然,撒切爾夫人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要不然怎麼會有“鐵娘子”之稱呢?

撒切爾夫人話鋒又轉到保持香港繁榮的問題上,認為,香港隻有在英國的管轄下才能繼續繁榮。說這話時,多少流露出盛氣凌人的表情。

鄧小平說,保持香港的繁榮,我們希望取得英國的合作,但這不是說,香港繼續保持繁榮必須在英國的管轄之下才能實現。香港繼續保持繁榮,根本上取決於中國收回香港后,在中國的管轄之下,實行適合於香港的政策。

說到這裡,撒切爾夫人又用多少帶有點要挾的口氣說,如果香港不能繼續保持繁榮,對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將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鄧小平十分自信地表示:“我認為,影響不能說沒有,但說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的建設,這個估計不正確。如果中國把四化建設能否實現放在香港是否繁榮上,那麼這個決策本身就是不正確的。”

最后,撒切爾夫人拿出了她的“殺手锏”,用威脅的口吻說:“如果中國宣布收回香港,將會給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鄧小平堅定地說:“我還要告訴夫人,中國政府在作出這個決策的時候,各種可能都估計到了。如果在十五年的過渡時間內香港發生嚴重的波動,那時,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如果說宣布要收回香港就會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做出決策。”

撒切爾夫人聽后,無言以對。

最后,鄧小平建議雙方達成這樣一個協議,即雙方同意通過外交途徑開始進行香港問題的磋商。

撒切爾夫人表示同意。

為國家和人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這次會談后,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中英兩國開始通過外交途徑就解決香港問題進行商談。但在前4輪的談判中,由於英方仍然堅持1997年英國繼續管治香港的立場,致使會談毫無進展。在前4輪談判中,英方名義上同意交還主權,但卻堅持治權不放。並通過宣傳工具制造種種輿論,說什麼香港的繁榮離不開英國的管理,主張“以主權換治權”。當時英方還打出三張“牌”:一是“信心牌”,說香港人對中國政府接管沒有信心。第二是“民意牌”,說香港人不願這麼干。三是“經濟牌”,即抽走資金等。1983年9月英資財團首先在倫敦大量拋售港幣,引起港幣暴跌,造成了搶購、擠兌和撤資的風潮。

就在中英香港談判出現緊張狀態之際,希思再一次訪問中國。鄧小平請其轉告撒切爾夫人:英國想用主權來換治權是行不通的,勸告英方改變態度,以免出現到1984年9月中國不得不單方面公布解決香港問題方針政策的局面。1997年收回香港的政策不會受到任何干擾、不會有任何改變,否則我們就交不了賬。

希思回國后向英國政府傳遞了鄧小平的談話內容。

10月,撒切爾夫人來信提出,雙方可在中國建議的基礎上探討香港的持久性安排,這樣會談再次開始。從1984年4月第12輪會談后,雙方轉入商談過渡時期香港的安排和有關政權移交事項。中方提出了關於過渡時期的安排和有關政權交接的基礎思想。建議在香港設立常設性中英聯合小組,任務是協調中英協議的執行,商談有關實現政權順利移交的具體措施。對此,英方堅持反對。

鄧小平對來訪的英國外交大臣說,在過渡時期有很多事情要做,沒有一個機構怎麼行?鄧小平表示,可以考慮成立個小組設在香港,而輪流在香港、北京、倫敦開會。1984年7月,鄧小平再次會見來訪的英國外交大臣,說:“我們非常關注香港的過渡時期。我們希望過渡時期不出現問題,但必須准備可能會出現一些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問題。”至1984年9月,雙方經過前后22輪談判,終於達成協議,中英雙方同意用《聯合聲明》的形式,採用如下表達方式,即中國政府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英國政府聲明:“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中華人民共和國。”9月26日草簽了中英《聯合聲明》和3個附件,至此,為時兩年的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圓滿結束。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首腦在北京正式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於12月18日在外交大臣杰弗裡·豪的陪同下再度來到北京,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簽署《聯合聲明》。

12月19日,鄧小平再次會見撒切爾夫人。此次的會見已不同於上次,氣氛顯得熱烈友好。

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笑容滿面地與撒切爾夫人握手。並高興地說:“我們兩國領導人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為各自的國家和人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香港問題已經有近一個半世紀的歷史。這個問題不解決,在我們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總存在著陰影。現在這個陰影消除了,我們兩國之間的合作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前景光明。”

撒切爾夫人對鄧小平的這一評價表示完全贊同。她說:“回顧我兩年多以前初次在這裡同您見面以來,我們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雙方的了解也加深了。”

撒切爾夫人還特別說道:從歷史的觀點看,“一國兩制”是最富天才的創造,這個構想看起來是個簡單的想法,但卻是充滿想象力的構想,是解決香港問題的關鍵,是我們達成協議的關鍵。

鄧小平接著說:如果“一國兩制”的構想是一個對國際上有意義的想法的話,那要歸功於馬克思主義的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用毛澤東主席的話來說就是實事求是。這個構想是在中國的實際情況下提出來的。

談到人們對“一國兩制”能否行得通,中國在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后是否能始終如一地執行的疑慮,鄧小平對撒切爾夫人說:我們不僅要告訴閣下和在座的英國朋友,也要告訴全世界的人,中國是信守自己的諾言的。

撒切爾夫人聽后,表示堅信“一國兩制”的構想是行得通的。

接著,鄧小平又講述到,採用和平方式解決香港問題,就必須考慮到香港的實際情況,也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和英國的實際情況,就是說,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要使三方面都接受。三方面都能接受的隻能是“一國兩制”,允許香港繼續實行資本主義,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

鄧小平還向撒切爾夫人講述了1997年后保持香港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50年不變的道理。並請撒切爾夫人告訴國際上和香港的人士,“一國兩制”除了資本主義,還有社會主義,就是中國的主體、10億人口的地區堅定不移地實行社會主義。主體是很大的主體,社會主義是在10億人口地區的社會主義,這是個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不行。在這個前提下,可以允許在自己身邊,在小地區和小范圍內實行資本主義。

(未完待續)

(責編:秦晶、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