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鄧小平登黃山談旅游生意經

留下被稱為“中國旅游改革開放宣言”的“黃山談話”

2017年12月21日08:41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鄧小平前往黃山視察工作,當年7月15日下午5點,他在黃山觀瀑樓留下了被稱為“中國旅游改革開放宣言”的“黃山談話”。如今,記錄著當時談話內容的會議紀要珍藏在安徽省檔案館內,在這份不為多數人所知的歷史文獻上可以發現,當時鄧小平不僅在會上大談如何整頓黃山、開發黃山的“生意經”,還亮出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先行理論。

“黃山談話”批評“不會賺錢”

1979年7月11日,前來黃山視察工作的鄧小平下榻黃山觀瀑樓。次日,時年75歲的鄧小平徒步登上玉屏樓。13日,從玉屏樓前往北海,15日步行經白鵝嶺、雲谷寺返回黃山觀瀑樓,在這裡,他和當時的安徽省領導進行了一番談話,留下了被后人稱作“中國旅游改革開放宣言”的“黃山談話”。

從這份會議紀要來看,談話時間是7月15日下午5點,當時的省委主要領導同志都參加了這次談話。

談話剛開始,鄧小平對當時的黃山旅游很不滿意,他對黃山的旅游配套設施現狀進行了一番不留情面的批評:“為了招待我們,你們准備了幾天,但還是夠臟的……”“外國人批評我們臟,爬了山要洗溫泉澡……”

據省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國內旅游僅有小規模的差旅和公務活動,旅游市場格局單一而薄弱。當時,改革開放剛剛展開,旅游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但黃山旅游已經成為對外開放的一個平台。在這個大環境下,當時的黃山配套設施還很簡陋。

對於這種現狀,鄧小平在會議上如此評價黃山:“看來,我們還是不會賺錢。你們這裡,要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廣開門路,增加收入。”

奠定了黃山發展的理論基礎

除了這份當年的文字記錄外,記者在省檔案館收藏的圖片資料裡看到,鄧小平當年上黃山時,留下了大量圖片資料。當時,鄧小平身穿白色襯衫,腳穿黑布鞋,手中拄著一根拐杖,爬累了就和夫人卓琳一起,隨地找個石頭,卷起褲腿坐下來休息。其中一張照片,他還抱著外孫、外孫女拍照留念。

據省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當時正值初夏旅游旺季,鄧小平在上山之前和時任安徽省委書記萬裡“約法三章”:不清場,不能妨礙群眾游山﹔步行上去﹔這次是利用休假時間游黃山,不對外宣傳。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25、26集,重現了“鄧小平視察黃山”的場景。電視劇在黃山南大門、玉屏樓、蓮花峰、始信峰、北海、觀瀑樓等地取景,重現了著名的“黃山談話”,發出“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的重要指示等歷史事件。

鄧小平對黃山的整體印象還是不錯的,特別是黃山溫泉,他還為其題下“天下名泉”四個字。這次上黃山的經歷,讓鄧小平對黃山有了深刻了解,他在觀瀑樓留下的“黃山談話”,為黃山發展成為國際旅游景區奠定了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部分服務員工資先搞到100元”

從這份會議紀要中可以看出,隨后鄧小平提出一定要搞好黃山的旅游“軟件”,首先要從服務員的素質抓起。抓服務員的素質,就要按勞分配,來刺激服務態度。這也是鄧小平較早地提出按勞分配,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理論。

鄧小平首先對黃山的服務態度作出指示,他說最重要的是清潔衛生,房子要干淨,伙食要適合外國人口味,服務員要有點外語知識,導游要有章程。首先,鄧小平將要點放在了服務員的服務態度上,如何提升旅游景區服務人員的水平,鄧小平有幾點詳細的建議。鄧小平說,“服務員要學習簡單的外語”,至少能夠用外語報菜單,會外語的服務員工資要高。對於服務員的工資,他建議,一部分服務員工資先搞到100元,年終利潤多發獎金。“這些方面的工作,要很好地研究,人員要訓練,要培養這方面的人才,一定要搞得使游客方便。”

隨后,鄧小平在講話中提出了服務員要按勞分配。他說,工作人員要按勞取酬,凡是服務態度好、服務質量高的,工資待遇也要高。不好的要批評教育,不改正的可以淘汰,這樣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

對於這樣造成的服務員收入差距,鄧小平如此解釋:“九億人口的收入平均發展是不可能的,部分地區總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

“在這裡,我們的資本就是山”

如今的黃山地區,山林密布,郁郁蒼蒼,這與鄧小平當年的談話密不可分。據安徽省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當年徽州地區很多地方為了發展糧食產業,砍伐山林樹木,在山上種植玉米,影響了水土保持,結果讓徽州地區的很多山成了禿山。

在那次會議中,針對當時為種植糧食作物毀壞山林的問題,鄧小平提出,禁止破壞山林,糧食少,用別的辦法解決。“現在你們好多禿山,搞玉米干什麼,種草嘛!要有些辦法,禁止破壞山林。”

緊接著,鄧小平說:“在這裡,我們的資本就是山。”他說,山上東西多得很,要搞些專業隊治山,搞好了,許多東西可以出口,收外匯。山區寶多得很,種樹也很好,要搞經濟林。發展經濟林,搞它幾年,就見效了。你何必種玉米,既影響水土保持,收入又少。

“讓群眾逐步多吃肉,少吃糧”

“山區經濟林搞好了,將來生活肯定比淮北要高得多。”緊接著,鄧小平對山區其他方面的發展,談了他的看法。他建議發展竹編加工生產,搞些好的竹編工藝品。要種草、辦養牛場,讓游客來了能吃到鮮牛奶、奶酪等各種奶制品。鄧小平說:“養牛要搞良種。小黃牛的肉很好,出口很受歡迎。山區建設就是要讓群眾看看搞什麼東西見效快,你就搞。”

隨后,鄧小平從這個話題切開,提到了中國人的飲食質量問題,他從黃山的小黃牛談到巢湖的漁業開發,對當時安徽省內的漁牧業進行了一番分析后,告訴在場的與會人員,現在中國人都是吃糧食,但中國人的食物結構要改變。我們的食物結構是長期形成的,習慣要慢慢改。富裕的隊多養豬、牛、羊、魚,讓群眾逐步多吃肉,少吃糧。改變食物結構,人的健康狀況肯定會改變。“總的來說,目前我們的食物構成是貧窮的表現,將來富裕起來會逐步改變的。”

“對黃山要好好整頓,主要是服務質量”

從這份珍貴的會議紀要上可以看出,隨后,鄧小平對黃山的自然資源贊嘆了一番,並亮出了他的“生意經”。

鄧小平說:“你們這裡物產很豐富,祁紅世界有名。你們這個地方將是全國最富的地方,黃山就是你們發財的地方,對黃山要好好整頓,主要是服務質量……”

而對於黃山上山的路,鄧小平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說,黃山發展旅游是好地方,安徽省裡要有個規劃。外國人到中國旅游,一般一星期要花1000美元。你們要很好地創造條件,要搞好道路、交通、住宿、設備。上山道路要很好地整修,外國人和游客上去可以租車。對於山上賓館等硬件設施的配套,鄧小平甚至提到了細節:“房間設備要更新,被單要每天一換,將來還要搞冷風機。”

對於黃山地區特色的菜肴,絲瓜、石雞等,鄧小平都建議大力發展:“要種菜,你們的絲瓜很好。石雞,外國人肯定喜歡,做好了,可以賣他幾十美元。很多東西稍微調制好些,價錢可提高一兩倍。”

對於徽州地區的傳統文化產品,鄧小平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徽州的文房四寶,要包裝好一點,這樣可以多賣一兩倍的價錢。而且黃山的每個賓館要搞小賣部,出售祁紅、綠茶。小賣部賣茶、紙、筆、墨、硯、畫冊、工藝品,可以規定收美金、日元,定國際價格,大有買賣可做。

對於茶葉的包裝外銷,鄧小平提出要搞小盒茶葉,他為此這樣解釋:“搞點小盒茶葉,帶回去送人,表示他到過黃山,了不起。”(楊鈺 吳冰 李磊)

(摘自《合肥晚報》)

(責編:秦晶、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