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具有卓越的領導藝術和非凡的人格魅力,不但得到了包括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袖的高度評價,而且他真誠與黨外人士合作共事,同他們密切交往並建立深厚情誼,在黨外人士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得黨外人士的信任、擁護和愛戴。下面,選發兩則鄧小平與黨外人士交往的故事。
“不走回頭路”
青年時代的鄧小平,曾5次路經香港。香港在他的心中有著不同尋常的分量。新時期,鄧小平與香港的知名人士有過許多交往,這之中,可以看到他對香港這片土地的深情,對同胞的關懷,和他作為杰出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對“九七”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堅定不移的政治原則立場。
香港知名人士中,最早見到鄧小平的是霍英東。1964年的國慶之夜,他作為港澳同胞的知名愛國人士,收到了落款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全國人大委員長朱德、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宋慶齡的請柬,參加國慶招待會。在招待會即將結束之時,有一位個子不高、精神抖擻的中年人走過來,依次同港澳的知名人士握手,這就是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第一副總理鄧小平。霍英東還清晰地記得鄧小平當時的問候語:“歡迎您來北京!”
“文革”之后,鄧小平第三次復出,最早見到鄧小平的還是霍英東。當時,霍英東以香港足球總會會長的身份率領香港足球隊應邀來北京參加“北京國際足球邀請賽”。1977年7月30日的夜晚,在工人體育場“北京國際足球邀請賽”的閉幕式上,霍英東率領的香港足球隊與中國青年足球隊進行比賽,鄧小平出席了閉幕式。這是粉碎“四人幫”之后鄧小平復出后的第一次公開露面。霍英東在多年之后還記得那個夜晚體育場內群情激蕩雷鳴般的掌聲,持續達10多分鐘。在這之前,鄧小平在休息室裡已親切接見和問候了霍英東及足球隊的領隊,當時霍英東內心深處涌起對鄧小平的崇敬和熱愛之情。
兩個月之后的9月29日晚上,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在人大會堂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前來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8周年慶祝活動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鄧小平在招待會前會見代表團正、副團長和知名人士,他一眼就認出了霍英東,笑著迎了上去,連聲說:“歡迎!歡迎!”
1984年1月,鄧小平南下廣東,走訪了溫泉賓館、白天鵝賓館,與霍英東親切交談。在中山溫泉賓館,70多歲的鄧小平興致勃勃地登上羅三妹山,俯瞰溫泉賓館。10余幢琉璃瓦頂的樓房和庭院式別墅群體與宜人的嶺南亞熱帶風光融為一體,他稱贊說:“很漂亮,很好!開放搞對頭了!”到下山時,隨行人員建議沿來路歸去,鄧小平卻一語雙關地說:“不走回頭路!”
霍英東參加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霍英東懷著時代使命感,全力投入到香港回歸祖國的各項工作中去。其間,霍英東多次受到鄧小平的接見。1984年5月25日,鄧小平在會見港澳出席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代表和出席全國政協六屆二次會議委員時的談話,給霍英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鄧小平說:“我國在恢復對香港的主權之后,中國政府有權在香港駐軍,這是香港穩定和繁榮的保証。香港是中國的領土,為什麼不能駐軍?沒有這個權力,還叫什麼中國領土。”鄧小平在原則問題上總是堅定不移,說話斬釘截鐵毫不含糊。霍英東十分敬佩鄧小平戰略家的氣魄。
之后,霍英東經常在北戴河浴場見到鄧小平,鄧小平總是對霍英東很熱情,還招呼他的兒子霍震霆及兒媳一起合影。霍英東與鄧小平交談不拘束,鄧小平總是用通俗簡短的話語把深奧的道理講明白,霍英東為此深受啟發。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一天,正在北京出席會議的霍英東接到通知,鄧小平將在人民大會堂接見霍英東。走進人民大會堂,霍英東遠遠見到了迎候在會見廳門口的鄧小平,霍英東的第一感覺是:鄧小平消瘦了,但偉人神採依然。這次會談原定時間為四十五分鐘,但進行了一個小時十五分鐘,鄧小平的女兒毛毛翻譯霍英東的廣東話,這是霍英東與鄧小平接觸之中少有的“正兒八經”坐下來的會談。在這次會談當中,鄧小平回憶起了許多往事,諸如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以及故去的一些老戰友,談到了香港問題、香港的前途,顯示出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對理想追求的堅定。會談也談到了體育。這次會見是霍英東與鄧小平的最后一次單獨見面。
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時,霍英東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鄧小平先生是中國一代偉人。他提出的‘一國兩制’構想已經在香港變為現實。‘一國兩制’構想是史無前例的,它不但解決了歷史遺留的問題,還保持了香港回歸后的繁榮穩定,為最終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樹立了樣板。”
“中國就是我的家”
愛潑斯坦是全國政協常委、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建設》雜志社總編輯。這位人們熟悉的、幾乎與斯諾同時代的老新聞工作者,1985年4月20日在北京歡度他一生中最准忘的生日——70壽辰。
愛潑斯坦出生於波蘭,但兩歲就隨父母遷居中國天津,15歲開始新聞工作的生涯。他在中國整整工作了半個世紀。為祝賀他70壽辰和在華工作半個世紀,宋慶齡基金會、外國專家局、文化部外文局、中國建設雜志社在人民大會堂為他舉行了熱烈的招待會。尤其使愛潑斯坦激動的是招待會之前,鄧小平、鄧穎超、習仲勛、胡喬木、鄧力群、喬石、姬鵬飛、許德珩、朱學范、黃華、康克清、周培源等領導同志在福建廳親切會見了他一家三代人。愛潑斯坦的一生把國際主義與熱愛中國密切結合起來,他常說:“中國就是我的家!”他加入了中國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下午5點,福建廳喜氣洋洋。不一會,鄧小平、鄧穎超以及其他中央領導人陸續步入福建廳,他們都熱烈地向愛潑斯坦表示祝賀。愛潑斯坦坐在鄧小平旁邊,一邊還有鄧穎超及其他領導同志。他們在一起親切交談著。鄧小平對愛潑斯坦說:“您都七十啦!”
愛潑斯坦風趣地說:“我還小呢!”接著他問候小平:“您近來身體都好嗎?”
鄧小平說:“還好!沒什麼大毛病。”鄧小平問愛潑斯坦:“您在中國工作都有52年了?”
愛潑斯坦說:“是啊!我兩歲就隨父母來到中國,15歲開始到報社工作。”
鄧小平說:“您在中國工作了這麼長時間,真不容易呀!”他停了一下又問:“您出生在波蘭?”
愛潑斯坦答:“我是出生在波蘭,但很小就離開了。1916年去日本,1917年才到中國。”
鄧小平說:“我也去過華沙,那是1925年從法國回來時經過華沙的。”
愛潑斯坦深情地環視一下高朋滿座的大廳,不禁動情地對小平說:“今天大家都來祝賀我,我非常感謝中國同志們!”
鄧小平接過話說:“祝賀是應該的,您52年來一直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工作,確實不容易!”
愛潑斯坦說:“我工作得很不夠。”鄧小平說:“說不夠,就難講了。”
這時,鄧穎超回想起一段往昔的珍貴友情,她對大家說:“我和愛潑斯坦同志是老朋友了。我們最早是在1937年在天津認識的,‘七七事變’后,日本侵略者佔領了北平,我逃到天津要買船票,經過斯諾的介紹認識了他。在他們幫助下,我才逃出天津去西安辦事處。”鄧穎超轉過臉對愛潑斯坦說:“都50年了,可您還沒怎麼變,只是頭發白了。”鄧穎超關切地詢問愛潑斯坦的家庭情況。她很懷念愛潑斯坦的夫人邱茉莉。這位英國婦女與愛潑斯坦患難與共,密切合作,一起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進步事業而奮斗,可惜邱茉莉已在半年前不幸病逝。
鄧穎超問愛潑斯坦:“您們有孩子嗎?”
愛潑斯坦指著后排說:“有,今天他們也來了。”
鄧穎超說:“快叫他們過來見見面!”
這時愛潑斯坦的女兒、兒子走了過來。這是愛潑斯坦夫婦多年撫育的兩個中國孩子,現在都長大成人,建立了小家庭,所以今天來的有女兒、女婿、兒子、兒媳,還有愛潑斯坦最疼愛的外孫小寧寧。
愛潑斯坦向小寧寧招手說:“寧寧,快過來向鄧爺爺、鄧奶奶問好!”
這時,天真活潑的小寧寧跑到鄧小平跟前,甜甜地喊了聲:“鄧爺爺好!”他摟著鄧爺爺的脖子,讓鄧爺爺親了親他的小臉蛋。然后,小寧寧又跑到鄧穎超跟前說:“鄧奶奶好!”他也和鄧奶奶親了親。這聰明的孩子純潔的舉止,感染了在坐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大家都發出開懷的歡笑。
此時,孩子成了中心話題。孩子們代表著未來,今天的話題也許使愛潑斯坦想起他多年來在宋慶齡直接領導下從事的正義事業,其中重要的是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愛潑斯坦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的工作都是為了孩子們!”
鄧小平聽說小寧寧6歲了,便扳著手指說:“6歲了,啊,到本世紀末才20多歲,正是時候。到那時,情況會比現在好多了。”
愛潑斯坦說:“孩子們可以進入21世紀,他們可以生活70多年。”
鄧小平說:“孩子們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第二個奮斗目標。”
愛潑斯坦說:“他們還可以為第三個目標服務!”
鄧小平聽了點點頭,爽朗地大笑起來。顯然這裡老一輩的交談,不僅充滿信心地展望了未來,也表達了對孩子們的無限希望。
愛潑斯坦以十分崇敬的心情對鄧小平說,“我非常敬佩您這樣高齡了,還從事大量的工作。”
鄧小平說:“我現在工作很少了。”愛潑斯坦笑著說:“但是,您做的是卓有成效的工作!”
會見結束時,鄧小平、鄧穎超等中央領導同志與愛潑斯坦一家合影留念,然后一起去參加招待會。
(摘自《世紀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