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把畢生的心血和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他七十多年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都是為了民族的獨立與解放、祖國的繁榮與富強、人民的安康與幸福。
對於歷史偉人來說,杰出貢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設不同的參照系去評價。其中一個重要的也是傳統的評價標准,就是春秋《左傳》所講的“立功”“立言”“立德”的“三不朽”標准。按照這個標准,鄧小平對於他深情地愛著的祖國和人民來說,是立了大功、大言和大德的。
大功
鄧小平對於中國人民立的大功,可列八點。一是他在土地革命時期堅決地實踐毛澤東開辟的中國特色民主革命道路,是廣西地區的紅軍和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二是他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著名的高級將領,為抗擊日本侵略者,開辟抗日民主根據地,馳騁華北疆場。三是他在解放戰爭時期,作為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將領之一,為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創建新中國立下了赫赫戰功。四是他在新中國成立之后,作為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為探索適合中國實際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辛努力,由於其表現出善於治黨、治軍、治國的卓越才干,曾被毛澤東納入接班人視野。五是他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復出后,於1975年實行全面整頓,成為“文化大革命”后期正確領導的光榮代表。六是他在粉碎“四人幫”后的兩年徘徊時期,倡導反對“兩個凡是”,支持真理標准大討論,推動平反冤假錯案,為我們黨實現歷史的偉大轉折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重要准備。七是他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的新時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領導全黨不斷排除各種干擾,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的兩個嚴重關頭作出正確抉擇,保証了黨和國家的健康發展,堅決地捍衛了國家的尊嚴、主權和安全。八是他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視察南方時發表的重要談話,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論、政策觀點,消除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疑問,進一步堅定了我們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路線的信念,為隨后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從而使我們國家進入了新時期的新階段。
大言
鄧小平對於中國人民立的大言,就是由他作為主要創立者創立的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作為發展中大國建設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總結,鄧小平理論的若干理論觀點在發展中國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鄧小平本人說過,我們進行的改革開放,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沒有干過,“是社會主義新生事物”,“不僅影響中國,而且會影響世界”﹔“如果成功了,可以對世界上的社會主義事業和不發達國家的發展提供某些經驗”。因此,將鄧小平理論視為發展中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種理論模型,是不為過的。
大德
鄧小平對於中國人民是立了大德的。毛澤東當年看中鄧小平,也首先是“德”。所謂“人才難得,政治思想強”,強調的就是“德”。在黨的八大,毛澤東推薦鄧小平任總書記時講了好些話,主要也是夸獎鄧小平“公道”“厚道”“公正”“顧全大局”等。鄧小平沒有辜負黨和人民對他的企盼。他對中國人民立的大德,表現在許多方面,僅就他在1975年以后的情況列舉幾點,比如:
不計較恩怨,維護毛澤東。鄧小平“三落三起”的傳奇經歷,其中“兩落兩起”與毛澤東有關。鄧小平說過,他一生最痛苦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對“文化大革命”要根本否定,對毛澤東怎麼辦?鄧小平主持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不僅完全拋棄個人的恩恩怨怨,而且堅決地批判了黨內外各種詆毀、攻擊和否定毛澤東的錯誤傾向。他竭力維護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決議》對毛澤東作出了正確評價。這個決議是20多年來我們黨內團結、國家穩定的一個重要精神條件,鄧小平表現的偉大的共產主義情懷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不搞終身制,退休做平民。鄧小平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就提出要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倡導政治體制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他一直強調國家的命運建立在一兩個人的威望上很不正常,一個人的分量太重了對國家不利。因此,他多次提出要從領導崗位上完全退下來,從政治舞台上慢慢地消失,過一個真正平民的生活。在組建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后,他終於實現了全退的願望。他帶頭不搞終身制,堅決退下來,為黨的高層領導樹立了光輝榜樣。
古人雲:無欲則剛,有容乃大。鄧小平無欲、無私、無我,把一生都獻給了他深情摯愛著的祖國和人民。他不愧為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石仲泉)
(據《黨史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