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大國外交·初心:不辱使命 不負重托

陳須隆

2017年10月16日04: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維護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是中國外交的崇高使命,也是我國對外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有力領導下,中國外交展示大國雄風,卓有成效地捍衛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不僅振奮了黨心軍心民心,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尊重。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外交工作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站在戰略和全局角度分析和處理問題,從頂層設計角度加強對外工作的戰略謀劃,重視策略運籌,樹立底線思維,下“先手棋”、打“主動牌”、牽“牛鼻子”,積極進行國際博弈,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權,堅決維護我國核心利益和正當權益。高度重視“外交為民”,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中國公民“走出去”提供更大便利和更好保護。

在黨中央領導下,外交工作努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外交思想,在維護祖國和人民利益的戰場上,不辱使命,捷報頻傳,在捍衛偉大祖國利益、榮譽和尊嚴的同時,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以鋼鐵般的意志、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有力的外交手段,堅決捍衛了國家主權安全利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一系列涉及國家重大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亮明立場,劃出底線,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取得了維權斗爭的重大勝利。在釣魚島問題上,挫敗對手戰略圖謀的同時,牢牢把握了東海戰略博弈的主動權﹔在南海問題上,針對旨在侵害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所謂南海仲裁案,有理有據地予以堅決回擊,維護了南海局勢的總體穩定,使中國在南海的控局與維穩能力空前增強﹔在涉及祖國安全與統一問題上,中國旗幟鮮明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和遏制制造“台灣獨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圖謀,堅決反對和抵御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扎實開展涉藏、涉疆外交,加強打擊“三股勢力”國際合作,成功擠壓“東突”恐怖勢力生存空間。

以服務國家發展為硬任務,以引領世界發展為新使命,扎實推進經濟外交工作,有效增進了國家發展利益。

促成或重啟一批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大項目合作﹔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國際產能合作模式,初步形成覆蓋亞非歐美四大洲的國際產能合作布局﹔加速推進自貿區戰略,著力構建立足周邊、輻射全球的自由貿易網絡﹔高度重視國際經濟話語權和參與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積極引領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治理朝著開放、包容、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使先進的中國發展理念變成普遍的國際共識,並轉化為國際規范與准則﹔更加注重以經濟外交服務國家長遠發展戰略和現實發展需求,經濟外交在配合國內經濟議程和地方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戰略眼光謀長遠,以先進理念為引領,以務實合作為抓手,積極維護和拓展了我國在網絡、外空、極地、深海等新疆域利益。

堅持“以人為本,外交為民”,把人民的安危與冷暖放在心上,著力打造海外民生和惠民工程,提升了中國護照“含金量”並加強了對中國公民的海外權益保護。

目前,已有131個國家與我國締結各類互免簽証協定,對持中國普通護照實施有條件免簽或落地簽的國家和地區達64個,與中國締結簡化簽証手續協議的國家達41個,同胞們走出國門更加安全、便利。領事保護能力建設與海外民生工程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在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親自關懷下,5年來,我國成功組織多次海外公民撤離行動,其中包括第一次動用軍艦撤僑,使困於戰亂也門的同胞安全撤離﹔受理各類領保救助案件近30萬起,包括處理100多起中國公民在境外遭遇綁架或者襲擊的重大案件。外交部門借力新媒體新技術,推出新版中國領事服務網、12308熱線、“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等領事信息和服務平台,努力為海外同胞提供全天候、零時差、無障礙的領事服務。

遍及世界各地的中國公民真切感受到了,“中國腳步”走到哪裡,“中國保護”就會跟到哪裡,並切身體會到祖國的日益強大和作為中國人的榮光!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6日 16 版)

(責編:曹昆、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