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他是位和藹可親的首長”

——鄧小平歷次回川接待人員雷書田的回憶

2017年10月10日16:23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小平同志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曾多次回到家鄉四川考察。老干部雷書田每次都擔任小平同志來川期間的接待及警衛工作,在他的記憶裡,小平同志“是位和藹可親的首長”。

我長期從事公安工作,有幸多次為鄧小平等領導同志來川期間做警衛工作,小平同志生活儉朴、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回憶起來是那樣的感人,那樣的令人懷念。

“多工作”

1965年11月,鄧小平同志一行來四川視察三線建設,先后到成都、自貢、德陽、樂山、瀘州、西昌、渡口(現攀枝花)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現場指導。從11月1日到12月2日,歷時33天,行程3184公裡。當時小平同志已年過花甲,雖說精力充沛,但長時間的外出活動,非常辛苦,可他不顧勞累,堅持工作。特別是從西昌到渡口一段,盡管隻有311公裡,但地處山區,道路顛簸不平,並且還要翻山越嶺,不長的路程走了近一天時間。到渡口后,小平同志沒有直接到招待所休息,而是再行8公裡到礦區現場。來到礦區,他邊看地圖,邊聽現場匯報,並不時就攀鋼建設和隨行領導進行交談。

1980年7月,小平同志得知成都市郊區農村用上了沼氣,很高興地提出要去看看。在省委楊超等同志的陪同下,小平同志到簇橋農家院壩,實地聽取匯報並觀看了沼氣開發利用的全過程。他一邊看一邊問,當看到用沼氣煮飯炒菜不但替代了過去燒柴火的煙熏火燎狀況,而且改善了環境衛生,有益於身體健康時,頻頻地說,“了不起”“要推廣”。更為感人的是,事過兩年之后,他還沒有忘記這件事。1982年他陪同朝鮮金日成主席來成都訪問時,與金日成一行到雙流縣的順風二隊觀看沼氣的開發和利用。

“少擾民”

小平同志每次來川視察指導工作,都會給我們交代要輕車簡從,坐面包車,接待班子要少而精﹔參觀時不要干涉群眾活動﹔線路上要盡量不影響正常通行,實在不行時,可延點時間,少擾民。

1980年來川之前,中辦警衛局來電話傳達了小平同志“不迎送,不請客,不坐轎車,一律坐面包車”的指示,同時規定外出時要“不斷交通”,以免影響群眾。1986年來川時再次重申。

1980年7月5日至6日,小平同志游覽了峨眉山。當年上山的條件和現在簡直無法比,既沒有索道,汽車還隻能開到雙水井,從下車的地方到金頂還比較遠,又多是陡坡,要走好幾個小時。就是到萬年寺也還要爬坡上坎,走好幾裡山間小道。這年,小平同志已是七十多歲高齡的老人,但他身體好、決心大、興趣高,堅持步行到萬年寺,並在那住了一宿。

為了不影響群眾游山,對小平同志的游覽活動,我們公安警衛部門在採取安全措施時,本著“既要保証小平同志的絕對安全,又要方便小平同志聯系群眾”的精神,沒有“斷絕交通”,也沒有“封山斷游”。讓群眾與他同走一條道,共觀一處景。途中,他不時和群眾親切交談,還和游人一起照相,場面非常感人。在清音閣時,數百名群眾夾道歡迎,高呼:歡迎您,敬愛的鄧副主席。小平同志則向群眾揮手致意。游客中有對夫婦,他們和小平同志合了影,激動得熱淚盈眶,四處奔走相告,“我今天見到了鄧副主席,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我們曾經下放雲南支邊八年,而今有了工作和美好生活,我們應該感謝鄧副主席。”在游覽中,我們沒有疏散一名群眾,到了晚上,小平同志非常牽挂群眾的食宿,要身邊隨行人員去了解情況。當得知群眾都已安排妥當,他才安心休息。

1986年1月31日,小平同志和王震同志一行參觀完大足石刻后到達成都,隨后分別參觀了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地。當時,這些現場游人不少,但我們仍未“閉館”“清場”,保持平常的樣子。小平同志到草堂時,剛入園不久,即被游人認出來了,頓時一片歡騰,大家熱烈鼓掌。他見到群眾十分親切,微笑著向大家招手致意。當他看到人群前面有一位婦女懷中抱著小孩等在那裡時,便主動上前逗起了小孩。我正好站在身邊,順手舉起相機拍下了這個珍貴的瞬間。

“開小灶”

小平同志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多次來川視察指導工作,都會給我們交代說飯菜要吃川味,四菜一湯,不要浪費,屋內不擺煙、茶、水果。

1978年初,他出訪尼泊爾、緬甸回國抵達成都,數日后離蓉回北京。我隨有關領導到機場送行。他快要上專機時,轉身停下來微笑著和我握手告別。平易近人的舉動,引得在場的人歡笑起來。攝影記者眼疾手快地拍下了這個永遠值得懷念的鏡頭。

小平同志對身邊工作人員也特別關心。1986年他來川時正值春節,小平同志讓人轉告我們,“過節了,這幾天我不出去,你們回去過年吧!”我們聽說后十分感動,國際國內有多少大事讓他日理萬機,而這種小事他都記在心上。

能為小平同志做警衛工作,這是組織的信任,是光榮的事,也是公安警衛干部、武警官兵的神聖職責。干警們在工作中吃苦受累毫無怨言,最大的心願就是和他老人家照張相留作紀念。這點心事,小平同志也十分理解,幾乎每次都和大家合影。對因在工作崗位一時離不開的同志,他都同意開“小灶”補上。

節后,小平同志要回北京了。他和前來送行的黨、政、軍領導一一握手后上了專列,我和負責這次安全接待的白尚武等上車去和小平同志告別,我們依依不舍的對他說,請抽空再回家鄉看看。小平同志連連點頭,並從沙發上起身和我們握手說謝謝。

這是我第五次為小平同志送行。火車徐徐地啟動了,至此他再也沒有回過四川。回憶永遠定格在1986年2月14日。(雷書田/口述 馮昌勇/整理)

(摘自新華網)

(責編:秦晶、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