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祖國的第二大寶島,風光秀麗,資源豐富,被人們喻為鑲嵌在南中國海上的一顆明珠。黨和國家領導人歷來關注它的開發建設,尤其是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鄧小平同志,曾於1960年踏上寶島,留下深深的足跡﹔改革開放后,又高瞻遠矚地作出創辦海南經濟特區的戰略決策。海南的全面開發建設和發展進步,傾注了鄧小平同志的大量心血。
深深的足跡
1960年新春,海南島上已是春意融融。1月29日(大年初二)中午12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和中央政治局委員彭真、李先念等,乘機抵達海南島南端的三亞。
第二天,鄧小平在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等陪同下到海軍榆林軍港視察,欣然登上獵潛艇駛向外海巡視。下午,視察鹿回頭農場,並看望了世世代代居住於此的黎族群眾。隨后,赴著名的天涯海角風景區參觀。當步行至“南天一柱”巨石旁,鄧小平注目凝思良久,似乎是贊賞它那擎天拔地、獨支南天的氣勢。
1月31日,一夜大雨后,天氣轉晴,和風習習,鄧小平一行前往萬寧縣(今萬寧市)視察。在興隆華僑農場,鄧小平先后參觀了咖啡園、胡椒園、可可園和熱帶植物園。在經過一個小水塘時,農場領導考慮到因腳傷而手拄拐杖的鄧小平不便涉水,要背他過去,鄧小平當即擺擺手說:“不要背,我自己能過去。”他邊說邊卷起褲管,自己趟水過塘。
下午,鄧小平一行告別依依不舍的歸僑們,前往紅色娘子軍的故鄉——瓊海縣(今瓊海市)。
鄧小平每到一地,喜歡走進平常百姓中,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和心中的願望。這次到瓊海也不例外。當天傍晚,鄧小平叫上幾名隨行人員開車到嘉積鎮商業區。鄧小平走到一位售貨員面前,與她攀談起來,操一口四川話的鄧小平很快引起了售貨員和顧客的注意,不知誰說了一聲:“這不是鄧小平總書記嗎?”這時,大家頓然醒悟,都叫起來:“正是鄧小平總書記來了!”大家熱烈地鼓掌,並往鄧小平身邊圍攏。鄧小平親切地向大家招手:“同志們好!”
2月1日,鄧小平一行離開瓊海,中午12時到達海口。在蒙蒙細雨中,鄧小平一行參觀了海口人民公園、五公祠和海口市容。在人民公園,鄧小平懷著崇敬的心情,緩步走到海南解放紀念碑前,憑吊為長期堅持瓊島斗爭和渡海作戰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當晚,鄧小平還觀看了瓊劇《紅葉題詩》。
翌日晨,鄧小平一行結束在海南的考察,乘飛機赴廣州。
鄧小平此行,對海南優越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熱帶自然資源印象十分深刻,表示要把海南島好好地開發起來,使之成為我國重要的熱帶作物基地。這也成為他后來倡議設立海南經濟特區的重要依據。
英明的決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全黨全國工作重點轉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海南和全國各地一樣,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1980年6月30日至7月11日,海南島問題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主題是加速海南島的建設。會議提出,當前主要靠發揮政策的威力,放寬政策,把經濟搞活﹔對外經濟活動可參照深圳、珠海的辦法。7月24日,國務院批轉了《海南島問題座談會紀要》。
1983年3月2日至16日,國務院召集會議討論加快海南島開發建設問題。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關於加快海南島開發建設問題討論紀要》。《紀要》的發出,揭開了海南島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序幕。
1984年1月24日至2月17日,鄧小平考察了深圳、珠海、廈門經濟特區。在廈門,鄧小平登上了有“海上花園”之稱的鼓浪嶼,隔海遠眺著對岸的台灣島,聯想起相對落后的海南島,他陷入了沉思。海南與台灣是祖國的兩大寶島,自然條件相似,風土人情相近,物產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卻有著明顯的差距。如何消除差距?特區的實踐已向世人顯示了改革開放政策的威力。如果在海南島實行特殊政策,使之盡快發展起來,意義將會非凡無比。
在此前后,鄧小平多次專門談及海南的開發建設問題。
1983年12月1日,鄧小平同美國阿科公司董事長安德森就海南島鶯歌海合同區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問題交換意見,並對石油部負責人說:“與美方合作開發南海氣田這樣的好事,應堅決干,趕快干,一年可增加不少化肥產量,還可以把海南煉鐵業搞起來,搞大一點。”
翌年2月24日,視察經濟特區后返回北京的鄧小平,召集中央負責同志談話。鄧小平在充分肯定建立經濟特區政策的正確性和深圳等特區取得的成就之后,堅決地說:“我們建立經濟特區,實行開放政策,有個指導思想要明確,就是不是收,而是放。”“我們還要開發海南島,如果能把海南島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那就是很大的勝利。”
5月29日,鄧小平會見美國著名企業家哈默時,深情地說:“我們決定開發海南島。利用天然氣還可帶動其他行業。這裡鐵礦豐富,可以發展鋼鐵工業。”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於5月4日轉發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正式確定開放沿海14個港口城市和海南島,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經濟政策。5月31日,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公署,成立海南行政區人民政府的建議。
鄧小平的殷切關懷和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加快了海南改革開放發展的步伐。
1986年8月21日,國家計委發出通知,同意海南行政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除財政外)從1987年年度計劃起,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海南行政區以相當於省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1987年6月12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中央主席團委員科羅舍茨時,第一次公開提出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思想:“我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特區,這就是海南島經濟特區。海南島和台灣的面積差不多,那裡有許多資源,有富鐵礦,有石油天然氣,還有橡膠和別的熱帶亞熱帶作物。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
9月5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通過了海南建省的決定。
1988年3月8日至9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5次會議審議並批准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議案。
4月13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正式批准設立海南省,劃定海南島為海南經濟特區。
14日,國務院發出通知:“在海南島實行特殊政策,建立經濟管理新體制,把海南島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是貫徹沿海經濟發展戰略,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措施,具有深遠的意義。”
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誕生了!海南從一個長期作為國防前哨、對外比較封閉的海島,一躍成為全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有力的支持
前進的道路總是曲折的。
1989年初春,乍暖還寒,海南經濟特區正躊躇滿志地謀劃更大發展的時候,一場震驚國內外的“洋浦風波”驟然而至,使海南對外開放和開發建設的努力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擊。
海南由於底子薄,財力有限,不能滿足大規模開發建設的需要。經過探索論証之后,省委、省政府決定將洋浦作為試驗地,採取“引進外資,成片承包,系統開發,綜合補償”的方式,一次性劃出30平方公裡區域,期限70年,由外商成片承包、系統開發。這就是“洋浦模式”。
洋浦開發區的方案公諸於世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些不了解實情的人極力反對把洋浦成片承包給外商開發,認為“此舉無異引狼入室,開門揖盜”,斥之為“出賣主權”“喪權辱國”。國內外的某些報刊也發表文章,斥責“賣國行為”。新聞傳媒的渲染,如同火上澆油,一些青年學生打著“還我海南”“嚴懲賣國賊”的標語上街游行。這就是所謂的“洋浦風波”。
就在國內外輿論沸沸揚揚,外商卻步,海南干部群眾困惑為難的時候,鄧小平明確表態,支持海南在開發洋浦問題上所作的探索,4月28日作出批示:“我最近了解情況后,認為海南省委的決策是正確的,機會難得,不宜拖延,但須向黨外不同意見者說清楚。手續要迅速周全。”
鄧小平的親筆批示,肯定了洋浦的開發建設路子,維護了海南特區改革開放的形象,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
在小平同志和中央領導同志的關懷和支持下,一個國內吸引外資規模最大、政策最優惠、開放度最高的改革開放實驗區誕生了,歷經風風雨雨的“洋浦模式”終於得以確立。海南的改革開放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摘自《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