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老鄉們的思念

2017年08月22日13:27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在8月22日這天,吃壽桃成為小平同志家鄉習俗。

8月16日,距離8月22日鄧小平同志誕辰113周年還有6天。協興鎮牌坊村波哥爾農家樂的老板蘭波起了個大早,匆匆趕到供貨商的店鋪挑選制作壽桃的食材。

“面粉一定要最好的!”蘭波再三確認,多番叮囑,在得到供貨商肯定的答復后,他才露出輕鬆神色。“8月22日是小平誕辰,我想當天免費分發自己做的壽桃送給前來緬懷他的群眾,讓大家一起以吃壽桃的方式來懷念我們的好老鄉。”

乘改革春風牌坊村變化日新月異

距離廣安城區僅7公裡的協興鎮牌坊村,是一代偉人鄧小平同志的出生地。

39年前,鄧小平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此后,勢不可擋的改革大潮很快在中華大地掀起了天翻地覆的歷史波瀾。

牌坊村也因此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好生活。”牌坊村原村支書鄧治君回憶起改革開放前的生活,仍舊心有余悸,“1976年開始持續3年干旱,村裡許多人餓得走路都東倒西歪,那時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頓飽飯。”鄧治君說,到1982年,牌坊村家家戶戶都分得了土地。“改革后,村民們把自己的土地打理得井井有條,各家的糧倉都存滿了糧食。”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沿海一帶的經濟逐漸搞活,牌坊村的農民不再隻靠土地生存,年青一代紛紛外出打工,收入逐漸增加。

修新房、建公路……隨著收入的增加,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2002年,根據鄧小平故居保護區整體規劃,牌坊村1700余名村民從故居保護區核心地帶陸續遷出。經過兩年時間的建設,在2004年鄧小平百年誕辰前夕,所有遷出的村民入住新建成的牌坊農民新村,住上了“小洋房”。

巧借資源村民吃上“旅游飯”

綠樹環繞、鳥語花香……村裡環境變美了,牌坊村支“兩委”利用新村內的綠色生態資源、農業資源優勢,搶抓小平故裡紅色旅游發展機遇,引導支持村民開辦農家樂和農家客棧,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飯”。清麗園農家樂老板蘇小勇就是其中一員。

蘇小勇是牌坊村內最早從事農家樂經營的業主之一。他10年來的經歷詮釋著牌坊村農家樂發展的軌跡。2003年,蘇小勇在家中辦起了農家樂﹔2004年,牌坊村內規劃修建飲食文化小區,蘇小勇搶先進入開辦“清麗園”農家樂。經過10年的發展,如今的清麗園已成為牌坊村農家樂中的佼佼者,經營場地面積達300余平方米,一次可接待游客近300人。

“開辦農家樂,發了‘旅游財’,這是托好老鄉小平同志的福!”在牌坊村,像蘇小勇一樣發了“旅游財”的不在少數。

迄今為止,牌坊村已發展農家樂52家、農家客棧118家,每年接待游客8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000余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也從2003年的2000元增加到了現在的18000元,足足翻了9倍。

牌坊村村民生活過得紅紅火火,他們對小平的感恩之情、思念之意也越發濃厚。

在大氣、宏偉的村口牌坊上,一副高挂的對聯——“翻身不忘毛澤東,致富更思鄧小平”表達著牌坊村村民感恩的心聲﹔家家戶戶堂屋正中的牆上,都貼著小平的畫像,村民們時時刻刻思念著這位好老鄉。

飲水思源創業者匯聚牌坊村

感恩小平,懷念小平。牌坊村村民在行動,乘著改革春風富裕起來的廣安人也在行動。

隨著改革紅利不斷釋放,越來越多的人“飲水思源”,將目光投向牌坊村,紛紛到該村創業。佛手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蔣超便是其中之一。

1968年,蔣超出生在廣安區興平鎮禾廟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他曾經以為自己會和祖輩父輩一樣,一直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改革開放春風吹來,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因家境貧寒,蔣超不到15歲就輟學外出務工,足跡遍布重慶、湖南、貴陽、廣州等多個省市。他勤勤懇懇、吃苦耐勞,很快便積累了一些財富。

2004年,小平誕辰100周年之際,把“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的諄諄囑托牢記於心的蔣超,選擇到牌坊村建立佛手山食品有限公司,將鹽皮蛋包裝成小平故裡精美旅游產品售賣,並注冊了“鄧家”商標,以實際行動感恩、緬懷小平。

目前,鄧家鹽皮蛋佔領了廣安80%以上的市場,並搭上了電商“快車”,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建起了旗艦店,小小鹽皮蛋已“香飄四方”。

同享壽桃紀念我們好老鄉

與蔣超經歷相似的農家樂老板蘭波,對好老鄉小平同志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以前哪裡想過能當老板哦,都是托小平同志的福!”蘭波說,從2014年鄧小平誕辰110周年至今,我市每年8月22日都有吃壽桃的習俗,以此表達對好老鄉的緬懷之情。為將習俗延續下去,他今年決定自己蒸壽桃。

在老人過生日時,賀壽賓客同享壽桃,原本是廣安流傳的民間風俗,寓意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現在,鄉親們對小平的懷念讓吃壽桃這一民間風俗,逐漸演變成家鄉習俗。

“沒有這位好老鄉的改革開放政策,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吃壽桃的方式懷念小平同志、感恩小平同志非常獨特,一定要延續下去!”家住廣安城區五福西路附近的劉夢玉仍舊記得,2015年8月22日,小平同志誕辰111周年,在壽桃發放現場,她第一個領到了壽桃。

今年,劉夢玉也特別期待領到牌坊村村民做的壽桃,她說,“在好老鄉生日之時,能夠吃到一個飽含感恩之情的壽桃,這讓我覺得非常吉祥。”

一個壽桃,一片深情。家鄉人民以吃壽桃的方式寄托對好老鄉的深深思念。(本報記者 徐瑜 劉夏/文 張啟富/圖)

(責編:秦晶、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