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山川添秀色 產業上新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綠色發展綜述

2017年08月07日08:24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山川添秀色 產業上新階

8月6日,江蘇泰州市秋雪湖生態景區南舍村的多彩稻田畫。近日,泰州市秋雪湖多彩稻田畫迎來了最佳觀賞期。該景區曾被推介為十大稻田景觀之一,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觀光。 湯德宏攝

自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特別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理念”上升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這朴素又高遠的話語,就成為號角、如同戰鼓,響徹大江南北,激勵著城市鄉村企業和全國人民追求中國特色的綠色發展。這是一場經濟發展方式的革命,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東中西部同時起跑

蘇北鹽城大豐區恆北村,這個沒有一間村辦工廠的村庄毅然拒絕了辦廠投資。村黨委書記李曉霞說,中央綠色發展的號召來的時候太好了,我們曾經渴望過村辦企業,但我們不想走別人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老祖宗給留下這麼好的田園水景,我們就有責任保護好它。於是,全村老少齊上陣,治河治污,種樹修路,更奇妙的是,他們從“貼牌”制造經營模式那兒得到啟發,以村庄“恆北”名字為品牌,請省內外數十個工廠為自己貼牌加工農產品,讓村庄品牌和綠色農產品為城鎮人提供就業機會,更為自己創造財富。結果是,短短4年,村庄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17500元增加到2016年的27500元,家家住上帶車庫的小樓。

走在恆北村,如同徜徉畫中。花果簇擁農家小樓,小樓裝載著太陽能與給排水系統,引得一群優質農產品學會的專家以村為家。

這種回歸桃花源的故事,從大興安嶺到五指山,每天都在發生著。

今年春節后上班第五天,在山東青島西海岸的中德生態園,由於德國前總理施羅德的現場點贊,我國首個“被動房及裝配式產業基地”聲名遠播。

被動房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綠色建筑標准之一。由於使用環保建材和嚴謹的裝配工法,達到減少房屋主動消耗能源目的,所以使用中無需供熱或制冷,室溫就可常年維持在20℃—26℃。

青島人提出,這個生態園將以被動房及裝配式建筑標准為核心,在投資、設計、施工、裝備制造、建成生產、建安施工、認証和運營管理等方面開展全產業鏈的分工協作,面向全國輸出技術和裝備。到2020年,建設2個—3個建筑體量在20萬平方米的被動式建筑,引進5家—8家國內外被動房行業重點企業,實現全產業鏈工業產值50億元以上。總之,是要把這裡打造成全國首個具有先進性、示范性意義的被動式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浙江、江蘇、上海並沒錯過這一綠色發展之機,他們都建起了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更多的綠色建筑產業基地還在建設中。

中西部同樣沒有錯過綠色發展之機。如果說30多年前那一輪改革開放他們起跑晚了,那麼,在這一輪“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競賽中,他們是與東部同時起跑了,而且還攜著自己特有的山水資源。他們再不肯落后了,不僅把綠色發展作為方向、視為使命,更當成趕超機會。

貴州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5%,增速已連續6年居前三位。發展如此快又穩,生態建設功不可沒。在貴州,從上到下,已把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看成是中央賦予貴州的戰略任務,是區域使命。

黔東南,盡管用世人的眼光看很窮、缺少重型工業,但黨中央指出的發展方向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很富,富有青山綠水這最寶貴的資源,意識到守住這寶貴的資源是自己的責任。於是,堅決關掉了鋁業、電解錳等一批高耗能污染企業,改以優良的生態環境為資源,一方面引來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醫藥及健康產業﹔一方面實施菜果藥稻等作物的現代種植、加工與營銷。護綠、脫貧、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383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939億元。

綠富美,是貴州也是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共同追求。

下一頁
(責編:曹淼、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