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1992年初,鄧小平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他說,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使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獲得解放,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過去,隻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完全。應該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兩個講全了。
改革是使社會主義煥發生機與活力的必由之路,是發展與解放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必由之路,是通過發展與解放生產力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必由之路。“改革的性質同過去的革命一樣,也是為了掃除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后的狀態。”改革作為一場新的革命,不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當然,這種變革不是要拋棄已經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由此,鄧小平強調:“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隻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隻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
鄧小平提出的一系列社會主義改革思想,打破了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藩籬,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對於幫助全黨堅定信心,繼續深化改革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本報記者 武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