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四川黨的建設

喜德: 多元合作闖出致富路【2】

記者 張微微 周盼

2017年07月05日15: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專家點評:

破解涼山彝區精准扶貧困境

高杰

通過實踐探索,喜德縣走出了符合涼山彝區地區特征和貧困問題現實情況的精准扶貧路徑,形成了能夠實現貧困人口持續增收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成功走出了一條破解涼山彝區精准扶貧困境的“喜德探索”。2014年—2016年,全縣貧困發生率由19.2%降低至15.6%,並率先實現了貧困人口新農合參保率100%、村級幼教點覆蓋率100%,建立了具有較強帶動和持續發展能力的特色扶貧產業體系。

啟示一:因地制宜的靈活施策方式是破解彝區貧困整體性與幫扶精准到戶之間矛盾的有效路徑

在涼山彝區,由於貧困村內農戶家庭經濟條件較為接近,且面臨的發展困境較為相似,因此,在此類地區單純強調幫扶政策的“精准到戶”可能導致貧困戶與非貧困戶之間的矛盾趨於加劇。隨著對貧困戶幫扶力度的不斷加大,非貧困戶累積的不滿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在彝區貧困村大規模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后,參與項目的貧困戶獲得了高額的建房補貼,進一步加劇了非貧困戶的不滿情緒,貧困村內貧困群體與非貧困群體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

為緩解非貧困戶與貧困戶之間的矛盾,喜德縣在堅持精准扶貧根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創新施策方式增強政策的區域適應性,擴大政策惠及范圍。如制定了“兩個60%”的政策,即在易地扶貧搬遷等幫扶力度較大的項目允許60%確實有需要的非貧困戶按照補貼金額的60%享受政策,從而有效緩解了農戶之間的矛盾。同時,增強非貧困戶在扶貧項目中的參與性,為非貧困戶提供了多種參與扶貧項目的方式,在發揮項目對貧困戶幫扶作用的同時,也帶動了非貧困戶的發展。喜德縣充分認識自身貧困的特殊性,通過靈活的施策方式,盡可能使幫扶政策惠及更多群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非貧困群體與貧困群體之間的矛盾。

啟示二:引導農戶以多種方式合作是彌補民族地區貧困主體發展能力不足的主要手段

受限於薄弱的經濟基礎,涼山彝區面臨著更為嚴重的人力資本匱乏、積累能力有限、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同時,彝區鄉村具有以家族支系成員間危機互助為主的非正式合作傳統,以集體經濟和合作社為組織載體的現代合作機制的建立和運行在這一區域則相對困難。自我發展能力有限與合作機制匱乏的矛盾,使彝區貧困農戶難以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無法分享鄉村經濟發展成果。

為彌補單個貧困農戶發展能力的不足,喜德縣將發展集體經濟、合作經濟、構建合作機制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方式,發揮企業與農戶、合作社與農戶、社會組織與農戶以及農戶之間資源互補、共同發展的作用。如整合涉農優惠政策扶持種養殖大戶300戶,引導彝族企業家、外出務工者返鄉投資、創業,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發展集體經濟,拓展貧困農戶增收渠道﹔鼓勵貧困戶與非貧困戶之間採取靈活多樣的合作方式,如產業發展周轉金的合作使用模式等,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發展能力不足及非貧困戶在扶貧項目中參與度不足的雙重問題。

啟示三:創新扶貧資源投入機制是解決彝區貧困惡性循環問題的重要方式

為打破貧困的惡性循環,促使外部幫扶投入轉化為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的內生發展動力,喜德縣根據區域民族習慣特征和發展現實需求改革扶貧資源投入方式,建立了以長效脫貧為目標的扶貧資源投入機制。如為防止扶貧資金被用於消費支出,喜德縣規定,各村產業發展和集體經濟發展資金以及用於產業發展的貸款、基金等不能直接支付現金,而是由貧困戶提出生產需求,村“兩委”組織專人採購,以生產資料形式交給農戶。同時,為激發貧困群體自我發展能力,喜德縣與各村對口幫扶機構及社會組織共同協商,改變簡單的物質投入式幫扶方式,探索建立了以能力建設為目標的參與機制。通過扶貧資源投入方式的創新,喜德縣有效解決了因特殊的消費與儲蓄行為所造成的貧困惡性循環問題,使貧困人口跳出“貧困陷阱”,形成地區產業發展與農戶增收的良性發展道路。

啟示四:引導民族文化傳承與更新是破解彝區民族文化獨特性與脫貧路徑現代化間矛盾的關鍵內容

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使涼山彝區保留了獨特的民族文化,但是由於彝區發展具有“一步跨千年”的巨大社會發展跨越性,面對現代市場經濟的沖擊,部分民族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出現了偏差和不適應的問題。如部分外出務工青年在身份認同困惑下形成了文化的“逆向選擇”,盲目效仿賭博、奢侈品消費等行為,並將其作為外部“先進文化”帶入彝區,不僅嚴重沖擊了彝區社會原有的文化規范,也加劇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隔閡,使精准扶貧工作遭到部分彝族同胞誤解,扶貧政策實施面臨困難。同時,在以家族支系為基礎、以習慣法(彝語稱為“簡威”,是彝族同胞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世代相襲、長期存在並為彝族同胞所信守的一種社會規范。習慣法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民間糾紛調解體系,至今在彝族社會生活中仍然發揮著解決糾紛、規范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為依據的傳統治理機制逐步失效的同時,以社區為基礎,以基層民主為依據的現代治理機制尚未建立,導致在扶貧開發過程中,彝區鄉村發展較為普遍地面臨著主體行為失范、鄉村秩序失衡的風險。

喜德縣認識到,彝區貧困問題的解決最終仍要通過市場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來進行,而在這一過程中,既要通過民族文化精髓的傳承激發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潛力,又要消除傳統文化與市場經濟的隔閡,從而實現文化融合和更新。為實現這一目標,喜德縣在充分尊重和保護彝區文化精髓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移風易俗行動,抑制傳統文化的不良影響。如通過“農民夜校”舉辦道德講堂、民族文明禮儀講座等,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潛移默化地對彝區群眾進行移風易俗教育,在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的同時繼承並發揚了彝族傳統文化的精華。(作者單位:四川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四川黨的建設》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上一頁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