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橫跨鄂豫皖的中原屏障,扼江漢、江淮之要沖,歷來兵家必爭。
鄧小平說:“大別山,敵人必爭,我也必爭。”1947年,一支浴血千裡的勇猛之師——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12萬余人千裡躍進大別山,直插國民黨統治區心臟,在中國革命解放戰爭史上創造了一個軍事奇跡。
消息傳到陝北,毛澤東欣喜地說:“我們終於熬出來了!”稱此舉為“一個歷史的轉折點”。
這一年,鄧小平43歲。
2004年8月,記者深入大別山區,踏著偉人的足跡前行,一個戎裝英武的小平,一個睿智超群的小平,一個有情有義的小平,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記者的面前。
“劉鄧不可分”
“劉鄧不可分”,記者在大別山區採訪,時時聽到這句話。劉帥、鄧公之間的“將相和”,在老區幾乎婦孺皆知。新華社戰地記者李普曾形象地說:“在劉鄧之間,是難以放進一個頓號的。”
劉鄧合作,始於1938年。其時,劉伯承任八路軍129師師長,小平任政委。至1947年千裡躍進大別山時,劉鄧攜手已近10年。在大別山的戎馬歲月裡,劉鄧友誼歷經血與火的洗禮更趨深厚。
採訪中,湖北省委黨史辦研究人員講述了一個感人細節:1947年11月3日,蔣介石重兵“圍剿”大別山解放區,聲稱要“一舉殲滅劉鄧”。12月,情勢嚴峻,劉鄧決定分兵。小平主動提出帶領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揮所,堅守重兵圍攻中的大別山。他對劉伯承說:“我到底比你年輕,我留下,你到淮西去指揮全局。”劉鄧人雖分開了,但行動卻並未分開,一切電報指示仍由“劉鄧”聯名簽署。兩個月后,劉鄧在安徽臨泉會師,如手足相逢,欣喜不已。
據毛毛在《我的父親鄧小平》裡記載,劉鄧是在漢口以北百余公裡的一個小村庄——王家灣分手的。記者幾度尋覓,終於在武漢黃陂區繁華的商業中心找到了“王家灣”的名字,如今是一個輻射江漢的長途汽車站,客流如潮,行人擦肩,當年的小村庄早不知蹤跡。
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軍事家鄧小平》一書中這樣描述“劉鄧分手”的情景:“行前的夜晚,雨雪霏霏,鄧小平送了一程又一程。”盡管我們無法考証此處的王家灣是否就是彼時的送別之處,盡管時空相隔幾十年,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劉鄧之間的友情是如此親密無間難分彼此。
這是劉鄧的第二次分手。上一次是1942年3月,在太行山抗日時,劉伯承留守,小平去太岳、中條山檢查工作。臨行之際,劉伯承同樣送了一程又一程。
小平后來說,人們習慣把“劉鄧”連在一起,在我們兩人心裡,也覺得彼此難以分開。
高山鋪的“口袋陣”
高山鋪,在蘄春縣東南,三面環山,僅在東西各有一個狹小口子可以出入,恰似口袋。在大別山的戰斗中,劉鄧的“口袋陣”聞名於世,高山鋪大捷,就是精彩一例。
當年,劉鄧大軍主力進入鄂東后,經艱苦戰斗,已控制長江北岸300余公裡,正在廬山的蔣介石驚恐萬狀,唯恐大軍過江,接連命令國民黨軍隊5個步兵團狙擊我軍。1947年10月,劉鄧巧用地形,以17個團的兵力在高山鋪布下“口袋陣”,誘敵深入,殲滅1.26萬人,割掉了尾追我軍的“尾巴”,為實現毛澤東分析並希望的“最好的前途”奠定了基礎——挺進大別山,站穩腳跟。
幾經周折,記者在蘄春尋訪到健在的老戰士成和春。參加高山鋪戰斗時,他才19歲。談到當時的情景,抱病的老人立刻精神起來:“那一晚我們在山頭上每人深挖一坑,埋伏下來,一直等到第二天中午。收‘口袋’時,敵人每次一窩蜂沖上來,我們就用成束的手榴彈扔下去,用大火力壓住他們。”
高山鋪戰役是劉鄧大軍在大別山期間最大的一仗。戰斗結束后,軍隊在雲林宮吃飯慶祝。此后,小平以中原局書記的身份,在雲林宮主持召開了鄂皖邊地方工作會議,講解全國戰爭形勢。
循成和春老人所指,記者來到距高山鋪20公裡的雲林宮,劉鄧司令部曾進駐於此。現在的雲林宮是建國后在原址新建的,旁邊是胡家涼亭村小學,孩子們的讀書聲依稀可聞。
雲林宮門口還挂有“蘇維埃政府”字樣的牌匾。宮內專辟了一間左廂房,作為劉鄧大軍高山鋪戰斗指揮所文物陳列室。室內存有劉鄧當年開會用過的八仙桌、木椅,牆上挂有對聯一副:“出奇制勝思劉帥,神機妙算仰鄧公。”這裡現在是當地的中小學愛國主義德育教育基地。
小平制作“中國工藝品”
大別山歲月,是小平戎馬生涯中最輝煌的一次挺進,也是最艱苦的一段時日。艱苦到要男兒拿槍的手拿起針線,自給自足。
蘄春縣委黨史辦的同志介紹,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用兵神速,但軍隊的供給問題也日漸突出。高山鋪戰斗“割掉尾巴”之后,大別山秋涼漸濃,12萬大軍過冬之需的難題擺在劉鄧面前。
最棘手的是冬衣,可大別山裁縫師傅難尋,普通婦女也不善針線。劉鄧遂決定全軍一面打仗,一面學女紅,打好“棉衣仗”。記者驅車路經蘄春北部張家塝、獅子口一帶,車外阡陌縱橫,一片郁蔥。蘄春縣委黨史辦的同志介紹,當年,為了不打擾當地百姓,劉鄧將士曾在此為自己縫補棉衣。據湖北省委黨史辦有關同志介紹,考慮到大別山的實際情況,小平特別要求部隊,不要給人民群眾增加負擔,把籌款籌布的重點放在商人和大中地主身上,而且“寫欠條、留字據”,有借有還,不失信於民。
劉鄧身先士卒,各自親手做了套粗布棉衣。小平做棉衣的布,稀得和紗布差不多,外面連棉花都可以看見,顏色是用稻草灰染的。小平幽默地說自己的棉衣是“徹頭徹尾、徹裡徹外的中國工藝品”。這件粗陋的自制棉衣,伴隨小平度過了大別山最寒冷的冬天和最艱苦的歲月,直到1948年春天的到來。
馬背上,寫“大別山經驗”
今天的大別山,土地依然是老區人民安身立命之本。當年小平在大別山時,不僅從經濟角度,更從政治高度看待土地問題。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依據北方老解放區經驗,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要求各解放區普遍實行土改。劉鄧大軍到達大別山,創建鞏固的根據地,土改成了頭等大事,不少地方干部急於求成,提出“打到哪裡,分到哪裡”。但由於當時大別山還處於戰爭環境中,敵我拉鋸激烈,群眾擔心大軍過后地富要秋后算賬,於是,一些群眾白天積極分田分浮財,晚上又偷偷退回去,還向地主賠禮道歉。
小平覺察到了新區土改中的“急於求成”,而此時的毛澤東也非常關注解放區的土改情況,於1948年1月14日向小平電報詢問新區土改的六個問題,小平立即深入大別山各縣調查,逐一作答。這些報告大部分是小平在行軍途中,倚著馬鞍,點著油燈撰寫的。據史料統計,大別山期間鄧毛就土改問題往來電報達10次之多。
在這些電報中,小平首次提出應區分鞏固區和游擊區,實行不同的土改政策。毛澤東在復電中批語“小平所述大別山的經驗極可寶貴”。此后,小平還認真檢討了土改中的“左傾”急性病,明確提出在大別山停止土改,實行減租減息。毛澤東當即批示“報告非常之好……立轉各地仿辦”。
正是在小平的積極參與下,中國共產黨最終完成了對新解放區土改政策的修正和認識。
大別山戰略大事記
1947年6月為減輕陝北和山東解放區在國民黨重點進攻下的壓力,劉鄧大軍實施南下戰略轉移,吸引蔣軍“追殲”。
7月23日中央軍委建議劉鄧直趨大別山。7月底劉鄧收到毛澤東AAA級極秘電報:“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劉鄧即回電“直趨大別山”,千裡躍進大別山戰略最終確定。
8月7日劉鄧大軍主力12萬余人從魯西南揮師南下,開始千裡躍進。
8月19日劉鄧率部渡過沙河,蔣介石方悟劉鄧戰略意圖。
8月27日劉鄧勝利到達大別山。
8月底小平分析創建根據地的有利條件。10月初劉鄧率司令部和中原局機關進入湖北黃岡地區,輾轉於紅安、麻城、蘄春等地。
10月底劉鄧在大別山建起33個民主縣政府和軍區、行署機構,基本實現戰略展開。
12月中旬劉鄧分兵,劉伯承率后方指揮所北上,小平率前方指揮所留在大別山。
1948年2月24日劉鄧在安徽臨泉勝利會師。
3月劉鄧大軍主力轉出大別山。(朱愛軍 錢斐)
(摘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