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鄧小平多次造訪武漢,每次均下榻東湖賓館。2014年8月,記者走訪東湖賓館,採訪為鄧小平服務過的兩名服務員,在感受偉人朴實之風的同時,揭開許多他鮮為人知的故事。
平易近人
主動握手緩解服務員緊張情緒
1973年,16歲的方思娥進入東湖賓館,第一次為鄧小平服務。她回憶,1973年鄧小平來漢入駐東湖賓館百花一號,她有幸成為接待人員。“當時跟接待其他中央領導不一樣,賓館領導完全沒透露接待誰,一開始我們在心裡猜測,都很緊張。”等車隊駛來,才知道是鄧小平。隨行的工作人員不多,沒有大張旗鼓。“輕車簡從是我們對他的第一印象。”
鄧小平一下車,方思娥和另一名服務員王合榮連忙遞上毛巾並問好。誰知鄧小平一手接過毛巾,同時伸出另一隻手主動與她們一一握手,並親切地打招呼:“小鬼好。”“首長好。”她們慌張而又興奮地回答。這一舉動,頓時緩解了她們的緊張情緒,也讓她們深深感受到了鄧小平的慈祥和藹。
方思娥說,當時鄧小平已近70歲,但依舊精神矍鑠,完全不像年近古稀的老人。在后來與鄧小平的接觸中,這位領導人不擺官架子、平易近人的性格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風簡朴
生活上唯一要求就是吃飯簡單
方思娥回憶,當年,她問首長生活上有無要求,鄧小平回答,“我沒有什麼要求,吃飯很簡單,就按湖北的規矩來。”方思娥介紹,東湖賓館的大廚考慮到首長是四川人,特意准備了川菜,還有武漢特色小吃豆皮,一共四菜一湯。“后來幾次,還為首長做了熱干面、面窩和春卷,他很喜歡。”
王合榮回憶起為鄧小平服務的日子,仿佛還歷歷在目。她說,“在生活上,鄧小平從來沒提過要求,每次都是四菜一湯,一般是一個葷菜、一個夾葷菜、兩個素菜,都是我們這裡准備的一些簡單時令菜。”王合榮回憶,他有時怕麻煩服務員張羅,就自己在房間吃。
鄧小平的簡朴作風給王合榮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說,小平的內衣汗衫上都打了補丁,襯衫的領子也穿皺了。
言傳身教
與家人進餐教導不要剩飯剩菜
王合榮說,1980年7月的那些日子,鄧小平是和夫人卓琳、子女以及孫輩們在東湖賓館度過的。每次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吃到最后,他和卓琳都會教導孩子們將盤子清空,不要剩飯剩菜。“這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我們如今提倡的‘光盤行動’其實在他那裡一直就是家規,每次吃飯必須執行。”
方思娥對此也有同感,“小平同志還常常教導我們這些工作人員不能浪費。”
體貼下屬
不給理發師添麻煩戴頭套睡覺
方思娥透露,鄧小平睡覺時習慣戴一頂網狀頭套,避免弄亂頭發,影響第二天的接見工作。雖然東湖賓館為領導人配備了理發師,但鄧小平幾乎從未麻煩他們為自己整理發型。有重要活動的前晚,他都會戴頭套睡覺。
據她回憶,有一次,鄧小平離開賓館后,方思娥和同事整理房間時發現了一頂頭套,立刻通知警衛處,隨后趕到武昌火車站,送到鄧小平專列車廂。鄧小平很驚訝,連連說,“謝謝你們,你們的工作很認真。”這樣的感謝和肯定讓方思娥感到欣慰、自豪。她說,在平時生活中,鄧小平也總讓員工“去忙自己的事”,不要因為照看他而耽誤事。
家庭觀重
常與夫人手牽手在東湖邊散步
方思娥說,鄧小平非常喜愛東湖的青山綠水,有幾次飯后,鄧小平對夫人卓琳說,“走吧,我們去散步。”鄧小平和夫人卓琳手牽手在湖邊散步談笑風生的景象給方思娥留下了很深印象,“鄧小平的家庭觀念很重,還有幾次抱著小外孫在東湖水榭游玩,或是和家人乘坐游船,其樂融融。”
方思娥介紹,東湖因有青山綠水,所以鳥非常多,有幾次鄧小平在湖邊散步,她擔心鳥糞掉落到他身上,在一旁提醒:“首長,請注意,小心鳥糞落到身上。”誰知鄧小平笑道,“那好啊,說明你們這裡的環境好,別的地方想要鳥糞還沒有呢。”(韓瑋 程楨琳 鄭敏庭)
(摘自《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