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袖人物紀念館

小平的談話藝術

2017年03月08日10:04    來源:廣安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談話是一門藝術,特別是領導干部找人談話,既可以看出談話者的水平,又可以見到談話者的風格與個性。

鄧小平作為一個卓越的領導者,曾經和數不清的人談過話。不少聽過鄧小平談話的人雖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有一條是共同的,那就是:他的談話很有“小平特色”——言簡意賅,切中要害,忌大話、空話。

原昆明軍區政委劉志堅回憶起鄧小平和他的三次談話,仍然記憶猶新。

第一次

劉志堅原來是紅三軍團的宣傳部部長,他們和紅四方面軍會師以后,在毛澤東和張國燾的那場南下還是北上的爭論中,他被派到四方面軍去慰問,就被留在了那裡。經過一番周折,他擔任了四方面軍的宣傳部部長。在那段日子裡,劉志堅的心情很不愉快,多次提出要回原部隊,都沒得到批准。當他們再過草地,終於來到陝北時,他正式向組織上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紅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后不久,在隴東黃土高原上的一間很不起眼的窯洞裡,身穿灰色軍服的紅四方面軍宣傳部部長劉志堅,找到了時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的鄧小平。

鄧小平和他握手后就問:“你有什麼事情嗎?”“鄧副主任,我想找你談話。”鄧小平讓他坐下來,“談吧。”

“鄧副主任,我想回原來的部隊去,那裡的同志我都熟悉,工作起來順手。”

鄧小平看看劉志堅,說:“你就不要回去了,我們還要派人到四方面軍的部隊去。”

——由於種種原因,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的干部中間有一些隔閡,現在會師到了陝北,要解決這些隔閡和矛盾,互相調動干部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小平同志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你就留在那裡,這道理不用我多講。”

劉志堅還想說什麼,但看看鄧副主任的目光,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這道理劉志堅的確明白,還能再說什麼呢?

這時,鄧小平說:“沒有別的事了吧,那就這樣吧。”

走出門,劉志堅琢磨著鄧副主任的話:“你就留在那裡,這道理不用我多講。”想想,思想也就通了,他回到了原四方面軍的部隊,擔負起了組織交給的任務。

第二次

如果說第一次談話,鄧小平是引而不發,讓劉志堅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那麼,在劉志堅被提拔為二野四兵團副政委時,鄧小平和他的談話則是直來直去。劉志堅回憶說:“那次談話,不超過5分鐘。他的原話,我都記得。”

那是淮海戰役結束以后,在河南商丘召開的中原野戰軍的高級干部會議上。也就是在這次會議上,中原野戰軍更名為第二野戰軍,同時成立了各個兵團。

這次商丘會議,開的時間較長,在大戰的間隙,能有這麼一段時間的休整,使干部們感到莫大的輕鬆。

會議閉幕的前一天,身為桐柏軍區政治委員、桐柏區黨委書記兼第十縱隊政治委員的劉志堅接到通知,午后鄧政委要找他談話,什麼內容事先一點也不知道。

劉志堅准時趕到了鄧小平的辦公室。鄧政委叫他坐下后,開門見山地說:“你不要回桐柏軍區了,到四兵團去,和陳賡搭伙計,他做司令員兼政委,你做副政委兼主任。”鄧小平頓了頓,繼續說:“你做政治工作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說到這裡,他目光直視著劉志堅。

劉志堅剛說了兩句怕自己不能勝任的話,鄧小平就截住話頭,說:“不要說了,沒有什麼問題,就這樣吧。”

劉志堅隻能舉手敬禮,告辭了。

第三次

1975年,劉志堅被任命為軍事科學院的政治委員后不久,鄧小平把他叫去談了一次話。這次談話的特點是干脆利索、一言中的,且指點迷津。

劉志堅的車子趕到鄧小平家時,看見張愛萍正從車子裡出來。走進小平的辦公室,隻見鄧小平已經在等他們了。鄧小平對他倆說:“你們的工作要有變動。張愛萍同志到國防科工委,劉志堅同志到昆明軍區。”雖然經過了“文化大革命”的磨難,但小平還是那樣精神干練,說話還是那樣干脆利索。

小平先和張愛萍談,劉志堅就坐在旁邊。內容不是很多,但重點十分突出,就是要張愛萍當好科技人員的后勤部長。“要讓他們安心搞科研,要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和張愛萍談完,鄧小平把目光轉向了劉志堅,說:“你去昆明,第一條,首先要把軍隊的工作搞好。”鄧小平看了看劉志堅,相信他是理解這話的含義的。見劉志堅點頭,他又接著說:“第二條,軍隊不能搞資產階級派性。”

聽到這裡,劉志堅知道他是有的放矢。當時昆明軍區內部的派性相當嚴重,這對軍隊的破壞是很厲害的。

“第三條,軍隊要同地方的派性徹底脫鉤。”劉志堅深知這三條的重要性,當時小平同志出任總參謀長,他是下決心要治理整頓軍隊的。

“還有什麼問題嗎?”見他們沒有說什麼,鄧小平又說:“那就這樣吧。”

幾十年后,劉志堅說起這次談話,還在感慨:“就那麼幾條,條條重要,重點突出,叫你很得要領。這種作風,實在是應該大大發揚!”(董保存)

(摘自《解放軍報》)

(責編:秦晶、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