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夫
2017年02月20日16:51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中華書局推薦】
4.《魏書》修訂本——研究北朝史的基本史料
原點校者:唐長孺 修訂組負責人:何德章
出版社:中華書局
內容簡介:
《魏書》是一部記錄北魏一朝的斷代紀傳體史書,作者魏收。全書完成於北齊天保初年,分本紀十二篇,凡十二卷﹔列傳九十二篇,凡九十八卷﹔志十篇,凡二十卷。該書搜羅史料翔實豐富,是研究北朝史的基本史料。
此次修訂主要包括:增加了再造善本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三朝本作為通校本﹔吸收了新出土的墓志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此次修訂充分尊重重原點校本成果,全面復核原點校本所作校改及校記引証,無疑者保留,根據底本校原則及修訂總則,作技術性處理﹔存疑者慎重斟酌﹔確有不當者加以改寫﹔確然失誤者予以刪除。凡原點校本按“擇善而從”原則改動之文字,與底本相歧而無校記者,確定其版本依據,判斷其取舍理由,可從者補充校記,存疑者仍從底本。原點校本分段、標點成就卓著,此次修訂主要針對原先的錯誤或新規定要求作了調整。
5.《陟彼景山:十一位中外學者訪談錄》——一代歷史中學人的思考與抉擇
作者:戴燕(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出版社:中華書局
內容簡介:
一代有一代之學術、一代有一代之思想。通過戴燕教授對何兆武、李學勤、章培恆、王水照、裘錫圭等十一位從抗戰到當下的老一輩中外學人的訪談,使讀者了解了那個即將過去的時代中發生過的歷史,以及那一代歷史中的學人的思考與抉擇——他們的政治關懷和學術理想是什麼?在巨大的社會變動中,他們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他們又是如何思考歷史與未來,又如何承上啟下?
【中信出版社推薦】
6.《第七感》——對互相連接的世界的感知力
作者:[美]喬舒亞·庫珀·雷默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內容簡介:
從爆炸性的技術變革到不安的政治波動,連接至關重要且無處不在,構成全新的世界。本書從中國禪宗的頓悟直覺入手,論述人的直覺感知能力,並在直感之外,作者提出人們應該還要有第七感,即對互相連接的世界的感知力。由於連接改變事物本質,擁有第七感便能察覺到網絡拓扑結構的氛圍和變化﹔擁有第七感的人還將改變慣有的空間思維方式,用時間思維進行思考﹔擁有第七感意味著擁有新時代的權力和網絡力量,透過第七感便能打開新力量之門。同時,作者提醒人們,要守好新力量的門戶,因為它也會被社會的破壞力量所利用。
7.《廉潔拐點》——中國何時迎來及能否迎來“廉潔拐點”?
作者:高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內容簡介:
什麼是“廉潔拐點”?人類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廉潔拐點”?怎樣才會出現“廉潔拐點”?傳統“廉潔拐點”和現代“廉潔拐點”有何異同?中國何時迎來及能否迎來“廉潔拐點”?本書提出“廉潔拐點”概念,對腐敗高發期、廉潔拐點期等普遍規律進行了分析,認為中國正處於廉潔拐點期。這一創新觀點還包含對廉潔拐點的正確認知,我們要認清廉潔不是奢侈品,廉潔拐點也並非終點,實現廉潔這種特殊“大宗消費品”的“供需平衡”沒有完成式。中國應早日認同屬於自己的“廉潔拐點”。
上一頁 |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